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万水千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deng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博文

白马秋深 精选

已有 10755 次阅读 2025-10-12 07:43 |个人分类:考察随笔|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0.jpg

白马秋深 

在十月初,当枫叶之国加拿大大部分地区还沉浸在秋意渐浓的氛围中时,育空地区的白马Whitehorse一带,早已奏响了秋的激昂乐章。这里的秋天,是大自然用最浓烈的色彩和最纯粹的笔触勾勒出的绝美画卷,吸引着每一个渴望逃离喧嚣、拥抱自然的灵魂。

从温哥华飞往育空地区首府白马的北方航空公司支线客机上是满员的,没想到加拿大偏远省份仍然有热闹的人流。不过,育空地区总人口有4万,其中3万人生活在白马,所以这里是育空的“大都会”。

一个半小时后,当飞机缓缓下降,透过舷窗,我看到了延绵的山脉和碧蓝如宝石般的湖水,它们像是大地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此时,我知道,我们即将踏入一个被秋天眷顾的仙境。飞机在细雨中降落于白马机场,秋日的气流温柔地吹在脸上,带着一丝凉意,却又让人感到格外清爽。机场不大,却充满了温馨的气息。取完行李后便前往租车行,租车的过程很顺利,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了车辆的情况,并贴心地提醒了一些注意事项。立刻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育空的车都没有在前面悬挂车牌,仅后面有一个带淘金者图案的车牌。

1.jpg

离开机场,沿着公路缓缓驶向市区。沿途的景色让人目不暇接,道路两旁的树木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金黄、橙红、翠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银光,与眼前的秋景相互映衬,美得让人窒息。

进入市区,立刻就感受到了这座小城独特的魅力。街道两旁是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它们静静地诉说着白马市的过去。市中心的白马铁塑,是这座城市的标志,它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欢迎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育空在我的最初印象中几乎全部来自杰克•伦敦的《白牙》和《野性的呼唤》等小说中,而后来更多的了解是涉及到第四纪冰期动物群的研究。这次在白马的博物馆中看到,开篇就贴着许多上个世纪的老电影海报,都改编自杰克•伦敦的小说,而布置的一个酒吧,柜台的天花板上则悬挂着一根完整的猛犸象门牙。

2.jpg

育空地区的名字来源于流经这一地区的育空河,而白马的名字也来自于育空河,因为在流经此地时湍急的浪花酷似白马奔腾,在育空博物馆里还有一幅描绘这一场景的油画。不过,1957年在这里建立水坝,急流由此消失了,只留下白马的地名让人们怀念。

3.jpg 

午后驾车前往育空河峡谷,穿过河上的吊桥,进入茂密针叶林中的步道。白桦的树叶已经掉光,悬钩子的果实和叶子都红了。河水碧绿,我们一直走到一百多年前的峡谷城,现在已经废弃。当时还开通了轨道列车,车辆跟今天铁路上的工程车相似,都是钢架钢轮,但轨道则是一根一根连接起来的树干。育空河谷的景色同样壮观,两岸的森林在秋天的装扮下变得五彩斑斓,与清澈的河水相映成趣。站在河谷边,望着眼前的美景,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历史与自然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让人体会到了时间的沉淀和生命的轮回。

4.jpg

到白马来的许多人都是被北极光所吸引。虽然十月初还不是观赏极光的最佳季节,但我们还是抱着一丝期待。午夜12点半,虽然天空仍然下着小雨,甚至飘起了雪花,我们依旧不肯放弃。于是,我们在深夜驾车回到下午去过的育空河高台上。夜晚的育空地区非常宁静,远离了城市的噪音和灯光,天空显得格外清澈。只有我们一辆车,看来多数人都放弃了。最后又来了一辆车,但我们科学而理智地也放弃了。

第二天去离白马半小时车程的育空野生动物园,人不多,正好不惊扰动物的生活。这座公园占地将近3平方公里,是加拿大北部特有动物的家园,半放养式的模式让动物们尽可能地贴近自然生活,也让访客能更真实地观察它们。我们徒步参观,沿着5公里的环形路步行,近距离感受这片自然栖息地的魅力。走在路上,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气息。另外有游览车和雪地自行车,还有导游。但看野生动物,我自己就是其他人的“导游”。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开阔的草地,一群美洲森林野牛(Bison bison)正悠闲地吃草。它们体型庞大,是北美洲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那厚实的皮毛和雄伟的身姿,在阳光下散发着一种野性的魅力。这些野牛曾经在北美大陆上种群庞大,但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栖息地的破坏,数量急剧减少,如今在白马野生动物园,它们得到了悉心的保护,种群数量也在慢慢恢复。

