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视“占领华尔街”运动背后的结症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由一群的社会边缘人发起的不受重视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所播下的星星之火,不但烧遍了美国一千多个城市,而且在全世界引起共鸣。全球有80多个国家的一千多个城市响应“占领华尔街”运动,发起各种各样的“占领活动”。“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经演变为一场重要的社会运动,强烈表达了社会民众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目前,这场运动已经基本上“偃旗息鼓”,但是,它所反映出的多方面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很值得透视分析。
“占领华尔街”运动打出的最吸引人的口号是“我们是99%”,抗议少数富人占有大部分社会财富所导致的严重社会不公。社会贫富差距、社会不公平的确是资本主义社会当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甚至可以说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而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贫富差距之大达到了历史的高位。以美国为例,从1952年到1986年在从来没有百分之一的家庭占有国家收入超过百分之十的情况。但是,1986年后,这种状况不断发展,在2007年达到了18.3%,而这样显著社会贫富差距只有在1929年发生严重大萧条的经济危机之年才出现过。当前,美国社会的基尼系数达到0.469,而贫穷率占到15.1%,是52年来贫穷人口最多的一次。
贫富差距、社会不公平的扩大,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在上世纪20年代发生经济大萧条后所采取的种种防止社会差距扩大、保护劳工阶层的措施,在新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已经失去效用。马克思当年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又开始逐渐变得尖锐,尽管尚未发展到危及社会制度的程度,但是,人们对资本主义信心已大大降低,远没有当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时,发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的终结”的盲目自信。今年6月《经济学家》公布的“全球扫描”调查公司所做的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调查表明:美国人认为自由市场是世界未来最好体制,已从2002年的78%下降到51.5%,而在法国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还认为自由市场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产生,有人认为是欧美社会经济状况不好所致,如果经济状况转好自然“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没有什么市场了。这种观点显然是经济决定论的短视和表面化。很显然的事实是“占领华尔街”运动没有发生在全球金融危机刚刚爆发、大衰退开始出现的2008或者2009年,却发生在各国刺激经济政策实施三年后,几乎欧美各经济体都在缓步走出低谷的2011年。问题的关键是经济增长的利益,普通百姓几乎共享不到。当前的经济形态使得站在社会顶层的精英阶层获利更加容易、胜者通吃的马太效应更加显著,而与此同时不适应市场要求的普通百姓,不但改善生活机会很少,而且,连最基本就业权利都难以保证。经济增长不惠及底层阶层、不带来就业机会,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新特征。当普通百姓要面对9%左右的高失业率、普通青年要面对近20%失业率的严酷就业市场时,华尔街却能够派出创历史记录的过千亿美元年终奖,公众是难以接受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 批判说,“这不是资本主义、不是市场经济,这是一个扭曲的经济。”
有人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进步是导致“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产生原因之一,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进步导致了美国等西方社会贫富差距、社会不公平的加剧。应该说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是技术进步,从总体上看,都是对世界有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领衔的关于全球化影响和麻省理工学院大卫·奥托尔教授关于技术革命的影响都表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或革命都使得生产率得到提高,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请记住全球化是由西方社会所倡导的!也曾是被西方国家视为提高本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而技术进步则几乎是全球所有国家都努力追求促进社会“进步”法宝。全球化在一定程度导致“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全球资本主义化,而技术进步与“占领华尔街”运动相交织是因为美国的劳动力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当年全球化倡导者们没有看到全球化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相关行业的影响,在与中国、印度等国家的竞争中,西方社会最为能够吸收就业的制造业等行业衰落了。而由于在富足生活中长大的西方社会成员缺乏求知奋斗的精神与欲望、教育水平下降等原因,本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又不足以弥补外迁行业导致的就业不足,所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中收益有限。当前,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希望藉此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这都是不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是继续基于自由市场的全球资本主义化,还是制定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化规则,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占领华尔街”运动暂时结束了,但其所暴露的问题还深刻存在,需要西方和世界各个国家探索解决。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1年10月28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