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gleu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ongleur

博文

谁最需要科普

已有 2691 次阅读 2012-5-10 15:39 |个人分类: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 科普

这是两个月前写的一点感想,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没有写完,此次翻出来,补充了一些内容,算是草草完成了。

 

 

谁最需要科普

两会还在轰轰烈烈地开着,有些代表们在会上打瞌睡睡觉,也有些代表忙得不亦乐乎,调查、交流和提议。

这不,中国科学报(原科学时报,不知为什么改名,用要挂个中国二字,难道这样就名正言顺了,这样报纸就办的更好了!)312A1版刊文说:“参加今年两会的一百余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名致信本报,呼吁全社会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升科普工作地位”,其实这里引得只是半句,后面还有半句是“期待本报在科普宣传中发挥特殊作用、作出更大贡献。”后半句不知道是不是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真的这样说的,还是该“本纸”自己加上的,深表怀疑。当然这与本文的主旨关系不大,一笔带过。

看了一下文后参与联名呼吁的成员,“既有来自科研机构、大学的院士、校长、科学家,也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还有来自农村的致富带头人,更有国家部委和省市主要负责人。”感到十分好笑,整整一个杂牌军,不知这里面的人有多少真正懂什么是科学!如果不懂,何谈呼吁加大科普宣传。

“科普”绝对是中国人的创造,言外之意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当然要谈科普,势必要搞清科学是什么?

 

代表和委员们在呼吁信中说,科普工作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有何根据,科普工作是否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

 

信中提到,“根据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仅为3.27%,只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不高,有80%的科研人员很少参加科普工作,我国人均科普经费更是远不及发达国家,科普宣传在媒体上难以放到显要位置。”我没有去查科协进行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时用的指标是那些,什么是基本的科学素质。我根据自己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竟达3.27%,这怎么可能。不用说是全国人民,就是那些所谓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中,能有3.27%的人具有基本科学素质就不错了。

 

根据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中,对基本科学素质进行了说明,“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种说法无疑是比较准确的,但无疑又是模糊不清的。

 

代表和委员们提出造成我国科普工作落后的种种问题,并提出“希望全社会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科普这个“国家的长期任务”、“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把科普工作和政府政绩挂起钩来,应当成一个硬指标,要像重视科技创新那样重视科学普及。”这我毫无疑问是功利主义思维方式、运动式推行的最好例证。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科学?

到底什么是科学,这本是一个简单到或者说复杂到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你有兴趣到期刊数据库或者国家图书馆网站上检索一下,一定会出来很多书和文章讨论这个问题。然而,无论是西方学者还是国内学人,他们对科学的认识都有自己根深蒂固的偏见。

毫无疑问,科学或者严格一点说现代科学诞生于西方,是西方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西方人对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对于科学的认识可以说身在此山中。而对于国人来说,科学是彻头彻尾的舶来品,从开始接受科学到后来大张旗鼓提倡科学,往往都带有功利的一面,例如科学救国、科技兴国等等提法都是对科学的误解。

从我个人的认识来说,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世界观,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科学如果脱离文化的范畴是很难移植的,这也就是为何“科学”进入中国已经一百多年,但依然在中国看不到“科学”的原因了。

其次要弄清楚,科普要做些什么?

科普当时是让本来不了解科学的人认识科学、了解科学。但怎么让不了解、不认识的人认识和了解的,就是通过种种手段告诉他们很多很多的所谓科学知识吗?知识的传播当然很重要,但并非科普的首要任务。

我个人认为科普最重要的是让不了解、不认识科学的人,能够寻找到生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知道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知道理性的分析、判断。

最后要弄清楚,科普的对象是谁,其中的轻重缓急顺序如何。

关于科学的对象,有人专门撰文讨论过,有文章说“多数国家把青少年作为最主要的科普对象”(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f2657c010006ve.html),言外之意我们国家也要把青少年作为最主要的科普对象。也有人说进行了细分,“给普通人科普,他们所收获的主要是知识,为此所用科普语言的精准和概念、原理的准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给有一定的科学基础且善于思考的人做科普,又分两种情况。”并进行了详细探讨。(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296004

当然,他们的说法都没有错。但是问题是,他们没有注意到一个前提或者是现状,在我们国家真正懂科学的人太少,他们所谈的科普根本无从谈起。那些所谓呼吁大力推动科普、制定科普政策或者绝大部分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并不了解科学,因此所谓的科普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实,目前最关键的是要让那些掌握资源的人(即上面所说呼吁大力推动科普、制定科普政策或者绝大部分从事科普工作的人)真正认识科学,科普的对象首要是他们。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0799-569324.html

上一篇:从科学网的一条报道看我们对科学的认识
下一篇:论文奖励和奥运金牌
收藏 IP: 159.226.74.*| 热度|

4 许培扬 刘立 徐迎晓 邹谋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