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没有去海淀区图书馆了,终于进去借了四本书。它们的距离很近,我很快就自助借阅到了他们。
《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十章,有这样一句话:在看一幅等高线地图时,学生看到的是线条,而制图师却看到了一张地形图。
这一句话,让笔者联想起来,军旅作家朱苏进的小说《绝望中诞生》。小说里的孟中天参谋,可谓识图、用图、拼图高手。小说里夸张地描写了他观测办公室周围的三角点,为自己精密定位。还描写,孟中天依靠才学和军事素质,能补充出地图边线以外的地形精确的可能走势,也能利用反推法把中空的地图重新补全。这种描写,具备很强的传奇色彩。在范围不大的1:5万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密度和走向变化不大时,这种补充是可能的。但是,在实际测图、绘图作业中,绝不能依靠强大的想象力来补充未抵达区域的等高线和地物。这是有案例的。有测量队员由于偷懒,在脚印并未达到的山体另一面,只凭看到的河流想象出河流的走向还有河畔的地物,突击“完成”任务后,他的下一个住所就不是野外帐篷而是结构特殊的房间,也穿上了印刷特殊标志的新灰色“制服”。从表示高差分布的等高线可以推广到描写其他要素的等值线,比如重力异常的等值线。《绝望中诞生》的作者,阅读过地质、测绘(含军事地形学)有关文章,居然还提到了重力测量中的布格异常一词。
文献认为:《绝望中诞生》中作者在进行测绘学、拼图学的“术语轰炸”之后又饶有兴致地介绍了军事地图的拼接法引导我们浏览了如何确定基准点标和世界地形特点、地学四大学说、地球于宇宙空间的物理征状等最后一头扎入包含着地质学、天体学、乃至物理动力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孟氏构想”之恢宏中。大量的科学知识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孟中天对地形地貌和“孟氏构想”的描述更是无限接近科学说明文作者还煞有介事地附上由科研部门提供的确凿可信的图片资料把《绝望中诞生》的科学性推至顶点。
可惜这个地图高手的理想不是研究地图,而是到权力中心旋涡中去“中流击水”,即使呛水也在所不辞。这,归结于他的世界观、荣辱观吧。一旦有了回到权力中心的机会,引起关注的“孟氏构想”的提出者,自己就放弃了它,这是不是一种资源浪费?
现实中,有这样令人惋惜的人,本来是科研的材料,却被用到了其他地方。也有反过来的吧。
****
阅读《科学革命的结构》时,有一个感觉就是,书里的实例、名词等,略显陈旧了。1962年至今,已经过去了一个“甲子”,六十年过去了,阅读中有了疏离之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