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乎一提传染病就会令人色变,其实也未必,毕竟人类世界已经很多年没有遭遇那种会死很多人的烈性传染病了,但如今这个时代,一提哪儿有传染病病例发生,哪怕是远隔千山万水,也能引发媒体的一阵骚动,绝对会成为一个持续或长或短的新闻热点。不过科普界会认为这是借此进行科普宣传的好时机。
不过我真的不喜欢那种生硬重复大同小异的所谓“科普”,如今网络这么发达,已有的知识早已上网,你想知道的那些常识性的东西,网上基本都可以查到,还用谁再多凑一篇吗?如今类似“洗文”式的凑热度应景儿“科普”好像有点多。当然,网上的已有信息需要认真识别真伪,这需要点硬功夫,另议。
这两个月,先是猴痘热了一段时间,好在没有传入国内,冷了;然后是武汉的一例霍乱,甲类传染病,听起来很厉害,但很快被控制,没有一例传播,我预测今年就这一例爆出来也说不准,没有传播也实在算不上疫情吧,去年国内5例,前年11例,散发的概率够低的。当然,武汉这个病例的爆出与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关系密切。
霍乱弧菌一直存在于自然界,今天还看到报道甲鱼身上检测出这细菌,可是谁会生吃甲鱼?稍微加加热,病菌就死翘翘了。如今的卫生条件,特别是城乡的给排水系统,已经成功阻断了如霍乱弧菌这样的病菌对人的感染渠道。一般很难造成大流行。
关于武汉这一例偶发的霍乱,我最想知道的是他是如何被感染的,为什么病菌会找上他而不是暴露在同样环境的其他人?可能牵涉到患者的隐私不好多透露,但注意到最初的报道中提到该患者有既往胃肠炎史,他的体内会不会有霍乱弧菌潜伏?他的免疫力是不是此时正好有利于病菌的进攻?还有哪些可能的外部因素诱发了霍乱的发生。该同学的病情并不重,虽然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病毒致病性并不强。这个病例孤本是不是值得好好研究,如果是我会深挖一下并公之于众,以戒世人。当然人人讲卫生预防病从口入,每时每刻都值得强调,何止预防霍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和病菌的关系需要个性化加以研究。人类的个体差异实在太复杂,医学面临很多搞不清的难题,很喜欢果壳旗下的一个公众号“果壳病人”,有时会看看,尽管文章都比较长一些,但读起来能吸引人,故事感强。公众号下不少文章内容涉及患者或者患者的医生、熟悉的人叙述的病人生病和治疗的经历。值得一读。
比如那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正在读博的医学专业的患者写的,原本大家熟悉的帕金森综合症,对于年轻的他就成了多个大医院都无法做出诊断的病症,以致遭受多年病痛的折磨找不到病因,为研究自己的病因,他高考专门选择医学专业,后多方求医,经过好几年时间,最后通过基因检测才确诊是少年帕金森综合症。
看了这篇,我的几点印象,医学的能力有限,大医院也会经常误诊;帕金森综合症不止属于老年人,年轻人也会得,但很少见,要不患者的就诊经历也不会如此曲折;帕金森综合症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与多基因有关,也有一部分是后天继发的;这种病严重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如走路行动困难等等,这位患者就是这样。
涉及医学知识的获得,真的希望医生和患者能讲出更多个性化的故事,记录一些真实的病例。我看过一些癌症以及其他一些严重疾病患者的自述作品,也曾在退休之前受一位患者临终之托帮她出版了一本与包括肿瘤在内多种疾病顽强抗争的经历,"久病成医”,她的自述其实是包含不少疾病相关知识的。这样的书其实是有价值的,当时有限的样书我也想送给相关的朋友,但一般不一定喜欢接受。这可能与国人忌讳谈疾病、谈死亡的文化有关吧,总觉得这些离我们很远……
我总觉得医学及其他与我们个人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命科学方面的科学传播,应该有别于其他基础科学等的知识传播,更需要突出个性化,多讲故事。当然,这需要多方努力,包括一线的科学家、医务工作者,患者,科普作家(会讲故事的人)的共同努力。
居家观察期间的一点胡言乱语,就此打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