5.jpg

沿着蜿蜒的道路前行,我们来到了驼鹿(Alces alces)的领地。这些健壮的生灵身姿矫健,鹿角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它们有的独自漫步,有的三两成群地嬉戏,时不时还会警惕地抬起头,观察周围的动静。驼鹿是这里的常客,它们适应了公园的环境,生活得十分自在。每年秋季,雄鹿还会为了争夺配偶而展开激烈的争斗,那场面相当壮观。只可惜我们来的时间不对,没能亲眼目睹,只见到地上有脱落替换的鹿角。

6.jpg

不远处,一群麝牛(Ovibos moschatus)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它们浑身长满了厚厚的毛发,看起来就像一个个毛茸茸的团子。麝牛的脾气比较温顺,但当遇到危险时,它们会围成一圈,将幼崽保护在中间,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保护欲。看着它们憨态可掬的模样,我赶忙拿起相机,想要记录下这可爱的瞬间。接着,我们看到了雪羊(Oreamnos americanus),它们站在陡峭的山坡上,如履平地。它们标志性的羊角虽然小巧,也依旧是它们在求偶和争斗时的武器。雪羊的视力和听力都非常敏锐,稍有风吹草动,它们就会迅速做出反应。它们在秋天萧条的背景上显得非常突出,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7.jpg

还有白盘羊(Ovis dalli)、马鹿(Cervus canadensis)和驯鹿(Rangifer caribou),都是很熟悉的动物。只有mule deer,即骡鹿我以前还真不知道,看英文名称以为是两种鹿杂交的品种,其实是单独的一种鹿,因为耳朵长所以叫这个名字,也叫黑尾鹿(Odocoileus hemionus)。除了这些大型哺乳动物,园区里还有一些小巧可爱的精灵。比如加拿大猞猁(Lynx canadensis),它们身形矫健,耳朵上的那撮黑毛格外引人注目。猞猁是优秀的猎手,它们善于隐藏自己,在山林间穿梭自如。动物园里的猞猁也很神秘,躲在草丛中,但最后还是看见了。除了哺乳动物,湖中还有成群的天鹅和其他水禽。

随后的一天是多云间晴的天气。在白马南面约50公里的地方有一处沙漠,号称世界上最小的沙漠,也就是个说法吧,其实这样的小型沙漠到处都有。一路风景很好,雪山、森林、湖泊、村落,都相得益彰地分布在恰当的位置。

途中看到一个湖,湖色翠绿,叫翡翠湖(Emerald Lake)。在湖畔的展板介绍中,讲到了泥灰岩和硅藻,是这个湖的特点。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周围的山峰和森林,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想到湖边去,走到土路的入口才发现,这里是私人的地方,里面有几幢房屋,不欢迎参观。

继续向前到达卡克罗斯(Carcross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层峦叠嶂的山峰终年积雪,在太阳的照射下闪动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一座座银色的巨人守护着这片土地。绵延数十公里的冰川从山顶延伸而下,气势磅礴,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力量。这一带的森林在秋天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金黄的落叶松、翠绿的云杉和火红的枫叶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五彩的海洋。这里也有一个湖,叫本尼特湖(Bennett Lake湖边还有一个度假营地。但现在没有人接待,可能人太少无法经营吧,等待明年夏天游客再来。

8.jpg

我们返回到卡克罗斯沙漠,是从河边吹上山来堆积在这里的一片沙地。除了人能自由进入,也不限制开车,我们就试着冲到沙坡一大半的地方,开始陷车,赶忙停下了。徒步爬到沙坡顶上,发现有狼的脚印,实际上之前还在公路上遇见一队狼横穿。在育空地区的秋日探险中,与野生动物邂逅是最令人难忘的经历之一。每一次与野生动物的相遇,都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和大自然的魅力。它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9.jpg

