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qi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dqiao

博文

天时地利人和:王宗光——开创交大生物和生命学科的先行者

已有 4500 次阅读 2024-2-6 09:01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1982年9月13日在范绪箕校长主持召开的校长办公会议上决定:在应用化学系设立成立“分子遗传和生物工程研究室”,王宗光当时任应用化学系的党总支书记,后来她还担任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党委书记。在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科的发展过程中,王书记既是领导者,也是参与者。为此,我和罗九甫书记专门采访了她。

王书记告诉我们,1978年邓旭初书记带领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开启了文革后第一次教授有组织的出访。那个时候,以信息科学、生物工程为代表的第三次科学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为了上海交大的重新崛起,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恨不得把每一秒钟都掰成几瓣,要把被耽误的时间夺回来。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都以崭新的面貌,在改革开放的大旗下努力工作着、学习着。学校与时俱进,及时制定了“恢复理科、新建文科和做强工科”的大思路。生物学科和生命科学的建设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提上了议事日程。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的具体情况,学校在三个方面对生命学科进行了战略布点。一是在精密仪器系(八系)的基础上,与上海医科大学建立的紧密的合作,联合招收了生物医学工程的本科生,在上医学习3年的医学相关知识后,再回到交大学习两年的工科知识。这就是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最早起始,培养的毕业生都很优秀,包括后来为学校做出重大贡献的徐学敏副校长、成明和学长等。很多校友都成为海内外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也为交大生命学科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时的系主任高忠华教授做了很多创始性的工作,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老师们今天都还记得他的风采;胡天培教授在康复医学中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断指再植之父陈忠伟院士也为交大生物医学工程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第二,就是八系的朱章玉教授成立的生物技术研究室,后来提升为生物技术研究所。他们在生态学方面进行研究,开展了模拟生物圈综合应用的研究,特别是在红星农场进行的沼气开发利用,引起了钱学森学长的重视。为此,王宗光书记还专门陪朱老师去国防科工委,听取钱老对交大生命学科发展的建议和意见。第三,就是在应用化学系成立的“分子遗传和生物工程研究室”,这个研究室聘请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的沈善炯院士作为顾问,孕育筹建交大生物科学技术系。在当时的语境下,很多兄弟单位的都不看好上海交大生命学科的建设,但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领导和教师们坚定地认为,在上海交通大学建设发展生物与生命学科是上海交通大学走向一流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向,而且交大具有孕育发展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的很多优势。首先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多学科的大学,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对发展生命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互相渗透、仪器共享可以推动学科的发展。第二,上海交大地处上海的有利位置,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办学传统,学生质量有保证。第三,师资队伍素质高、基础好,特别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校内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了广大教师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老交大校友遍布全球,很多校友都是著名的学者和企业家,他们非常关心学校的发展,上海交大因此也成为了最早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的学校。第五,尽管生命学科在上海交通大学是一张白纸,但没有历史包袱,可以在新的较高的起点上把握方向、组织和引进人才力量,有效利用好交大各种特色优势,在交大这块事业的热土上,赋以时日画出最美的图画!王书记特别强调,时至今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范绪箕、翁史烈校长的决策和领导,也不能忘记时任应用化学系主任徐祥铭教授的具体筹划和组织实施。对接沈善炯院士的悉心指导,研究确定学术方向、人才引进和梯队组织、实验室建设、对外活动发展科研项目等等,都是由徐祥铭教授实际操作的。当时的应用化学系和徐祥铭教授为交大生物科学系的诞生功不可没,交大后人都要记住他们。

 第一学生宿舍.png

图1、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第一学生宿舍(执信西斋)摄影:邬根保

在这个楼里的2层中间靠右的两间宿舍诞生了“分子遗传和生物工程研究室”

