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研究生就业原则:先就业,再发展 精选

已有 8886 次阅读 2025-2-3 17:4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研究生面对毕业,要坚持满足最基本毕业要求的前提下,以能顺利毕业为前提完成小论文发表和学位论文撰写。对于就业,要以个人区域/行业/工作类型的偏好为导向,以最容易完成就业为原则,而非选择岗位高低、职位优劣,顺利完成有效就业。简言之,以最基本要求为原则,实现顺利毕业和顺利就业,先就业再谋求发展。

1)论文发表,要以最基本要求为目标。在小论文发表方面,不宜要求过高,为了发好刊物或者好分区论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功归一篑,最后难以毕业。研究生要以能满足单位研究生毕业论文发表的最低要求为标准,及时将期刊论文发表出来,满足顺利拿学位的要求为目标。其实,对90%研究生而言,只要是满足CSCDC库、英文论文是SCI论文等最低要求就可以,论文发表出来最重要,而不是发表多好的刊物和多高的影响因子,其实论文发表后就是一篇学术论文,仅此而已。只有满足毕业条件的优秀学生,在评奖评优的时,看论文发表刊物好坏,SCI分区与IF高低,这只是10%的研究生需要考虑的问题,对大多数研究生而言,先能满足毕业要求,这是首要考虑的,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期刊论文没有发表出来,影响毕业,这对毕业生来说是残酷的。

2)学位论文,要以最基本要求为目标。毕业需要发表期刊论文,上面已经论述,以快速达标发表为目标。另外就是学位论文,也要以迅速达标写出来为目标。在工作量达标的前提下,快速写满、写成文字,硕士论文通常先写个七八十页就差不多。先写毛坯稿,不用写完美,后期再多次修改,不断打磨,逐步提高,千万别等到最后仓促行文,甚至最后写不出来,那样就麻烦大了。先写好毛坯稿,修改几次,随时可以送审,这时心里面才踏实,毕业才靠谱。在此基础上,再不断修改提升,猜能有更高的期许,切记推迟到最后,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影响毕业和找工作,也给导师的心理带来巨大压力。

3)考公务员,要以最容易考上为原则。现在研究生普遍希望能考上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进入体制内,这是大多数研究生的梦想。但由于定位过高,绝大多数研究生都铩羽而归,最终错失了应届毕业生身份,延迟了就业。研究生应该审时度势,在大致确定好区位的前提下,要以最容易考上为原则,以能就业为目标,先就业再谋求发展。考一个最容易考的公务员,能有个地方领工资,以后再考虑怎么更好发展。不要只盯着热门的岗位,热门的城市,那样太难了,一年一年的,最后理想落空,对身心具有毁灭性的打击。考最容易考上的公务员或事业编岗位,主要是能有个正式工作,有个单位。其实,权力大小,工资高低,福利好坏,这些都是次要的。能考上,被录取,有个正式的工作是第一位的。

4)能被录取,这才是最重要的。相比较毕业后长期没有工作,给家人和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而言,在考公考编过程中,部门好坏,职位高低,是否热门,这些似乎一点都不重要,除非是考公对自己而言非常容易,这时才有选择余地,而对于大多数研究生而言,能考上就烧高香了。当公务员,工资待遇由当地经济水平和相关具体规定要求而决定,部门之间差别,远不如有工作与没有工作之间的差别大。其实,绝大多数公务员,都是安分守己,规规矩矩,谨小慎微的干一辈子,对于热爱科研,喜欢创造的我而言,是个极其枯燥、缺乏趣味的差事。考上公务员,能当大官,成为大富大贵的人,这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只是职能部门的一份子,一辈子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很不容易。对于择业困难的研究生们,考上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有个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岗,有个身份是第一位的,这样就有社会归宿感,以后有个退休,对家人和自己有个交待。

5)进入体制,绝非进入天堂。现在,绝大多数研究生痴迷体制内,全国各地打游击考公考编,如醉如痴。除了极少数人是为国为民,绝大多数还是看中了体制内的稳定和福利待遇。其实,当公务员收入一般,与教师、普通白领相仿,与将IT、金融做的较好的人群比,收入差距还很大。进入体制,大多数是按部就班的干活,上升空间有限,绝非一步踏进了天堂,其实,大多数体制内的人每天焦头烂额做琐碎事情,但对大多数而言,只是有个地方领薪水,老的时候有个地方退休,真正干出一番社会世俗上所谓的“事业”,仕途有大的发展的人,这个比例极低,这还要看国家形势、个人奋斗、人生际遇等多重因素。

