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读心术法医技术
印度开发的一种法医技术可以筛选大脑记录,寻找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的线索。许多神经科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它正在一些国家流行起来。
2021年的一天,一名十几岁的印度女学生带着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找到了家人:在学校,一名20多岁的男子将她叫进空教室,并用刀威胁实施了强奸。后来,这名学生发现自己怀孕并决定堕胎后,向警方提交了陈述。
被控作案的男子苏贾拉姆(Surjaram)否认了一切,并请求保释。为证明自己清白,他要求接受三项法医科学检测,其中一项名为 脑电振荡特征分析(BEOS) 。
检测时,他可能需要安静地坐在空房间里,聆听一系列第一人称短句——例如“我把女孩叫进房间”“我关上门”“我掏出刀”——同时头戴耳机记录脑电活动。电脑会监测他对每个短语的大脑反应,寻找参与犯罪的蛛丝马迹。对苏贾拉姆而言,结果如他所愿:脑信号显示他对这些事件毫无记忆,因此是无辜的。
法官主要基于BEOS和另外两项检测——测谎和涉及注射“真话血清”的麻醉分析——将苏贾拉姆从警方 custody 中释放。案件随后移交另一法院,但判决结果未公开。
自2000年代初以来,印度至少有700起涉及谋杀、强奸和恐怖主义等严重犯罪的警方调查中,嫌疑人接受了BEOS检测。该技术的支持者声称其几乎无懈可击。“它非常有用,”国家法医学大学(NFSU)院长阿莎·斯里瓦斯塔瓦(Asha Srivastava)说,她本人已对数千名嫌疑人进行过BEOS检测。她认为,与印度警方臭名昭著的酷刑相比,这是一种客观且更人道的信息获取方式。“我们的使命是让警方更友好。”
但多位科学和法律专家指出,BEOS缺乏充分证据支持。他们表示,该方法尚未经过科学界的严格审查,而开发该技术的班加罗尔公司Axxonet仅发表了几项关于其有效性的研究,且专家认为这些研究存在缺陷。“我绝对不赞成在实际案件中使用这种技术,”坎普尔印度理工学院(IIT Kanpur)的认知科学家纳拉亚南·斯里尼瓦桑(Narayanan Srinivasan)说。
尽管如此,BEOS的使用并未停止。尽管自2010年起,印度法院已不认可BEOS证据,但《科学》杂志发现,近期多项法院判决显示,BEOS检测似乎影响了法官对强奸嫌疑人等是否准予保释的决定。警方和调查机构继续使用这种成本超过10万美元的系统来寻找线索、佐证调查结果和筛选嫌疑人——有时甚至在案发数年后仍在使用。尽管Axxonet称其并不主动推销技术,但《科学》获悉,过去几年里,与NFSU相关的法医科学家一直在向海外推广该技术,向南美、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的官员宣讲其优点。一些海外团体已购买了与BEOS相关的设备,或正在谈判购买事宜。
“BEOS在复杂调查中已被验证为有用工具,”Axxonet董事、该技术发明者之子切坦·慕昆丹(Chetan Mukundan)说。他补充说,BEOS报告并非主要证据,但总会与其他调查工具相互印证。印度内政部未回应多次置评请求。
“风险非常高,”范德比尔特大学法律与生物科学教授欧文·琼斯(Owen Jones)说。“从大脑活动中可靠地发现嫌疑人或证人是否亲身知晓某一事件,可能会以积极的方式改变全球司法。但承认看似科学却不可靠的证据,只会适得其反。”
BEOS的起源
BEOS的起源可追溯至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神经科学家劳伦斯·法尔韦尔(Lawrence Farwell)开发了一项名为“脑指纹”的技术,声称其在区分罪犯与无辜者方面成功率达100%。该技术基于一种名为P300的脑电活动模式,表现为脑电图(EEG)记录中,在意外或有意义的刺激出现约300毫秒后出现的尖峰——例如一串“哔”声后出现的“啵”声。
法尔韦尔的想法是,通过向嫌疑人展示与犯罪相关的图像和文字,利用这一信号打击恐怖主义或犯罪。他说,如果嫌疑人在阅读或看到只有作案者才知晓的犯罪细节时出现P300峰值(尤其是随后信号出现下降),则表明他们可能涉案。
《科学》咨询的多位专家表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该技术有效,但法尔韦尔援引了《心理生理学》《法医学杂志》和《认知神经动力学》等期刊上的论文。“客观事实是,科学界认为我的研究值得在顶级科学期刊发表,”他告诉《科学》。
我不赞成在实际案件中使用这种技术。
——纳拉亚南·斯里尼瓦桑,坎普尔印度理工学院
美国政府问责局2001年的一份审查结论称,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等政府机构“不打算使用脑指纹技术”,主要因其“用途有限”。但法尔韦尔表示,这些机构并未尝试评估其技术的有效性,且脑指纹技术后来已出售给巴基斯坦政府,他在那里为“现实应用提供了广泛培训和指导”。
