||
管理范式——现代管理范式
现代管理范式以定量理论、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为基础,强调在组织中运用系统性数学方法(将组织视为系统的一部分),并分析管理与员工间的相互关系。该范式形成于20 世纪50年代。
该范式下的理论认为:人工作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金钱,更是为了获得满足感、幸福感与体面的生活方式;管理会同时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而组织的具体情境与环境因素,决定了应采用何种决策方法;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情况的 “通用管理原则”。
现代管理定量理论的代表学者包括约翰・麦克唐纳、乔治・R・特里与安德鲁・希拉吉;赫伯特・西蒙被视为系统理论之父,丹尼尔・卡茨、罗伯特・L・卡恩与理查德・A・约翰逊也对系统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权变理论的主要贡献者则包括保罗・劳伦斯、L・W・洛尔施、G・M・斯塔克、琼・伍德沃德与汤姆・伯恩斯。
1.定量管理理论
定量管理理论诞生于二战期间,核心是将统计与数学模型应用于流程情境管理,同时尝试通过计算机模拟设计开发信息模型,以优化决策。该理论主要涵盖三个领域:管理科学、运营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其中,管理科学聚焦开发数学模型,辅助决策制定与问题解决;运营管理关注管理科学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则涉及用于协助组织及管理者分析数据、解答问题、解决难题与实现组织目标的软件系统。
定量管理理论推动了统计应用、信息与优化模型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二战后,企业开始应用运筹学、线性规划等方法,改进资源配置决策。该理论还提出了诸多广为人知的方法,用于支持组织规划,例如:关键路径法(用于进度安排)、库存控制策略(如经济订货量模型 EOQ)、盈亏平衡分析、质量控制、预测、抽样与决策建模。这些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辅助财务绩效决策的 “高级定量分析技术”,另一类是与非财务绩效密切相关的 “高级运营与生产管理技术”。
2.系统理论
生物学家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是系统理论的奠基人之一。1951 年,他在一篇论文中首次使用“系统理论”一词,并构建了一般系统理论的框架。该理论试图协调组织的技术需求与个体的人本需求,实现二者平衡。
在系统理论视角下,组织是多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之一。描述组织的起点是“投入-产出流”:简单来说,组织从更大的系统(即环境)中获取资源(投入),对这些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再以改变后的形式将其反馈给环境(产出)。该理论的关注点包括:整个工作组织、结构与行为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各类变量。它揭示了组织某一部分受到影响时,其他部分会如何随之变化。
系统理论从内部与外部两个维度描述组织行为:内部维度解释组织成员为何及如何完成个体与群体任务;外部维度则整合组织与其他组织及机构的互动。一个系统要想成功,其管理者必须在多个职能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开展协作;若整个系统层面的领导力失效,且涉及多名高级管理者,则系统可能面临失败——这种失败可被视为“领导力的系统性失效”。通过系统理论,领导力在管理领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尤其是领导者对企业成败所承担的责任。
该理论整合了此前将组织视为“有机开放系统”的各类理论 ——在有机开放系统中,所有要素在环境影响下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其构成要素包括系统投入、转化过程与产出;环境分析则涵盖经济、政治、生态、技术等环境及其他影响因素。系统的组成部分被称为 “子系统”,子系统的意义只有通过与其他子系统的关联才能被理解。系统理论将组织视为一个整体,并认为“协同效应”与“熵增” 在组织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关注“结构”对组织绩效的重要影响,可被视为系统理论的延伸——它进一步明确了区分不同组织结构与管理体系的方法。
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管理行为的应用”与“具体情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管理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组织模式或领导方式,在某些情境中有效的模式/方式,在其他情境中可能失效。该理论的创新性在于,它借鉴了早期理论中被认为“具有普遍性” 的原则与要素,但后续研究发现,现实情境需要一种更具整合性的理论。
因此,在某家企业中有效的信息系统、技术、工具、流程与框架,未必适用于另一家企业——因为每个企业都是独特的。若要使决策对企业有效性产生积极影响,企业的设计、需求与环境,都要求配备与其具体情况、管理者识别的特定问题或机遇相匹配的独特技术、人员与基础设施。
根据权变理论,企业面临的约束条件可能包括:企业规模、环境适应能力、资源可获得性与运营能力、对员工、战略及技术的认知,以及外部环境适配度与内部子系统整合度。因此,组织设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需的管理风格需根据“执行任务的性质”与“工作群体的特征”所定义的具体情境灵活调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0-12 1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