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jianguo531 聊聊感触、搞点学术、发发牢骚

博文

父亲老了 精选

已有 3048 次阅读 2025-5-20 18:3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在以前的博客中我曾经讲述过,我的父亲是个老顽童,爱打麻将、爱出去玩,总之吃喝玩乐的事情他都有着常人所不及的热情,即便到了60岁还是如此。但这一个多月来发生的几件事情让我感觉到父亲是真的老了,也变了。褪去了张扬与奔放,多了些许温暖和包容。他开始关注房前屋后的花花草草,常常会问家里的狗和鸡喂了没?还时常担心家后面的菜园子菜长的不好,耽误我们回去带菜。

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一个多月来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四月份我陪父亲去了一趟浙江的大姑家。这件事去年他就一直给我念叨着,让我陪着去。一路上,他看我一直用电脑噼里啪啦焦急的敲着键盘,他就问:“平时都这样忙?”我回答道:“都差不多,要备课,写论文,改论文,写申请书,带学生,出野外。。。干不完的活。”以前,他还都会鼓励我,年轻人就要多干一些。这一次,他没有再问我。而是自言自语到:“确实不容易,工作量不小。”那个在我读研期间曾经鼓励我不用回家过年的小老头,现在也无奈的向现实低了头。现在没事就会打电话问问我:“这个小长假回不回来啊?”显然,60岁以后的父亲显然已经接近了那种“看惯秋月春风”的心态。现在的他,家庭和睦,儿女健康就是他心里最重要的事情。记得回来的时候,他需要在我的城市高铁站进行转车,高铁到站后,我在前面快步的找目标车次还有各个出入口,他在后面一步不离的紧跟着我,生怕一步没有跟上走丢了。这个过程中,他嘴里一直不停地说:“幸亏带你一起出来,要不然我还真找不到。现在脑子不好使了,带你出来还真省了不少脑细胞。”其实我明白他此时的心情,终有一天我也必须成为他完全的依靠,这是我的幸福,也是他的幸福,只是我希望这样的幸福来的再晚一点。找到检票口后,由于我已经到站,不能带他到新的检票口转车,我就在那个门禁门口远远的指着那个他需要过的那个检票口,跟他说:“现在赶紧过去,已经检票了,检票后赶紧去找你的车厢和座位,找到了给我回个信息,到家了也回个信息。” 他麻溜的点点头。拎着东西麻溜的跑了过去,不一会儿信息就到了。

第二件事:前几天大学同学聚会,我下课后开着车马不停蹄的跑到淮安。几个舍友和老师已经等候多时。时间很紧凑,下了车就直奔酒桌,多年的兄弟和老师见面格外高兴,也顾不了还在养胃吃中药的身体,跟着大家毫无顾忌的喝了起来。那天晚上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喝的比较多,第二天连头一天晚上的车停在哪里都忘得一干二净。回来的车上电话和老弟多聊了几句。这一聊,父亲就知道了。我回到徐州的当天晚上的电话里就提起我喝酒的事情。以前的他还是多主张年轻人多锻炼锻炼,多为自己的事业打拼。那天的电话里没有了以前的那种熟悉的口风,取而代之的是:让我注意身体,同学见面都知根知底,能不喝酒就不喝了。你的消化本来就不好,还在吃中药期间,最好不要饮酒。他还给我讲了他50多岁的时候跟同事喝酒到半夜,玻璃杯一口闷的往事。他说:“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后悔,对自己的身体不当回事,老来是要受罪的。”父亲的担忧是对的,回到家里身体确实难受了好几天。出门在外,有父母的提醒,他们会用他们的切身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儿女应该怎么做。这样春风化雨般的教诲是书本里没有的,也是让作为儿女的我心头满满的幸福。

第三件事:年轻时的父亲爱玩是出了名的。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带夜打麻将是常事。经常是母亲一个人在劳作,常常因为打麻将耽误了家里的很多农事,挨了母亲不少的埋怨。父亲在50岁之后在镇上上班也经常出去聚会,常常是母亲一个人在家自己对付。久而久之,母亲的高血糖问题就愈加严重,有一次甚至到了县医院调养了一个星期才回来。现在的父亲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手馋了的他也会去打打麻将,但是打麻将前他会先跟人约定打几圈,时间一到他就会主动让位,从不拖泥带水,争取早一点到家跟母亲吃晚饭,连过年过节跟我们一起打麻将他都是这样。吃完晚饭他一般也不出去找人聊天,他就在家待着。不是追着电视剧看就是围着院子跟母亲一起绕圈散步。我问他为什么不到外面路上去散步,他说晚上路上车很多,不安全。现在电视看的也少了,吃完饭两个人就围着院子边走边聊天。少年夫妻老来伴就该如此。现在也不经常参加同事的聚会了,能不去就不去了,他说现在感觉家里的稀饭馒头最养人,吃完溜一圈就消化了,晚上能睡好觉。

父亲确实老了,不在于年龄。他心态和注意力的变化让我感到开心,开心在的他更注重身体和家庭生活了。年轻时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年老时身体则成了生命长度的唯一依靠。养好身体,身心健康的父母也是我们儿女最大的幸福。但总有一天儿女都必须要成为父母的依靠的,我们希望这样的依靠出现的时间越晚越好,因为我们希望他们都能健康长寿,万事顺遂!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9327-1486476.html

上一篇:江山之行
收藏 IP: 183.208.250.*| 热度|

13 檀成龙 王启云 王涛 郑永军 李振乾 史仍飞 王庆浩 王飞 夏辉 汪运山 崔锦华 xtn guest3099586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21 2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