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轻胜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qx 气候变化观测、物理学及其不确定性

博文

最近一些关于全球变暖的采访报道

已有 2040 次阅读 2023-10-29 11:4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7月份以来,随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全球变暖时代已经结束,沸腾时代已经到来”,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关注,《中国科学报》、香港《南华早报》、《中国气象报》等媒体和我本人进行了沟通,发了一系列的新闻报道。

我们团队发表的主要观点(主要是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是:

1)全球变暖事实毫无疑问,特别是2023年以来,热带太平洋地区进入了El Nino事件的相位以来,6月份全球平均温度达到了有观测记录以来同期的第二高位,从7月份以来达到同期最高(同时也是历史最高温度)。结合近20年来El Nino事件年全球温度经验,2023年年平均温度破历史极值看来是没有什么悬念了,2024年也有可能出现更高的温度(这主要看El Nino事件的发展势头);

2)全球变暖带来的后果是明显的。一方面:它可能引起其他一些相关指标随之发生显著变化,比如使我们通常说的舒适度指数。我们团队研究发现:全球变暖的速度低于温湿指数的变暖速度,温度上升,可能导致很多地区(特别是低纬度)舒适度指数更为显著的变暖,使得这些地方的压力更大(Huang et al,2022);另一方面:它可能导致区域气候变化出现更多的差异(Li et al,2022)和“异常”。可能很多人发现,今年北京的气候并不是特别热的(当然除了6月中旬到7月中旬那一段几次极端高温)。我们也发现,其实从上个世纪末以来(1998年以来),中国区域的平均温度升温并不是很快,甚至不能说有显著的增暖趋势,但气温的极端化是很明显的(Li et al,2015);同时,全球变暖会带来更多的极端事件,包括极端降水、台风、干旱等;

3)全球变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类活动因子是最为核心的,但对于像2023年这样的极端暖事件,El Nino事件肯定是最大的贡献者,当然,其他原因比如太阳活动、野火、海洋污染、甚至去年汤加火山的滞后作用等的作用也不能完全排除(Li et al,2023)。总之,只要地球表面的能量收支继续保持为正值,温度大概率还是会上升的;

4)持续的变暖,带来的后果可能很严重。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温度上升触发气候“临界点”的经验,很多科学家已经在预测,本世纪内将看到类似的“临界点”再次发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次“临界点”将是首次被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减排、碳中和等措施的确是刻不容缓。

参考(可能不全)

Li, Q., Sheng, B., Huang, J. Li, C., Song, Z., Chao, L., Sun, W., Yang, Y., Jiao, B., Guo, Z., Liao, L., Li, X., Sun, C., Li, W., Huang, B., Dong, W., Jones, P. 2022, Different climate response persistence causes warming trend unevenness at continental scales. Nature Climate Change,12, 343–349. 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2-01313-9

Huang J, Li Q,* Song Z., 2022, Historical Global Land Surface Air Apparent Temperature and its Future Changes Based on CMIP6 Projection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ornment,  816, 151656.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51656 

Li Q , Yang S., Xu W., Wang X L., P Jones, D Parker, L Zhou, Y Feng. 2015, China experiencing the recent warming Hiatu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 42(3) :889-898, DOI: 10.1002/2014GL062773

Li Z, Li Q*, Chen T.,2023,Record breaking high temperature outlook for 2023:An assessment from CMST, Adv. Atmos. Sci., accepted, doi: 10.1007/s00376-023-3200-9

《中国气象报》9月28日第三版“名士观点”;10月13日第四版科普

《中国科学报》9月21日要闻版

《南华早报》9月28日A3

《环球时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03619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247-1407635.html

上一篇:[转载]2022年全球为“极端高温年份”几成定局
下一篇:[转载]2023年暂成为 “工业化以来最暖年”, 2024能否超越?拭目以待
收藏 IP: 58.249.112.*| 热度|

5 周少祥 杨正瓴 檀成龙 崔锦华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 1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