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细分类:事实与史实1
武夷山
1. 世界上最“长寿”的6大城市(2007),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869.html
2006年11月30日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伦敦大学学院先进空间分析中心的Michael Batty先生的题为“排序时钟”的论文。所谓排序时钟,就是将某变量的历时变化标示在钟形图上,这种可视化手段非常直观。他用城市人口来反映城市规模,为此,搜集了从公元前430年至公元2000年世界上390个城市的人口数据。…… 最令人吃惊的发现是,在这2430年的长时段中,跻身人口规模前50名行列累计时间最久的城市多为目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前6名分别是中国的苏州(在人口前50名的城市行列保持了2158年)、南京(保持了2080年)、武昌(保持了1850年)、印度的贝拿勒斯(保持了1780年)、伊朗的赖伊(Rayy,保持了1630年)和意大利的罗马(保持了1530年)。
2. 谁能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2007)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522.html
《万象》杂志2007年第6期载虞云国的文章,“皕(音“碧”——博主注)宋楼藏书去国百年祭”。文中说,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皕宋楼主人陆树藩怕自家的世代藏书毁于兵火,曾于1902年上书清廷官员端方,建议在“上海适中之地”(指公共租界),建一藏书楼,收藏陆心源(其父)之藏书、盛宣怀之书画及端方之金石。信中说,“西律载:建筑书楼之地,无论某国与某国开隙,局内局外之国均有保护之责”。由于种种原因,此议未付实行。最后,皕宋楼全部藏书忍痛卖给了日本人。
我去年10月参观瑞金苏维埃一大会址时,解说员告诉我们,国民党部队占领瑞金后,将带有红色政权痕迹的几乎一切东西都毁了,但是未动这个开会的礼堂,因为这里原来是座祠堂,而当时的国民党部队对于庙宇、祠堂和书院这三样东西是决不会烧的。
文化大革命中,政治挂帅,大革文化命,毁掉的文物不计其数;现如今,毁掉的古迹与原始森林之类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又不知凡几!难道,只有靠外国人来保护中国的宝贝?只有靠民间的一些传统信念(如刚才说的三不烧)来保留历史遗存?
3. 美国当年也曾经“官本位”哦(2007)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066.html
据日本学者本田一二著、刘明华翻译的《美国科技报道史话》(新华出版社,2004),英国科学家牛顿去世后,美国的《纽约公报》(New York Gazette)报道了了牛顿去世的消息,该文说,“牛顿生前为造币厂厂长,年薪500英镑。同时,牛顿还担任皇家学会会长。”显然,撰写这则报道的记者认为,当国家造币厂厂长(政府职务)比当科学家的领袖——皇家学会会长(民间社团职务)要重要得多。人家当造币厂厂长挣500英镑呢!
牛顿去世于1727年。280年后,我们仍旧是官本位的。那么,我就不再嘲笑老美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6 1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