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n568 分享领导力、管理、科技教育、生活相关的文章。

博文

真正创业了才知道什么叫“以客户为中心”

已有 1143 次阅读 2025-9-2 19:3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以客户为中心”这句话无人不知。可是什么叫“以客户为中心”,没创过业恐怕理解不深。

我把写书当成一次创业,当我写完初稿时,自我感觉良好但是跟出版社对接才发现事情没那么顺利。根据出版社的反馈以及自己的反思才明白,虽然我早就知道“以客户为中心”,但实际行动却是“以我为中心”。

因此,我对书稿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淡化个人色彩,多为读者着想。

果断删除一万六千多字个人早期经历,不是这些故事不精彩,而是客户不会买我的账,以我目前的身份写这些还不合时宜。正如某出版社一位编辑跟我反馈的:“这些适合大企业家来写。”

删除早期经历后,将第一部分“成长轨迹”改为“职业选择”,职业选择是职场人士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在《技术研发》和《领导之道》两部分共增加了六千多字,使这两部分更加丰富,总和达到全书的72%。因此,书名也改成《自我进化:从工程师到领导者的跃迁》。

研发和管理都是做事,领导是做人。作者感恩成长路上的关键人物:父亲、启蒙老师、求学同伴、行业引路人等,体现作者的人文精神,所以最后仍保留8%左右关于亲人师友的内容。

修改后市场定位更加明确了,就是为科技行业,尤其制造业的研发工程师、技术管理者、企业主及创业者而写。

很多章节的标题及对应的正文也做了修改,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读了这章你能收获什么。修改过后书名、简介及目录如下:(仍不是最终方案,欢迎提出意见!)

书名:《自我进化:从工程师到领导者的跃迁》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为技术从业者量身定做的“进化”和“跃迁”指南。

作者不是聚光灯下的明星CEO,而是一位在制造业一线深耕15年的实践者与思考者。他凭借丰富的技术研发与管理经验、跨学科的广泛阅读以及十余年的写作沉淀,为制造业同行渴望成为“T型人才”的读者撰写的“接地气”之作。

本书以丰富的案例为素材,以物理学、经济学及心理学为“第一性原理”,帮助读者看透复杂现象背后的本质。剖析中国制造业从业者最常遭遇的困境:职业选择的迷茫、技术研发的困局以及管理难题,为从工程师到领导者的认知跃迁,提供一套普适性、可实践的思维模型与行动框架。

目录(正文约23.4万字)

01职业选择(10%)                                                

一场春梦:短暂停留的公司

世事如棋:收获的偶然和必然

主动求变:在磨砺中前行的试用期

命运迷途:机遇留给有准备并敢于争取的人

职业熵增:舒适区,终将成为停滞区

02技术研发(28%)                                                

技术成熟之后,研发解决什么问题?

技术之树:从犁到喷气发动机的进化

警惕实验陷阱:科学实验也有欺骗性

测试是研发的基础,借工程师一双慧眼吧!

当理论失效时,是理论错还是错用理论?

系统集成:绝非没技术壁垒的零件组装

精密元器件为什么容易被卡脖子?

卢瑟福领导卡文迪什实验室兴衰的启示

技术创新是一把手工程

从经验到实验:产品研发的认知升级

产品创新设计:它的知识、思维和方法

化繁为简:用中学物理、定性与半定量方法解决工程问题

储能的使命、困境和出路

氢,“双碳”之路的又一伴侣

技术发明如何改善生活?——以人工照明为例

企业家对话录:我为何劝其放弃“乔布斯式”创新?

03 领导之道(44%)                                          

迈向领导岗位前,须做好四点心理准备

团队自驱:给你15条无为而治的领导力实践

从形式逻辑到管理学,“公理”的迁移与应用

从“你应该”到“我懂你”,用同理心化解隔阂

精准表达,高效沟通

稀缺,取舍与“不公平”的必然

自利还是自恋?——当领导对下属不满时

管理者如何跨越专业鸿沟,避免外行管内行?

组织、文化和领导力是内卷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抓小放大:管理的“另类”二八原则

领导者的幻觉:愚人节实验脱下皇帝的新装

早起训诫:微末之事如何决定个人和组织的成败

从湘军到现代企业,曾国藩的团队建设之道

晚清办钢铁厂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领导力的性格底色:以三位乡村小学校长为例

领导者的讲台:在企业课堂寓教于乐

重复:一座连接知与行的桥梁

嫉妒、羡慕与零和博弈

小报告,大危害

小助推,大作用

批评的代价与表扬的魅力:员工需要心理能量

从质疑德鲁克到带领团队实践

从韦尔奇到伊梅尔特,商业成败的认知陷阱

家和万事兴,团队合作的障碍

组织内耗的根源与应对策略

权力缺失,如何撬动团队?——三维领导力助你破局

领导转发“鸡汤”需谨慎

低风险高回报:在不确定性时代做“反脆弱”决策

空降高管与老板互相成就的11条法则

04阅读进化(10%)       

从阅读荒芜到自建图书室

自媒体时代,学习的快与慢

书架上的认知进化:一个工程师的跨学科对话

05 亲人师友(8%)

父亲的柴担,我的路

欧克考:我的启蒙老师

同桌的你:中考逆袭的命运推手

张海平博士:我专业学习的引路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85553-1500161.html

上一篇:电动车回来了,飞艇还会回来吗?也谈学习技术史的意义
下一篇:为什么大厂做不好精密元器件?
收藏 IP: 39.172.186.*| 热度|

3 王涛 王启云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5 0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