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转载]李洪涛:寒热初探
聂广 2023-10-29 21:09
资料来源:李洪涛 . 寒热初探.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 1999(5) :7-9 在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内 , 寒热概念占有重要的地位 , 这不仅因其应用的普遍和深入 ,特别是经由历 代医家的研究和阐发 , 并通过长期激烈的反复争鸣。强力推动着中医学术的开拓和创新。乃至成为中医发展过程中贯穿前后的鲜明可见的 ...
85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关于行政人员不能转教师岗和高校行政化的访谈
热度 1 马臻 2023-10-29 20:08
近日,我接受了《中国科学报》采访。相关访谈文章(也包括别的几位教师的访谈)发在了10月24日《中国科学报》。由于篇幅限制,以下5段访谈,用了2、3、5。 这是记者提出的问题,相关讨论还在延烧。见 今天在劳动报网上发的文章 。 以下,我完整呈现自己的观点。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我先把编辑的编者按加 ...
450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核结构中的SU(3)对称性:(5)Elliott的SU(3)壳模型
王涛 2023-10-29 18:29
我对于SU(3)壳模型的了解,也是最近的事情。至于细节,还有很多地方不是太清楚。推动我了解这个模型的,是我最近的发现结果。利用提出的SU3-IBM,很好的描述了Hf-Hg区域原子核的长椭到扁椭的形状相变。 这是一个奇事,因为在这里形变都是用SU(3)对称性来描述的。这种描述方式在以前是从来都没有的。 ...
1199 次阅读|1 个评论
尽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概率与风险
热度 1 汪晓军 2023-10-29 16:47
心 脑 血管疾病应是目前小康或发达社会的第一大杀手。 心脑血管的疾病往往伴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及营养过剩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高血压,高血脂,高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等都是这些疾病的前兆。虽然突发心血管疾病是一个偶发的概率事件,但对不同的人群其概率应是不同的,有前兆的人概率高,没有前兆 ...
309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张海霞︱秋日思理
张海霞 2023-10-29 13:48
这是前天随手拍下的午后燕园,今天翻看时都不敢相信这是我自己拍的、更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身处的校园,为什么?因为 这 画面 实在太 安 静太 唯美太不现实了 ,而 我们感觉中的当下真的是太嘈杂太不平静了:剑拔弩张的国际局势、跌宕起伏的国内形势、不断蔓延的紧张心理和莫名其妙的压抑情绪,日子像开盲盒一般 ...
94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核结构中的SU(3)对称性:(4)一些基础知识
王涛 2023-10-29 12:54
从1958年, Elliott 引入SU(3)对称性把壳模型和转动谱结合了起来,建立了SU(3)壳模型,对于SU(3)对称性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特别是赝SU(3)对称性的发现以及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的赝SU(3)壳模型,使得SU(3)对称性和中重核的转动谱联系在了一起。然后是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建立,使得我们意识到对称性在 ...
152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最近一些关于全球变暖的采访报道
热度 1 李庆祥 2023-10-29 11:42
7月份以来,随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全球变暖时代已经结束,沸腾时代已经到来”,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关注,《中国科学报》、香港《南华早报》、《中国气象报》等媒体和我本人进行了沟通,发了一系列的新闻报道。 我们团队发表的主要观点(主要是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是: 1)全球变暖事实毫无疑问,特别是202 ...
152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论文评审意见一则(2014年9月5日)
武夷山 2023-10-29 08:03
论文评审意见一则( 2014年9月5日 ) 武夷山 1. 这篇文章的本质是增添了社会影响指标,至于学术影响与社会影响的权重怎么分配?用什么方式定权重?其实不太重要,首先要论证为什么有必要增加社会影响权重?谁需要这样的新指标?大学科研处需要吗?职称晋升委员会的评议专 ...
139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让燃料电池再飞一会:等待两次溢出效应
周小春 2023-10-28 21:58
燃料电池这几年挺热闹,大家也都是踊跃参与,各地也是遍地开花,各种尝试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然而,总觉得雷声大,雨点小,阵势很大,但是效果没有想象的大,离大家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很多预测都是万辆汽车级别的,但是实际上还徘徊在千辆级别。 那未来会怎么样呢? 核心来说,燃料电池的推广受到两个关键 ...
1033 次阅读|没有评论
颠覆性创新人才很难在清华北大诞生
热度 1 蔡新安 2023-10-28 20:09
多年接触高校和企业中的科研人员,发现一个现象,从清华北大出来的人都很聪明,逻辑思维也很牛,唯独缺少灵气。创新能力有限,在改良性创新上,他们是佼佼者。这可能和教育方式有关,往往是那些不入流大学中专严重偏科的人,思想独特,思维发散,但这也是极少数人。或许未来中国的诺贝尔奖会诞生在这些人群中。
951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