在印度,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钱帕迪·拉曼·慕昆丹(Champadi Raman Mukundan)对这一概念产生了兴趣,并与甘地纳加尔的法医科学局(DFS)——一家邦政府实验室——签署协议开发该技术。慕昆丹没有专注于P300信号,而是试图整合多种其他脑信号,以揭示某人不仅知晓犯罪,还拥有他所称的犯罪“经验性知识”——即积极参与其中。
慕昆丹成立了Axxonet公司,约2005年,团队开发出BEOS原型。NFSU行为法医学研究员、曾与慕昆丹合作的普里扬卡·卡克(Priyanka Kacker)说,该技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与经历相关的情感和身体感觉会在大脑中留下印记,回忆经历需要重新激活这些印记以及负责编码的大脑区域。慕昆丹声称,BEOS系统可以通过追踪这些区域的变化,评估一个人是否亲身经历过某一事件。
实际操作中,第一步是法医科学家采访警方和嫌疑人,获取双方对事件的描述。然后将其分解为两个由短句或“探测词”组成的脚本,播放给佩戴EEG耳机的嫌疑人,以测量脑电活动。对于每个短语,软件会监测活动,寻找嫌疑人对该事件有经验性知识的迹象。
随后,法医科学家评估系统结果,寻找描述犯罪关键环节的短语中连续出现的经验性知识迹象。“如果你在‘我拿了刀’这样的探测词中发现经验性知识,显然不能就此认定此人杀了人,”纳赛尔蒙吉管理研究学院的法医科学家迪普蒂·普拉尼克(Deepti Puranik)说,她在过去20年里进行了200至300次BEOS检测。然而,对“我把刀架在他脖子上”这样的第二个短语的反应,会增加此人参与作案的可能性。“你必须观察序列。”
Axxonet网站称,BEOS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EEG研究“改编和开发”的,其中大多数研究探讨的是精神分裂症、酗酒和强迫症等患者的脑功能。据称,近期研究支持BEOS的有效性。但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研究设计糟糕,且许多发表在不知名期刊上。“这些期刊我一个都没听说过,”班加罗尔印度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斯里达尔·德瓦拉扬(Sridhar Devarajan)说,“委婉地说,其假设和方法轻率且草率。”
Axxonet最常引用的研究是DFS在2006年至2008年间进行的,当时BEOS已在数百起实际案件中应用,但该研究尚未在同行评审期刊发表。研究涉及110名参与者,约一半人被要求模拟犯罪——闯入房间从存钱罐偷钱,另一半人被告知犯罪事实但未实际参与。研究人员随后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了BEOS检测。
结果显示,该技术正确识别作案者的概率约为90%,误判未作案者的概率约为5%。研究结论称,“BEOS分析可作为法医用途的有效科学检测手段。”
怀疑论者表示,这样的证据不足以支持一项可能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在现实中的使用。德瓦拉扬说,首先,样本量太小,他补充说,此类研究应包含“数万人”参与者。其他人指出,结果尚未在其他地方得到验证。“对于这类技术,在对(嫌疑人)下结论之前,我会反复确认,”斯里尼瓦桑说。
切坦·慕昆丹表示,该领域已开展了进一步研究,包括某非印度执法机构进行的“稳健独立现场试验”,结果出色。“遗憾的是,该报告是机密的。”
数据速览
- 700+ :2000年代初以来使用脑电振荡特征分析(BEOS)的警方调查数量
- 150,000 :印度政府计划到2028年雇佣的法医专家人数
- 118,000美元 :BEOS系统近期售价
(数据来源:Jinee Lokaneeta,《真相机器:印度的警务、暴力与科学审讯》;国家法医学大学;恰蒂斯加尔邦法医科学实验室,Amit Shah)
其他人表示,由于对BEOS背后的算法、方法和数据分析知之甚少,根本无法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对其进行审查。“他们不愿向我透露这些信息,完全是专有内容,”旧金山加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艾米丽·墨菲(Emily Murphy)说。她曾在2009年与老慕昆丹会面,研究BEOS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
