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博文,我们继续分析《履》卦的爻辞。
初九:素履,往无咎1. 素履:指朴素、没有染色的鞋子。
素:本义是朴素,没有经过染色,一般指白色。《说文解字》说:“(素)白緻(zhì)繒也。从糸(mì)𠂹,取其澤也”。意思是“素是指白色细密的丝织品,以其光泽来表达含义”。这里《说文》的作者许慎很有可能犯了一个错误,“素”指白色不假,但可能是从朴素、没有经过染色引申出来的意思,并非“素”的本义。《礼记》【郑注】:“素,生帛也”,所谓的“生”就是没有经过染色等加工步骤的丝织品。《释名》也说:“素,朴素也。已织则供用,不复加巧饰也”。这些都更加证明了“素”最初的本义其实就是朴素、没有经过染色加工的意思。
履:就是指鞋子。在《周易》中,该字似乎也可以作为动词,意思应该是“走路”。
2. 往无咎
“往”就是出行;“无咎”指没有过错。其实这三个字很有深意,我们之后会详细分析。
从之前的博文中,我们已经知道,《周易·经》在用字方面非常讲究。“《周易》不赋”,文王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往往会构造一个场景,让我们自己去揣摩其含义。“素”的本义是生帛,清白且没有其他颜色,后面又加上“往无咎”,自然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文王为何要这样说?穿着如此简单质朴的鞋子出行,怎么就会“无咎”呢?
我一直强调:阅读和诠释经典,要依据我们的人生经验、逻辑和常识。
在我们的人生经验中,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联想,我们可以做出两种假设。假设一:“素履”很可能代表着年轻人朴实无华的内心。文王在这里试图表明,他出行时内心是朴实无华、没有杂念的,所以才说自己没有过错。假设二:“素履”没有什么代表性和暗示性,仅作为“起兴之语”,表示简单一点、直接一点,不要搞得那么复杂,直接出行就好了,不会有什么过错。这两种假设都符合该卦的主题。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如果“素履”代表内心,这种朴实无华、心无杂念的对象是什么呢?是对爱情婚姻,还是对某人的忠诚?其次,如果“素履”仅表示直接一点,那么“往”字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对于这些疑问,本句都没有说明,带着这个悬念,我们只能从下文中寻找答案。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1. 道:“道”就是道路。在实义名词方面,古今差别不大。
2. 坦:“坦”的本义是土地宽广平坦,引申为心平、心安。《说文解字》曰:“(坦)安也。从土旦声”。另有说法为《说文解字》“宽也,平也”。《广雅》曰:“坦坦,平也”。
“履道坦坦”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几个字合在一起,大家就能联想到相关含义。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该句的结构,就会发现存在很多困难。
首先,这里的“履”字属于名词作动词使用,表示“穿着鞋走在道路上”,但“坦坦”修饰的是谁呢?第一种可能性,“坦坦”修饰的是“道”,表示道路平坦宽阔,走在这样的道路上,当然预示着良好的结果。但是如果这样理解,“履”字就显得多余了,“道坦坦”足以表达这种预示,这不太符合《周易》文本一向简洁、不重复的风格。第二种可能性,“坦坦”修饰的是“履”,即,穿着鞋子走路,路就会变得平坦一些,不再硌脚。这种解释似乎又太主观了,把“履道坦坦”看作一个复杂的从句,也有一些牵强。所以在翻译中,我们依然采用前者。
其次,虽然我们在翻译时要使用基本义,但“道路平坦”中自然就会引发关于心情的联想。“坦”有“心平、心安”的引申义,与初九的“素履”形成了呼应,都表示简单、不复杂,或没有杂念。文王不会无缘无故选择这个字来构造这个场景。“坦”字和“履道”的场景很可能印证了文王表明自己内心朴实无华、心无杂念的态度。
3. 幽人:该词存在很大争议,之前博文也提到过,很可能指被忽视(隐)于某地、不自由的人。
该句爻辞为何谈到“幽人貞”呢?这就与文王出行或“履道”的目的联系起来,这很可能是本卦的关键。
我之前的博文,提出了周文王父子是职业军人的假设。
当时的商朝封建制度与后世周朝的封建制度并不相同。在商王时代,国家尚处于雏形。对于投靠商王的外族,商王会在殷都附近赐予一块封地,用于“建侯”,就像建设村庄或兵营一样,这些外族人便长期生活在这里。
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首先,将一部分外族强壮的人口安置在这里,可以切断该部分人口与本族的联系,一方面削弱了外族势力,另一方面,这些人具有人质的作用,可以防止外族叛乱。同时,在商王出征时,这些“侯地”要参与征伐,是商王的武力储备。相较于已经发展、腐化的商族,这些外族,如羌人,更加野蛮落后,相应地,作战时就更加残酷、勇敢,且听从商王命令。
这些“侯地”的职业军人未经商王允许,是不能随意离开殷都的,更不用说回到自己本族生活的城邑(即自邑)了。
周文王在父亲季历去世后,继续生活在殷都附近的侯地,但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极不自由的。有战争时要参战,没有战争时也不能离开,对于野心勃勃的年轻人而言,没有上升空间。
所以周文王才将自己称为“幽人”,表示不受重视、不自由的状态。又因为《周易·经》是最古老的著作,深深影响了后来汉语词义的形成。周文王这个开创性的比喻,到了后世便有了周文王被囚禁的传说,“幽人”也因此有了被囚禁的引申义。也就是说,这些文化内容,都可能是从此句爻辞演化出来的。
“幽人貞吉”表示:作为“幽人”的自己,遇到了难得的机会,这对未来的发展是好事。
那么,是什么好事呢?
结合文王的时代背景和人生轨迹,我们便可知晓:也许他会被允许回到自邑,即周邑了。
这样,我们就会理解该卦《初九》为何用“素履”二字,同时《九二》又用“坦坦”二字了。这些词语似乎都在表明,自己是自愿替商王去镇守边疆(当时的周地属于商的边疆区域,并不稳定),并非出于私利,仅仅是为商王分忧,心无杂念,忠心可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4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