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为科学家写传记的人 精选

已有 6332 次阅读 2025-2-5 19:26 |个人分类:编作交流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6751851adfd8666e86f0d6be9cf0c5c.jpg

4347d881dc07bfd25f8d9542445d550.jpg

          近期,连续二日在北京市东城区流浪。流浪间隙,在“美后肆时”的“美书房”里,看到了这本书。我没有见过这本传记的传主,只在电影里看到过他。传记的作者,在东城区图书馆里见到过,那时候他刚出版一部新的报告文学。好像是《新教育风暴》。

      在距离书架二米多远的地方,我一眼就看见了此书的书脊。放下已经打开的杂志,取下了此书。

       王宏甲先生的籍贯——福建省建阳市,我30年前去过。父亲在和我聊天的时候,谈到过他1940年代末走过的地方,包括建瓯和建阳。建阳是我所在外业队从江西到福建“远征”时住过的地方。面包车运人、卡车运粮油等。

      中国有声阅读 公众号这样介绍:《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入选“70年70部•优秀有声文学作品”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天眼:南仁东传》,是著名作家王宏甲的精品力作,再现了“天眼”巨匠南仁东的一生。

      南仁东,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FAST(中国天眼)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东因病逝世,享年72岁。

      南仁东经过22年的奋斗,致力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终于建成“中国天眼”,一举达至该领域世界最先进。《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讲述了南仁东少年努力读书,青年刻苦钻研的时光,而尤为全面地呈现了他勇于为祖国的科学创新担当重任,乃至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高尚情操与优秀品格。进入壮年,南仁东将全部余生献给了“天眼”事业。南仁东的一桩桩鲜明事迹,有力诠释了什么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作家王宏甲通过《中国天眼:南仁东传》真实记录南仁东建成“中国天眼”的经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集体主义,展现了中国人民不计功利、共克时艰的精神境界。在为“天眼”选址、建造“天眼”的整个过程中,在22年的艰苦岁月里,贵州省4千多万各族父老乡亲,与“天眼”建设团队风雨同舟,不离不弃,以各种令人感动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支持,付出了难以想象的牺牲。南仁东几乎参与了建设“天眼”的每个环节,而这是与人民群众的支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本书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南仁东“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一生,南仁东是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天眼”巨匠,他为科学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了精彩的科学人生。

       有些刊物(比如《当代》《中国作家》《十月》《人民文学》等)设立了专门的栏目,刊发科技主题的报告文学或传记。这是我乐意看到的。

      那些虽然不是科技人士,却花费了大量心血、查阅大量文献写出高质量的科学家传记的人,我是钦佩的。

      当然,我也佩服这样的(两栖)科技人士,他们花费相当多的精力、采访、撰写同行的动人事迹,承担了报告文学、传记作者的职责。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5-1471726.html

上一篇:看日出 冒严寒
下一篇:三个生日
收藏 IP: 124.207.244.*| 热度|

17 尤明庆 王涛 孙南屏 宁利中 郑永军 史仍飞 晏成和 武夷山 崔锦华 王安良 邝宏达 汪运山 张晓良 木士春 崔宗杰 谌群芳 李务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