火焰大学(Flame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梅加娜·斯里瓦萨夫(Meghana Srivatsav)2011年在DFS实习,之后在Axxonet工作了一年。她回忆说,BEOS当时仍在研发中,甚至在用于高风险的真实案件时,也在不断调整和测试。“这不应该是正常的工作方式,”她说,“当实验室里还存在不确定性,我们仍在反复测试时,就将其投入实际应用,作为科学家,我认为这有点问题。”
切坦·慕昆丹(Chetan Mukundan)表示,尽管BEOS的工作原理属于专有技术,但“需要了解该技术内部原理的系统专家已经对其进行了测试和验证”。他补充说,该技术依赖于神经处理领域的进步,并在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版本和安全补丁”以及用户反馈。
然而,神经科学家表示,支撑BEOS的科学理论与我们对大脑运作的认知不符。“我对这种方法和结果持强烈批评态度,”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科学家、致力于保护人类大脑数据的神经权利基金会(Neurorights Foundation)主席拉斐尔·尤斯特(Rafael Yuste)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斯坦福记忆实验室主任安东尼·瓦格纳(Anthony Wagner)补充道,我们的记忆具有高度可塑性,很难将其神经生物学基础与错误记忆或想象等类似现象区分开来。他认为,BEOS检测到的神经信号实际上可能反映的是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产生的记忆,而非对犯罪的真实记忆。
如果BEOS能够可靠地梳理出真实经历的记忆,那将是一项重大科学突破。“如果能看到他们取得这一突破的证据就好了,”瓦格纳说,“但我对此非常怀疑。”
争议中的司法应用
尽管存在这些担忧,BEOS已成为印度警方法医检测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只有甘地纳加尔的DFS进行此类检测,但印度至少有五个其他州的法医实验室已开展BEOS检测或购买了该系统。由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期间于2008年成立的国家法医学大学(NFSU)也进行相关检测。
与苏贾拉姆的案件类似,BEOS经常与另外两种存在争议的技术结合使用:测谎(又称 polygraph)和麻醉分析(narcoanalysis)——通过向嫌疑人注射“真话血清”使其陷入昏迷,据称能让他们更易开口。“这些技术的历史口碑并不好,”德鲁大学(Drew University)政治学家吉妮·洛卡尼塔(Jinee Lokaneeta)说,她在2020年出版的《真相机器:印度的警务、暴力与科学审讯》一书中探讨了这些技术的应用,“但它们似乎依然存在。”
洛卡尼塔指出,采用这些技术的理由之一是实现印度刑事司法系统的现代化,并减少警方普遍使用的肉体酷刑。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只是导致了新的伤害形式。2006年,阿卜杜勒·瓦希德·谢赫(Abdul Wahid Shaikh)和其他12名嫌疑人被控参与孟买火车爆炸案——郊区铁路上的七起爆炸造成200多人死亡。谢赫等人被监禁,在审讯期间接受了多轮麻醉分析、BEOS和测谎测试。有些测试是在法院许可和医院等受控环境下进行的,但谢赫说,他有时也被带到警方拘留所,当局“强行进行这些测试”。2015年,在他首次被捕9年后,法院裁定证据不足,谢赫被无罪释放。
BEOS在2008年一起备受瞩目的案件后也招致批评。在该案件中,一名叫阿迪蒂·夏尔马(Aditi Sharma)的女子和她的情人普拉文(Pravin)被控用掺有砒霜的传统印度甜食“普拉萨德”(prasad)毒杀夏尔马的前未婚夫。夏尔马接受了包括BEOS在内的一系列测试,结果显示她有罪。她和普拉文最初被判无期徒刑,但数月后因缺乏直接罪证被保释。《纽约时报》援引美国科学家的话谴责BEOS的使用,称其不可信。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组建了一个由顶尖神经科学家组成的小组,独立审查该技术背后的研究,并访问使用BEOS的法医实验室。该委员会提出了多项担忧,尤其是关于“经验性知识”的概念:除其他问题外,委员会发现没有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支持这一概念,且无关的探测词与相关词一样容易引发所谓的“证据性信号”。
他们2008年的报告得出结论,BEOS的科学基础“不充分”,建议不应将其作为法庭证据。但政府不同意这一结论。委员会完成审查四个月后,DFS解散了该委员会,称并非所有成员都访问过实验室,而这些实验室“正在做有益的工作”。
我们终将拥有无法击败的测谎技术。
——贾里德·根瑟(Jared Genser),神经权利基金会
