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门课程 | 都是难忘的 |
表格,为我的本科阶段课程列表。
1993年夏天,我学习热情偏高,报名参加了人民大学的夜校学习——专业是“涉外经济”。招生简章上说,有些课程可以免修,我就去找干部档案管理者复制了本科成绩单。我还记得,课间休息的时候,看到过毛区队长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为大家填写成绩单。全班40学员的成绩单,都是他这样手工填写后装入档案的。
毛区队长是江苏无锡人,我买手表的时候(津贴费,每月11元),继续不够48元,向区队长借过钱。他很痛快就答应了。买到手表之后,我有仨月不敢请假外出,为的是省钱。在花钱封面,我一直比较自律,从来不会问家里要钱,我是有月“收入”的人了。我的日记里,有一个小段子,讲的是我居然和区队长开玩笑说:见了你就像耗子见了猫一样。我自以为MAO这个谐音用得好。区队长恢复到:小籍,你嘴里没有好话。后来主动要求分配到兰州军区空军部队的小邓,趁机引用了名人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小邓来自雄县,现在家乡属于雄安了。保定地区和石家庄地区的方言,互相之间都听不懂。小邓曾经愤愤不平地问:你是河北的吗?我说,英雄啊,我们想法咋一样呢。旁边一个来自河北衡水饶阳的同学,也不解地问:你俩也是河北的?我咋一句话都听不清楚呢?这又是一个语言段子。南腔北调,八仙过海,军校得特色之一吧。副队长为河南平顶山人,后来升任队长。他也不时创造一些方言段子,在俱乐部为大家增添喜庆的、轻松的气氛。
复制成绩单,让我清楚自己地记住了每一门课程成绩,也唤起我学习这些课程时的往事。
我喜欢上党史课程,有时会放电影。党史,多数在阶梯教室里上。有一位老师是学西班牙语的,可惜当时我一门心思学英语;不然,我的三外学习就可以提前29年了。《大渡河》《大浪淘沙》《四渡赤水》等电影,都是在党史课程上欣赏的。学员图书馆里有《大浪淘沙》的剧本,我借阅过。
哲学,是我最喜欢的课程。周老师是主张课堂学习和学习体会写作都计入成绩的。为了在写作上取得优秀成绩,我特意写信请教了自己的中学政治课老师——他毕业于中文系,当时在县委宣传部任职。中学毕业后,除了看望过数学、语文老师之外,我也看望过他——冯老师。冯老师,曾经在我看望他的时候声情并茂地朗读鲁迅《野草》的题词。
英语,也是我最喜欢的课程。课间休息时,能和老师聊天的,好像就是这个李老师了。李老师,是比较低调的。他翻译过英文小说(1981年出版:叛逆者的爱情)。多年后,我才从旧书网里搜集到。大学毕业之后,筹备考研期间,我请留校的同学去找李老师复制过英语磁带。那时候,流行磁带录音机。我在毕业一年之后,才买了第一台 录音机。
毕业之后,我在英语学习方面没有少花钱和精力,可惜成绩提高幅度不理想。四级、考研、考博等等,都不咋地。对付职称英语和工程硕士入学全国统考,算是过关了。凭借职称英语考试成绩和行业作协会员资格,还进入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英语培训班,脱产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英语。尽管有外教,我的英语口语会话能力还是一般。有一次到北语(北京语言大学)清宴楼(食堂)参加英语角,本来想练习英语的,结果被外籍学员练了汉语(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也和同学、外教策划过情境喜剧《墙上的另一块砖》,台词很少,主要是让老师现场发挥了。
政治经济学,这门课我也比较喜欢。主要是第二次高考前,冯老师主讲的课程有意思,我听进去了。考试前,只要回顾老师讲授的内容即可,也没这么“背政治”。其他课程都不咋地,1996年考研,只有《政治经济学》过关了。当时觉得比较新潮的是,请了一个年轻教员,普及了一点西方经济学知识,比如凯恩斯。
高等数学和概率论,累计322学时,三次考试成绩都是六七十分。尤其是第一学期的高数,我总担心会不会挂科。线性代数,黄老师讲授得不错,有意思。只谈成绩的话,线性代数我几乎优秀了(88分)。10年后,我在读工程硕士期间,又学习、复习了线性代数。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的邱老师,也把这一门课程讲授的吸引人。
普通物理,学习中最感头疼。为提高水平,我订阅过大学物理杂志。所幸,两次考试成绩比高数不差。
包含实际操作甚至野外实习的课程。比如物理实验、电子实验、程序设计、军事地形学、军事工程测量、地形测量学、电磁波测距、接受与发射、大地测量学、大地重力学、大地天文学等,在实操阶段,总是不至于像单纯的理论学习得分那样困难。
至今,我还记得,在大地天文学学习过程中,到学院里的天文台里观测恒星、测定经纬度;到地震局去测量重力;地形测量学课程实习阶段,到嵩山脚下的丘陵地带测绘1:5万地形图;大地测量学的实习阶段,到胜利油田造标、观测等,物理实验中,欣赏老师用激光拍摄的全息照片;在电子技术(电工)课程中与同学一起组装收音机。最后一个焊点还没有收工 ,收音机就接收到郑州电台的信号,发出了动听的声音。
毋庸讳言,考查课普遍不太受重视。地形绘图课(主要是练习各种字体的汉字和数字)。毕业5年后,在办黑板报时,发现这个门课有用得很。我的李姓师弟,书法、装饰比我强得多了。李师弟,后来从政工干部的岗位上转业,回到了故乡邯郸。
我和战友合作的板报
1980年代使用的教材《汉字书写装饰》,我多年以后搜集到了。
最后,提一下体育课程。我喜欢的单杠练习,不是一练习引体向上,不是二练习,而是三练习。
不记得,射击是不是归入了体育
第8学期的5-7月份,毕业设计,当然是最动人的。我选择的是“平差组”。“一等三角锁系统误差检验”的题目,不仅锻炼了初步的文献搜索和引用,更锻炼了程序设计和代码编写。设计为毕业后在训练和演习中使用自编程序,打下了基础。
所有的课程,都是难忘的。
有些选修课程,从起初不被看好、凑数儿,到成为数十年之后的热门,恐怕是当初课程的设计者、选修人,都始料未及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