根据学校的安排,在徐汇校区的第一学生宿舍楼的二层(即执信西斋)借了两间学生宿舍作为起步的场所,上海交大的“分子遗传和生物工程研究室”就正式粉墨登场了。在沈善炯教授的大力支持下,仅仅过了2年的时间,就有了初具规模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4位副教授,5位讲师,3位是改革开放出国留学最早期回来的海外博士,其他的教师也多有国内各重点院校的硕士学位。学校很珍惜人才多方筹集资金,建设基础的和专业的实验室,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当时学校有一笔香港各界校友捐赠的20万美金本可以争取分配给应用化学系,当时的应用化学系也才成立不久,各方面都需要支持、嗷嗷待哺,但徐祥铭主任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支持学校把这笔钱给了初建的生物科学和技术系。这为上海交大生物与生命学科的生长发芽注入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在筹建过程中,王宗光多次参与了生物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安排和科研方向的探讨和项目争取,在办公室、实验室、更多的是在食堂的饭桌上商讨和研究了各种具体事宜。王宗光与徐祥铭在讨论过程中逐步明确了生物学科发展的具体实施思路。即:以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为主导的现代生物技术作为上海交大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建设基本方向,但是交大当时的基础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和基础科学研究,与此同时还要发挥交大优势推进应用基础研究,在应用领域,要紧跟上海市生物科技发展规划,重点布局食品、轻工和制药等方面的开发研究,研究成果能用于农业、能源和环境治理等领域,努力借鉴外力争取与中国科学院及与有关研究所有所合作,例如借助植物生理研究所的力量,大力发展生化工程、生物反应器等。很快,在1983年就开始招收了生物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并且在198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5年在翁史烈校长支持下,将分子遗传和生物工程研究室从应用化学系分出,正式成立了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十七系)。为了加强和集中学科力量,后来又将原精密仪器系下的生物技术研究所归属于生物科技系。上海交大的生物与生命科学学科从无到有翻开了新的一页。

王宗光给朱章玉的信.jpg

图2、1999年9月26日,王宗光在虹桥机场候机楼给朱章玉的信

这封信极大地鼓舞了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师生的信心

         2000年之前,上海交通大学的职工还享受着福利分房,那个时候学校的房源还非常紧张。为了引进人才,学校特别留了一些楼房给引进的教师居住,特别是那些回国工作的博士们,学校都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住房条件,让他们生活无忧,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遗憾的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足以满足高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和人才较好的收入待遇,在中国科学院及高等院校早期留学回国的有些博士中出现了第二次出国潮,交大生物系也受到了冲击,几位办学骨干随着出国的浪潮离开了交大。但是交大终究是个底蕴深厚、人文实力可观、富有生命力的老大学,交大生物与技术系几经周折发展,在改革开放勃勃生机的大环境中坚持茁壮成长,加强人才建设,引进了林志新等教学骨干。特别是在朱章玉、罗九甫组建系、院后,在国家“211/985”的大力支持下,徐晋麟、许煜泉、张惟杰等人的引进,教师队伍得以稳定,交大生物与生命学科建设和院系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的蓬勃局面,奠定了交大生命科学健康发展的基础。

1997年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共建成立了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当时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整合了学校所有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学科,王宗光书记特别指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加入,让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有了博士点!因为有了博士点,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就有了一定的优势。

在发展生命学科的同时,学校也在积极布局。将一些物理和化学的大型仪器组合起来,成立了分析测试中心。这个分析中心整合了全校的资源,为生命学科的研究提供平台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其次是加快了学科整合的步伐,首先是与上海农学院合并,补齐了农学相关学科方面的短板。在生物医药学科体系方面,学校积极谋篇布局,成立了自己的医学院和药学院。这样为实现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强强联合创造了条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大的强强联合,增强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综合实力,也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宗光2000.jpg

图3、王宗光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主任时的照片(2000年)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以后,在引进优秀教师方面步子迈的越来越大。2000年引进了贺林和邓子新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研究条件,不要让他们因研究条件受限影响研究工作,学校投入了2000万,成立了Bio-X研究中心。当时实验室的空间比经费还困难,学校党委书记王宗光就亲自担任第一任主任。我问王书记为啥要担任这个主任?王书记回答说:“我就是要当他们的总务科长,解决他们的实验室空间、设备购置、财务等问题。假如有困难,我就把相关的部门负责人找来,当面解决。不是工作人员不愿意,主要是制度创新有一个过程。工作人员的个人性格和工作情况都有一个适应和磨合的过程,所以需要有一个润滑剂。我就充当了这个润滑剂,让贺林和邓子新们把有限的时间投入的科研之中,而不是被事务性工作所占用。”

有人告诉我说:王宗光书记就像是一棵树,她摇动了另一些树,她就像一朵云推动了另一片云,她的灵魂召唤着其他的灵魂。王宗光书记及其团队就是靠着她独特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与她共事的人,让大家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让事业走上了辉煌。以王宗光书记为代表的一大批交大人的故事,虽然平凡,但是哪一段抽出来都令人动容。正是在以王宗光书记为代表的一大批交大领导的高瞻远瞩,多方布局,交大生命学科才能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攀强的迈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6948-1420762.html

上一篇:在科学网上发表博文让我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下一篇:春节里,上海人去哪里了?
收藏 IP: 101.224.226.*| 热度|

2 郑永军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