两年后,印度最高法院介入并作出判决,对该技术进行了限制,尽管原因是法律层面而非科学层面的担忧。最高法院裁定,强迫使用BEOS和测谎、麻醉分析等其他法医技术侵犯了个人反对自证其罪的权利。法院表示,除其他保障措施外,调查人员必须首先获得当事人的同意,并允许他们接触律师。该判决还规定,测试结果本身不能作为法庭证据,但调查人员通过此类测试获得的其他证据可以采纳。
最高法院的裁决已产生影响。例如,在警方未获得适当同意进行BEOS和其他法医测试的案件中,多家法院推翻了先前的判决,一些最初被判无期徒刑的嫌疑人后来被认定为无罪。
然而,《科学》发现,BEOS仍在影响高风险的法庭判决,尤其是在保释申请中。最高法院的裁决似乎禁止法院在这些听证会上考虑BEOS结果,但保释申请的规则通常比其他法庭程序更宽松,部分原因是最终判决将在审判后期作出。“在审理保释案件时,证据规则的约束并不严格,”印度刑事辩护律师钦梅·卡诺贾(Chinmay Kanojia)说。
在2021年的一项判决中,一名被控强奸并谋杀一名女孩的男子在犯罪7年后的法院下令重新调查期间接受了BEOS测试——这一时间延迟加剧了人们对该技术的怀疑。“很可能没有实证证据支持BEOS方法能够在长时间后准确检测记忆的说法,”瓦格纳说。BEOS证据显示该男子有罪,法院驳回了他的保释申请。
在2018年的另一起案件中,艾哈迈达巴德一所学校的校长被控强奸一名7岁女学生。法官最初倾向于相信女孩的陈述,但在看到BEOS、测谎和麻醉分析测试结果指向该男子无罪后改变了主意。“正是借助这三项科学测试的结果,我才得以作出适当的结论,”审理此案的高等法院法官贾姆谢德·布尔乔·帕迪瓦拉(Jamshed Burjor Pardiwala)说。
帕迪瓦拉准予该男子保释的决定后来因程序违规被最高法院推翻,但他此后成为最高法院法官,并将于2028年5月升任印度首席大法官,这是印度司法系统的最高职位。《科学》联系印度最高法院向帕迪瓦拉提问,但多次尝试后未获回应。
最近,就连最高法院本身也参考了BEOS和其他其试图规范的法医技术的证据。2023年,最高法院介入一起谋杀嫌疑人被释放的案件,称该裁决“未能考虑”这些技术显示嫌疑人有罪的结果,并下令继续审判。
技术扩张与伦理隐忧
随着印度刑事司法系统努力应对如何使用BEOS的问题,政府已将法医学列为国家优先事项。根据印度内政部2024年11月的一份新闻稿,“未来10年,印度的刑事司法系统将成为世界上最现代、最科学、最快捷的系统。”为此,印度计划到2028年至少拥有15万名法医专家。
牵头这一努力的机构是NFSU,该校培训学生使用BEOS并强调其价值。该校博士生普拉维什·查兰(Pravesh Charan)说,该工具“准确率和可靠性达99.99%”。该校教授教导称,测试中的任何失误都归因于实验人员本身,而非技术问题。“如果操作人员未接受过BEOS系统使用培训,尤其是如何准备探测词,那可能是一个主要局限,”卡克说,“否则,系统本身没有此类缺陷。”
NFSU未回应多次置评请求。与此同时,印度各地的警方和法医实验室仍在购置该技术。2022年,卡纳塔克邦警方将BEOS纳入调查工具包;去年,印度中部城市赖布尔的一家法医实验室以约11.8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套BEOS系统。
Axxonet称其“不主动推销基于BEOS的工具”,但NFSU的法医科学家一直在向海外推广该技术。去年,查兰为圭亚那警方官员举办了包括BEOS在内的法医技术培训课程,并表示对方正在采购该技术。2024年9月,他还为孟加拉国法医心理学与科学研究所(该机构称其为包括孟加拉国军方、情报和执法机构在内的多个组织提供咨询)举办了培训课程。根据该校年度报告,2022年10月,卡克向卢旺达代表展示了包括BEOS在内的各种法医技术;几个月前,她向坦桑尼亚警方讲授了这些技术。贸易数据还显示,新加坡一家名为PCS Security的私人安保公司于2018年购买了与BEOS相关的设备。
2023年4月,NFSU在乌干达金贾开设了首个海外校区,可能会教授与印度相同的法医技术。
慕尼黑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伦理学教授马塞洛·因卡(Marcello Ienca)表示,BEOS影响力的扩大“并不令我惊讶,但确实让我担忧”。在他看来,未经验证的脑读技术的迅速扩散凸显了制定国际法规的重要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BEOS或其他神经技术最终确实如宣传所言,这些担忧可能会加剧。“我有充分理由相信,我们终将拥有无法击败的测谎技术,”神经权利基金会总法律顾问贾里德·根瑟说,他提到了人工智能的进步和神经技术的最新突破。他和其他人认为,这可能对隐私和自主权构成严重威胁。“我们现在确实需要思考如何为这类技术设置防护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8 1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