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国门”保卫战:功臣是吞噬细胞 精选

已有 5029 次阅读 2010-6-23 22:40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人体免疫, 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前文谈到淋巴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关免疫系统的有趣事儿还有很多,忍不住再同大家一起去了解另外一类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当我们因发热、咳嗽等症状去医院就医时,医生会开出一张血液化验单,化验的项目一定包括白细胞数,如果结果是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那说明你有炎症,医生可能会给你开出抗生素类的消炎药。

其实,此时此刻,入侵身体的病菌正在遭到你体内免疫系统中的忠实士兵——作为白细胞家族成员的吞噬细胞的拼死抗敌,它们往往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保卫你的健康。如果敌人不是太强大,而你的免疫系统又一切正常的话,用不了多久,即使不用抗生素也应当可以痊愈的。
 
吞噬作用是生物体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防卫机制之一。因为对于其要消灭的对象无特异性,在免疫学中称之为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它们发动的往往是国门保卫战,在病菌突破身体皮肤、黏膜等第一道屏障时,首先遇到的是这些长眼晴土兵的拼死抵抗。

检查血液时会发现,白细胞计数中有单核细胞这一项,但数量不是很多,因为它们只是血液中的“匆匆过客”,最终会脱离血液循环系统,来到组织中,在这里它们发育成巨噬细胞,这才是真正有战斗力的免疫土兵呢。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巨噬细胞个子很大,成熟后直径可达20多微米,是白细胞中的“巨人”。巨噬细胞外形不规则,表面有细绒毛和皱褶,可伸出伪足。它们中有一些专门负责游走于各组织中,不停地移动,找到敌人随时发起进攻;另一些则固定在各种组织上“守株待兔”,一旦发现过路的细菌功其它异物,则统统捉住,消灭掉。

巨噬细胞除了能够吞噬细菌等异物外,还能吞噬其它组织脱落下来的衰老细胞和其它碎屑,因此有人把它美喻为身体的清洁工。

有趣的是,巨噬细胞还有自己自己的嗜好,听起来怪可怕的,不过别替它担心,它只是吃掉自己身上一些衰老的部分,从而行自我更新作用,这也是它的寿命比多形核白细胞长得多的原因。

 
在我们的身体中广泛分布着淋巴结,淋巴结内部像海绵一样,附有大量的巨噬细胞,使其成为我们身体抵御外敌的一道重要屏障。细菌等外敌敢于进入淋巴液,多数逃脱不了被截杀的命运。呼吸道和消化道等与外部接触很多,所以在这些地方淋巴结也特别多。

除了巨噬细胞,在显微镜下看血液涂片,还会发现,有一种白细胞样子怪怪的,不像其他细胞核那样,是有规矩的球体样核,而是细胞核呈分叶状,而且叶的形状和数量在不同细胞间也不一样,表现五花八门,所以人们才给它起了个古怪的名字_“多形核细胞。在临床检查中有一项叫做中性粒细胞计数,主要指的多形核白细胞,属于身形较小的吞噬细胞。在白细胞中占有很大比例。

别看小型吞噬细胞长得怪怪的,它在御敌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白细胞的一种,理应随着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可妙就妙在它有着柔软的身躯,并靠着它在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间蠕动。我们可以这样想像,如果是一颗包心包得很紧的大白菜,要想通过窄窄的铁栅栏缝递到院子外面去是很困难的事情,但如果让其叶子散开,芯变小,就很容易通过。多形核细胞正是有了分成几个小叶的核,使它的身体变形虫一样柔软,能够透过血管细胞间的间隙,来到组织中执行杀敌任务。
 
当我们从母体中娩出时,就已经具备了对外来入侵者做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我们可以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做出反应,形成抗敌的第一道屏障。但由于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土兵们的显著特点是对外来病菌一概消灭,不去辨认是“生人”还是“熟人”,因而在许多情况下,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还不能抵挡外敌的进攻,最终杀灭外敌,还需要特异性免疫的加入。

免疫既然是把双刃箭,“功臣”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变为“罪人”,比如,近年有研究报道,巨噬细胞可充当肿瘤细胞转移的罪魁祸首。看来,关于免疫和疾病,人类要认识的东西还很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8991-338120.html

上一篇:在中国“截富济贫”难否?
下一篇:一对冤家:抗原与抗体
收藏 IP: .*| 热度|

14 梁进 陈绥阳 杨远帆 梁建华 吕喆 金小伟 陈永金 孔晓飞 李学宽 郭桅 丛远新 王丙杰 ffy shihuashishu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