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Fucw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gFucwu

博文

为什么我写东西总是写得很详细?

已有 1329 次阅读 2025-8-17 05:4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我刚开始写博客的时候,我常常写得非常详细。比如写游记,不仅会写我坐了哪一趟航班,几点几分从哪里起飞,几点几分抵达哪个机场,还会写到了之后如何打车、路上看见了什么。写得像流水账一样,有个女同学看了,就微信过我好几次:“你写得这么详细干嘛?读起来太啰嗦了吧。”她觉得没必要,但我心里却不完全认同。毕竟我读《红楼梦》的时候,就深深被曹雪芹笔下的细节打动。他把日常生活写得细致入微,饮食、器物、举止,仿佛全都摆在眼前,正是这种详尽,让读者觉得栩栩如生,难以忘怀。

我后来反思,其实自己习惯写得详细,很大程度上是受职业影响。在软件公司做系统说明的时候,如果漏掉一步,使用者就可能完全无法正确操作。到了耶鲁大学图书馆做系统馆员,更是如此:很多工作流程、检索指南、操作手册都必须逐一写清楚。因为如果缺少一个小细节,后来人就会卡住,甚至无法完成任务。对图书馆员来说,详细不是“啰嗦”,而是一种专业素质。细节本身,就是一种保障。

不过,随着职位的变化,我也体会到写作不能永远只有一种风格。面对同事和用户时,写得越详细越好,能减少出错。但面对更高层的领导,情况就完全不同。比如和教务长这样的大学领导会面,通常只有半小时,他们真正关心的只是三件事:发生了什么、对学校的影响是什么、你需要他们提供什么支持。如果这时候还像写系统说明那样,从头到尾逐条展开,不仅时间不够,还会让人觉得啰嗦,抓不住重点。

因此,我逐渐明白,详细与简洁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两种能力。在需要别人“复现过程”的场合,详细是责任;而在需要别人“快速决策”的场合,简洁才是关键。这两种写作方式,背后其实都是对读者的体贴。前者是怕别人因为遗漏而困惑,后者是怕别人因为冗余而分心。

回过头来看,写博客、写游记和做图书馆工作,其实并不矛盾。它们都让我学会了在文字里考虑对方的感受。详细描述不仅是图书馆员的必备素质,更是一种让文字变得可靠、让信息变得鲜活的力量。而且,它也悄悄改变了我生活里的观察方式。因为写得细,我更容易记住路上的风景、人们的表情、一次旅行的小插曲。这些细节,最后都会沉淀成记忆里温柔的底色。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6383-1497959.html

上一篇:美国高校的“公款吃饭”真相:可以,但有规矩
下一篇:从大都市到小镇:我在不同城市的生活与选择
收藏 IP: 174.31.4.*| 热度|

12 史晓雷 许培扬 周忠浩 王启云 杨正瓴 郑永军 王涛 吕健 王成玉 郭战胜 冯兆东 曹俊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3 0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