6)先有个工作,再奋斗提高。先就业,再发展,这与先生存,再发展一样。就像一个饿汉,先吃饱肚子再说,而不是挑三拣四,最后饿死了,而是先抓起能吃的先填饱肚子再说。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毕业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以顺利毕业,安全稳妥拿学位,及时就业为目标。先上车再说,别挑三拣四,最后,挤不进去,错过了车,落单了,麻烦就来了。不管是软卧,还是硬卧,也不管是一等座,还是二等座,先上车最重要。等上车后,无座的再考虑找个座,硬座的考虑换个软座,硬卧的考虑升级个软卧。在能力允许的前提下,再进行细分选择,切莫眼高手低,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社会就业形势,错过了班车,毕业后没有进入职场,空耗青春。

7)实现就业目标,内部差异并不大。对于没有工作而言,不同行业/职位的福利待遇差异并不大。而真正大的是,年轻的时候,一门心思,心醉神迷的想成为公务员,而最后没有进入体制成为公务员,这种失败和挫折带来的打击,将成为一生的阴影,这种差异远比不同行业和岗位之间待遇差异悬殊。

如果一个研究生想成为教师,其实,不管是在大学,还是在中学,这都不重要。在著名大学,还是普通大学;在著名高中,还是普通高中,这也不重要。关键是能找个学校,有个教师身份,自己有份工作,这是最重要的。切莫要求过高,最后没有找到工作而多年待业在家。至于收入,著名大学比普通大学高,著名高中比普通高中高,但也不是全部,也要看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看个人的职位高低。其实,收入高低是另一回事儿了,很多时候没有那么重要了,关键是有个教师的身份,实现个人就业目标,这个极其重要。

工资都是国家规定的,与当地经济条件有关系,只要是能顺利进去岗位,随行入市就可以了。以后有退休,平时有地方领工资就很好。大多数在事业单位或者政府部门,做一番事业,能当大官的是极少数,多数还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有个部门,有个职位,以后找个对象,买套房子,结婚生子,将自己日子过得安稳殷实,用心过好自己的日子,这才是最真实,最现实,最重要的。

8)一个真实的考公故事。我一个同学,他初中和高中都和我一起读的。他师范大学毕业后,可以去我们县高中,也是我们的母校任教。但他觉得中学老师没出息,福利待遇不好,上升空间有限,不如公务员好。他在家连续考了几年热门岗位,但都没有考上,最后随着年龄增大,他也就认命了。在社会上,他干了几年销售,不理想,就在家里待业了,一待就是十多年。春节期间,我们一起聊天,我们都感慨,当年他应该考一个最容易考上的公务员,不管部门、也不管职位高低,能考上就行。考上后按部就班上班,至少现在每个月有几千块钱工资,以后有个地方退休,比现在强。关键是,他年轻时考公梦想没有实现,这种空缺感带来的遗憾,贯穿他的后半生,长期生活在阴影里,如影相随,难以走出。

研究生找工作,只要是能考上事业编/公务员,就能得分90分以上了,其实部门/职位选择,只是10分以内的差别了。如果特痴迷公务员的研究生,能考个政府部门岗位就很好,有个部门就行,内部相互差别没有那么大。就像考研究生一样,能考上个研究生最重要,其实,什么大学,什么专业,都没有那么重要。但是,考不上,滞留在家里,浪费时间再去二战、三战,这个影响大。只要考上,读完了毕业就会发现。在哪里读的,读什么专业,没有那么大的差异,大多数毕业后找工作比较难,很少能靠一个硕士学位吃一辈子的,都是靠自己以后继续努力和奋斗才有前途。

今年要毕业的年轻学子,一定要认清形势,别犹豫,要以顺利就业为导向,能有个自己想要的工作就可以了,不宜过多设限,最终导致随着毕业而失业,进入长期的择业痛苦期。要先上车,再买票;先生存,再发展;先填饱肚子,再求吃得好。以最低要求为原则,积极主动完成有效就业。以后的幸福,还要靠自己的努力打拼,靠自己的汗水浇注而实现,绝无一蹴而就的成功与幸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8729-1471479.html

上一篇:2024年发表学术论文盘点
下一篇:读研的明线和暗线
收藏 IP: 211.145.54.*| 热度|

20 刘进平 农绍庄 宁利中 汪运山 王涛 王从彦 崔宗杰 郑永军 崔锦华 梁洪泽 王安良 冯兆东 张忆文 周忠浩 窦华书 李学宽 陈小开 白龙亮 guest33983608 guest1609915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