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寻芳草——周浙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浙昆

博文

来到欧布堆 精选

已有 5724 次阅读 2023-8-8 16:56 |个人分类:科学考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1 欧布堆村.JPG图1 现在南木林欧布堆村

欧布堆是西藏南木林县的一个小山村,在50几年前这个村子叫做乌龙村。在地质学上,欧布堆村位于拉萨地块的南面。2003年一篇Nature的论文,让这个偏僻的小庄变得举世闻名,访问这个小山村,成为许多国内外地质学家心中的执念。2018年的5月,我终于来到向往已久小山村(图欧布堆村)。

这次到南木林考察,既是青藏高原二次科考古生物科考队,对青藏高原重要植物群的一次考察,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英国环境协会联合资助项目对青藏高原的一次联合考察。这次考察队中方有苏涛、王厚起、唐赫和我,英方有Bob SpicerPaul Valdes等人(图中英联合考察队)。

图2考察队合影.JPG

图2 中英联合考察队

欧布堆村距离日喀则有60公里,随着村村通项目的实施,道路状况改善,一个多小时即可从日喀则到达欧布堆村。以往在青藏高原高原考察,由于道路状况不好,通公路的地方不多,住帐篷是常态。现在西藏的公路状况很大的改善,在考察中住帐篷的机会大大减少,有此带来的后勤上的困难也随之大大减少。

考察期间我们每天一早从日喀则出发,行车到一个小时左右,在一个路边集镇稍作停留,大家在一个叫做“咱们老百姓超市”(图3),选购自己的午餐。这个不起眼的超市水果、蔬菜、方便面、自热米饭、各种饮品和零食应有尽有。各人自己所需,出野外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心安理得去吃那些平时有所节制的方便面和自热米饭等快餐食品。

图3 咱们老百姓超市.JPG

图3 午餐供给处——咱们老百姓超市

欧布堆村坐落在一个山间盆地中,藏式房子星罗棋布的散落在一片平地上,村庄对面的小山包,就是芒乡组的地层(图芒乡组地层)。著名的南木林植物群就是产自芒乡组的地层中。植物群植物群的命名虽说没有统一的规范,但通常以距离这个化石点最近的行政村,作为化石点的名称,这种命名方式和机场的命名方式有点相似。按照这种命名方式,南木林植物群应该叫做欧布堆植物群。李老师和郭老师发表这个植物群的时候,将其称为南木林植物群,在以后一些重要的文献中,也称其为南木林植物群。

考察对来自地质学不同的分支学科,Bob和王厚起是地质学家,PaulAlexi的专业是模型模拟,AJ是做生物标志物的,唐赫的专业是孢粉学,我和苏涛是古植物学。支持考察的目的,就是希望多个学科结合,对芒乡组剖面再次研究,深化对南木林植物群的认识。PaulAlexi虽说是做模型模拟,在野外没有他们要采集的数据,但是亲临到模拟对象的实地,对于开拓他们的视野,提升对科学问题的认识也是大有裨益的。

图4 芒乡组地层.JPG

图4 芒乡组地层剖面,南木林植物群产于其中

来到剖面上各自分头行动又互相配合,采集生物标志物和孢粉样品,需要沿着地层剖面逐层精细采集,在采集过程中还要详细记录岩性特征,测量剖面。采集植物化石,需要找到化石的层位,沿着那个层位,去寻找植物化石。

从欧布堆村与芒乡组的地层遥遥相望,从村庄出发小一个小坡,跨过一条小何,往上再攀爬200-300米就是芒乡组的地层了。

1500万前的欧布堆村还是一个森林茂密的地方,现在这里5月的山坡上一片荒芜。三两朵西藏报春贴着地面急切地绽放出红色的花朵(图5),仿佛意示着高原春天的到来。垫状点地梅匍匐在地上,白色的小花挤挤挨挨,形成一个个白色的花球(图6)。严酷如斯环境,也阻挡不住生命的顽强。我匐身下去,观察辨识这些倔强的植物(图7),感叹着大自然的奇妙。如果没有喜马拉雅山山脉的横空出世,挡住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团,此时此地仍就是茂密的森林和花的世界。

图5西藏报春.jpg

图5 西藏报春

图6 垫状点地梅.JPG

图6 垫状点地梅

图7.JPG

图7 俯身看植物

化石剖面在大约100米高小山坡上,我走走停停, 40个多分钟,才能爬到那里。采集化石和采集孢粉样品和生物标志物样品不一样,后者需要沿着剖面逐层采集,而采集化石需要找到“化石窝子”即化石相对集中的地方,然后耐心采集,除了耐心以外,运气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欧布堆村工作期间,村里每天派2位老兄来帮助我们工作,当然我们需要付一定的费用。帮忙的老乡由村干部派出,每户派一人,每天轮换,保证大家都有机会来打工。

Bob2000年来过欧布堆村工作过,当时他们的就在村子边上搭过帐篷,也请了一些老乡帮助他们采集化石。Bob的手机上保留这一个2000年考察时拍的录像。Bob把录像播放给村干部看,很快村干部就认出了一位叫:“才让”的老乡,过了一会儿一个50多岁的藏族老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Bob很快也认出了才让,他们俩比划着,各自用藏语和英语交流着的,不需要翻译他们都明白了彼此,当然拥抱和合影自然也少不了(图8)。