返回白马,来到育空河河畔,它是贯穿育空地区的母亲河。克朗代克号蒸汽船是淘金时代的见证者,现在静静地停泊河边,虽然岁月已经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淘金热的繁华与喧嚣。看见河水中残留着当年码头的木桩,还有一条小铁路顺着河畔延伸。沿着育空河漫步,秋日的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带着河水的气息和树叶的清香。河边的树木已经换上了秋装,金黄的叶子在风中摇曳,不时飘落几片,落在河面上,随着水流缓缓远去。远处,一群野鸭在河面上嬉戏,它们欢快的叫声为这片宁静的景色增添了几分生机。

10.jpg

夜里天气非常好,满天星斗,一切数据都说会有极光爆发,甚至大爆发。但直到半夜1点,我到后院看天,什么都没有。早上起来,昨夜结霜了,到处都抹上一层白色。开车到白马城里,路上断续有厚重的雾。到了河边,不仅有雾,河面在日光照射下升起水蒸气,像开了锅一样。

白马不仅是育空地区的政治与经济中心,更是一座历史与自然交织的文化宝库,其中的白马博物馆,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了解育空地区前世今生的大门。踏入博物馆的那一刻,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进入了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宽敞明亮的大厅里,陈列着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展品,它们像是历史的使者,将育空地区的过去一一呈现在我的眼前,从原住民的历史开始,到自然史、淘金、现代化进程、艺术、传媒,等等。

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幅老照片,记录了白马市从一个小小的淘金营地,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繁华城市的历程。照片中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铸就了育空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原住民文化展区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展示了育空地区原住民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在这里可以看见印第安人的石器,与原始的陶器在一起使用。从古老的狩猎工具到精美的手工艺品,从独特的服饰到神秘的图腾,每一件展品都蕴含着原住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旁边的展柜里,陈列着许多原住民的服饰和饰品。这些服饰大多采用动物皮毛制作,既保暖又耐用。服饰上绣着各种精美的花纹,有的是象征着力量和勇气的动物图案,有的是代表着吉祥和幸福的几何图形。饰品则以贝壳、骨头和石头等为原料,经过巧妙的加工,变成了一件件独具特色的艺术品。每一件服饰和饰品都倾注了原住民的心血和情感,它们是原住民文化的瑰宝,也是他们身份和传承的象征。

11.jpg

离开原住民文化展区,就来到了淘金热展区。这里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世界,展示了育空地区在19世纪末淘金热时期的繁荣与辉煌。一进入展区,我就被一艘巨大的淘金船模型所吸引。这艘淘金船是当年淘金者们的重要工具,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淘金的效率。淘金船模型旁边,摆放着各种淘金工具,如淘金盘、摇床、溜槽等,这些工具虽然看起来简陋,但在当时却是淘金者们实现财富梦想的关键。

展区的墙壁上,挂满了当年淘金热时期的照片和海报。这些照片记录了淘金者们艰苦的生活和奋斗的历程,他们有的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育空地区,怀揣着对黄金的渴望,踏上了这片陌生而充满挑战的土地;有的则在育空地区的河流和山脉中,风餐露宿,日夜寻找着黄金的踪迹。海报上则宣传着育空地区丰富的黄金资源和淘金的机会,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冒险。看着这些照片和海报,仿佛看到了淘金热时期的热闹场景,感受到了淘金者们的热情和梦想,当年的酒吧就是他们在艰苦劳动后放松一刻的地方。

12.jpg

我最感兴趣的是自然史展览,博物馆有一个专门展示育空地区动植物资源的区域,几乎所有代表性的北极动物都有制作精美的标本。这些动植物标本栩栩如生,代表着育空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许多育空地区的珍稀动物,如北美驯鹿、麝牛、北极狐等,它们的皮毛厚实,适应了北极地区寒冷的气候。还看到了许多独特的植物,如北极柳、地衣、苔藓等,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长,为育空地区的生态系统做出了重要贡献。

13.jpg

随着行程的结束,不得不离开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了。在去白马机场的路上,回头望去,心中充满了眷恋与不舍。这里的秋天,它的壮丽、它的宁静、它的神秘,是人们心中最美的记忆。短暂的育空白马自然探索之旅,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也让我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之情。我相信,这片被秋天眷顾的土地,将会继续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探寻它的美丽与奥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43751-1505602.html

上一篇:曼谷郊外
下一篇:准噶尔北缘
收藏 IP: 222.131.243.*| 热度|

14 吕健 冯兆东 张晓良 郑永军 许培扬 康建 刁承泰 乔中东 王涛 陆仲绩 崔锦华 杨学祥 王启云 guest3118990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4 08: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