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biansanj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iansanjue

博文

分子横波以及它的类激光形式的实验证明

已有 608 次阅读 2025-8-22 11:23 |个人分类:物理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分子横波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已经由香港城市学院的王树波用实验证明,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他告诉我们,声音虽然是纵波,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存在横波形式,它的运动和光一样,具有自旋和轨道角动量。但他不知道的是,分子横波和光一样,还具有一种高强度、高方向性、单频率的类激光形式,我们也可以用实验加以证明。

在自然条件下,分子横波的出现主要和抗磁性物质有关,这类物质的特点是:在它遇到外部的能量作用时,局部分子会组织起来抵抗外部能量的作用,但外部能量失去以后,它非常不稳定,会迅速离散开来并向外释放能量,而这些释放的能量又会引起连续在周围分子的重新组织,以此类推,分子横波就出现了。

抗磁性物质并不多,常见的有金、银、铜这些导电性较好的金属,也有导电性极好的非金属,如石墨烯,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空气分子和水。

过去,科学上很难理解风水学说,但事实上它和分子横波的产生有关,因为生物能量传递主要就是由水分子的聚散来传递的,它可以强烈吸收分子横波,从而影响人体的功能状态。比如,用银元用劲在眼前晃几下,视力不好的朋友视力会迅速提高一至四线,而非抗磁性物质则没有这种功能。

至于科学上始终没有认识到分子横波的存在,主要是这种能量在自然条件下强度极小,人们普遍忽视了罢了。比如,水是天然地处于分子的周期组织与离散这种状态之中的,它可以广泛吸引大自然能量,并储存到分子的周期性聚散当中。空气分子要产生这种能量,往往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风速,它需要非常慢才行,因为空气分子的横波状态速度往往只有20-40厘米每秒,远小于声速的340米每秒, 一旦速度快了,就会吹散分子横波。二个是曲面,因为分子横波带着涡漩,直风是产生不了分子横波的,只有曲面才能够让分子产生涡漩。

在自然界,分子横波的类激光形式也是可能存在的,由于它产生的条件极为苛刻,有可能出现在龙卷风状态下以及海上。就拿海水来说,它是天然地处于水分子的周期组织与离散之中,一旦地理条件形成一个谐振腔,就有可能出现它的类激光形式。

那么在现实当中,我们怎样用试验来证明分子横波类激光形式的存在呢?此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水分子的特殊性。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由于氢氧之间的电量比差距过大,高达1:8,导致氢氧之间的电子基本上被氧所占有,导致整个分子具有一种质子施主的能力,即一旦外部能量作用于它,氢氧之间的连接就会中断,造成一个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从水分子中游离出来,形成自由氢质子这种活化能量,而它又会作用于周围的水分子,并把这个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置换出来,形成新的自由氢质子,以此类推,一种特殊的能量传递方式就出现了,那就是依赖自由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快速递进传递能量。

事实上,自然界的水中能量传递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水中普遍含有大量无机离子,它们都会根据自己的带电性吸引大量水分子在它们周围有序排列,形成一个个秩序的大水包。这个大水包结构非常象原子,其中,中心的无机离子相当于原子核,周围的有序水层相当于原子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一个和电子类似的基本电量,即一个自由氢质子的电量。类比原子,我们很容易能够猜想到这个包围在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也有能级,能级之间的跃迁也可以产生水分子波。而水中的能量就是依赖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的周期组织与离散来传递的。

实验就可以类比激光产生的原理,设置一个谐振腔,外部能量激励不断产生水分子波,一旦某一个波动的波长的整数倍正好是谐振腔的距离,这个频率的水分子波就会在其中不断激励,达到一定强度,它就会出现高强度、高方向性、单频率的水分子波,分子横波的类激光形式就证明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1964-1498670.html

上一篇:证明经络路线客观存在的一个科学实验!
下一篇:系统科学将成为新一轮科学革命领头羊的关键理由!
收藏 IP: 118.248.141.*|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4 19: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