图8.JPG

图8 Bob和他的藏族朋友才让

图9.JPG

图9 采自南木林芒乡组下部的植物化石

我们随即向村干部提了一个要求,我们希望才让每天都能来给我们帮忙,村干部很高兴地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在才让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2000年的那个化石窝子,开始采集化石。要采集化石,要拨开盖在化石层位的岩石。对于我们来说,在海拔4600米的地方做这个工作,还是很费劲的,才让和另一位藏族老乡,干起来却非常轻松,一会儿就拨开了剖面,一会儿我们就采集了不少化石(图9)。这些化石保存都还不错,初步看了一下这些化石都是桦木、鹅耳枥、桤木、杨树等一些落叶类型,可以肯定在1500万年前,这里还存在着茂密的落叶阔叶的森林,这意示着喜马拉雅隆升的高程还不够高,相当一部分来自印度洋的水湿气团还能到达拉萨地块,西藏高原的内陆干旱还未形成。

图10.JPG

图10 午餐时间

很快就到了午餐时间,我们选择在化石点上就地午餐(图10)。虽然这里无遮无拦,顶着烈日和一阵阵的大风,我更怕上山的40多分钟的路程。我拿出自热米饭,15分钟后,一盒香喷喷(至少在第一天是如此)就做好了。在海拔4600米的地区工作还能吃到热乎乎的午餐,真高感谢食品工业的进步。老乡们也和我们一道在山上午餐,他们用热水瓶装了一瓶,打好的酥油茶,拿出炒好的青稞面,就着酥油茶搓揉青稞面,藏式午餐也做好了。才让请我们和酥油茶,我自己虽然不是习惯酥油茶,但喝一碗是没有问题的。对于酥油茶的味道,Bob有一个独到的见解。他说你不要想着是茶,而把它当做鸡汤,感觉就好多了。的确,酥油茶是咸的,弥漫着浓郁的奶油味道,吃惯奶酪的外国朋友,应该更习惯喝酥油茶。

图11 高山栎化石.jpeg

图11 芒乡组上部层位的高山栎化石

我们在芒乡组的下部层位,找到了好几个“化石窝子”,采集了不少保存很好的化石。随着采集的深入,新的化石类型几乎不再出现。我们初步判断,下部层位的采集的化石基本代表了植物群的面貌。我们向上部的层位寻找,离开下部层位的“化石窝子”,我们的运气变得差了起来,一个上午一无所获。下午我们继续敲打着地层中的岩石,终于在一条小沟边有重新发现了化石,而这块化石是我们的“老朋友”高山栎的化石。有一必有二,我们就在周边不定的敲打和寻找,不断有化石被发现(图11),这些化石都是高山栎的化石,而下部层位所产的落叶成分在这里就没有出现,而在下部的层位中也没有高山栎化石被发现,很显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植物化石组合。从层位上看两个层位相隔不到20米左右,由于进行沉积速率的分析,不知道这20米的沉积厚度代表了地质学上的多少年?但是从植物组合变化的,我还是清晰地接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信号:植物组合在这里从落叶阔叶林转变为硬叶阔叶林。硬叶阔叶林较之落叶阔叶林更能适应干旱的环境,在1500万年前这里的地球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就是我们需要开展研究的地方。能够直接接受来自大自然的灵感,是我喜欢野外工作的重要原因,在每一次对敲打中,你都能接受到大自然的信息,从每一块亲手采集出来的化石,你都能从中获取灵感。

一天早晨,我们的刚到剖面,村庄里多出了一群孩子。一问才知道,今天是周末,平时住在学校上课的孩子回到了家。孩子们给小山村带来欢乐,他们对我们的每一野外工作的工具都很感兴趣,当然最感兴趣的无人机。在孩子们的要求下,我们多飞了几趟无人机,向他们的展示了无人机拍摄的照片,解释了无人机对工作的作用。当我们要给孩子们拍照的时候,他们大大方方地摆出了各种的姿势(图12)。

由于野外工作的圆满,在返回拉萨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江孜、羊卓雍措这条线路。在江孜县,我们参观了“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图13)。王厚奇博士还向外国同行介绍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和中国人民顽强地抗争。我、苏涛和唐赫两位学生在羊卓雍措的湖畔合了影(图14),我也在西藏的四大神山之一的“乃钦康桑峰”前,一游(图15)。

10多天的野外工作,稍纵即逝,收获满满,大家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藏。

图12.JPG

图12 欧布堆快乐的孩子们

图13 .JPG

图13 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

图14.JPG

图14 留影羊卓雍措

图15.JPG

图15 老周到此一游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727-1398289.html

上一篇:一封十几年前的群发邮件
下一篇:壳(ké)斗科还是壳(qiào)斗科?
收藏 IP: 116.52.97.*| 热度|

11 崔锦华 周忠浩 杨正瓴 张晓良 王从彦 刁承泰 谌群芳 郑永军 宁利中 李璐 be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