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sang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sangen

博文

山耕谭葛 葛的药用·葛在古代的药用 味甘平主消渴源自神农本经 茎叶花均入药传承本草纲目

已有 373 次阅读 2025-7-31 17:23 |个人分类:山耕谭葛|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山耕谭葛

 

葛的药用·葛在古代的药用

 

味甘平主消渴源自神农本经  茎叶花均入药传承本草纲目

 

葛根成为人类的食物来源、历史悠久。考古研究认为,旧石器时代(17000年前)古人就已经利用葛根作食用。而通常认为葛根药用记载首见于《神农本草经》(成书于公元 200~237 年)。《神农本草经》是东汉时期集结整理而成的书,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之一,称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书名冠以神农为尊古之风的假托。《本经》共三卷,原本已佚,现行本多为后人辗转编辑,如清代孙星衍、孙冯翼辑本。本书收药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草部》载: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利,十岁已上。一名鸡齐根。生川谷 ”(罗琼等,2007;姜开运等,2015)。(注:葛谷指葛的种子)

东汉末年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张仲景(约公元150~约215年)所著的汉医经典《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记载有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黄芩黄连汤、桂枝加葛根汤等,作为葛根经典名方流传至今。如《伤寒论 • 卷第三》载:“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梁代陶弘景(456~536年)在《神农本草经 • 集注》中云:“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破而日干之,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热。南康、卢陵间最胜,多肉而少筋,甘美。但为药用之,不及此间尔;五月五日中时采取葛根。”首次记载了葛根食用和多肉少筋的药材特征及采收时间(刘灿坤等,1997)。

东汉医学家华佗(约145~208年),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神方》亦名《华佗神医秘传》,原题“古代真本”,“汉·谯县华佗元化撰、唐·孙思邈编集”。葛根鲜用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华佗神方》,其后历代医籍中均有提到,指将新鲜葛根捣取汁后直接使用。可用于治疗外感热病,烦闷呕吐、消渴烦躁、药食中毒等内伤疾病,以及动物咬爪伤、毒箭伤、金疮出血等外科疾病(何慧玲等,2018;朱卫丰等,2019)。

吴普是三国时医家,《吴普本草》又称《吴氏本草》载药441种。讨论药性寒温五味良毒,最为详悉。《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五》有“吴氏本草曰葛根神农甘生太山”。唐宋以降,葛作药用的记载越来越多。

葛花也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对身体有保健功效,能够帮助解酒,同时也有清热、开胃、止血的功效。葛花医药的重要功用为解酒醒脾,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是传统医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解酒药物。

中国历史上,曾将葛花用于解酒。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有载:“葛花、小豆花等分,上二味,合为末,服三方寸匕,饮时仍进葛根汁、芹汁及枇杷叶饮,并能倍酒。”(杨秋萍等,2018)。《华佗神方》中有饮酒中毒“惟葛花可解”。东晋《肘后方》的葛花散方具有“欲使难醉,醉则不损人”的功效。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葛“花,主消酒。……其花并小豆花干末,服方寸匕,饮酒不知醉。”阐明葛花的解酒毒的功效及用法用量。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葛花 、小豆花(等分),上二味,合为末,服三方寸匕,饮时仍进葛根汁、芹汁及枇杷叶饮,并能倍酒。”亦提出葛花的解酒毒的功效及用法用量。宋朝《圣济总录》中的葛花散具有“治饮酒中毒。治饮酒过度不醒”的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用较多篇幅详细总结了历代关于葛的医药价值,认为葛的茎(蔓)、叶、花、果(种子)、根均可入药,将其列为草部蔓草类;还对葛的植物学特征、栽培、气味、主治、附方和食用方法等作了较全面介绍,并校正了前人对葛的某些错误认识。其中《本草纲目》卷十八载:“葛根,气味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气味甘平,无毒,主治下痢,十岁已上,解酒毒”;“葛花,气味同谷,主治消酒,肠风下血”;葛“叶,主治金疮,止血”;葛“蔓,主治卒㗋痹,消痈肿”等等。

 

 

image.gif 

 

《伤寒论》的葛根汤方

 

 image.gif

 

《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五》中关于葛的条目

 

image.gif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认为,葛的茎(蔓)、叶、花、果(种子)、根均可入药

 

 

参考文献

姜开运,梁茂新.葛根传统和潜在功用考察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17(1):209-213.

罗琼,郝近大,杨华,易红. 葛根的本草考证[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2):1141-1144.

刘灿坤,于瑞杰.论古今药用葛根的品种[J]. 时珍国药研究,1997,8(5):389-390.

何慧玲,肖永芝.《肘后备急方》中葛根应用经验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 2) : 397-398.

杨秋萍,耿中耀. 当代植葛用葛的缺失与补救[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8,10(2):34-40.

朱卫丰,杨金凤,邹斌,管咏梅,李丛.葛根的鲜用、生用、熟用考证[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 401-404.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38195-1495980.html

上一篇:山耕谭葛 葛的食用·葛作保健品 功能多样有助健康产业 种类搭配凸显免疫效果
收藏 IP: 183.228.220.*| 热度|

2 宁利中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