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Ai Publishing 植根中国 影响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aipublishing

博文

WBS论文推荐┃海上风电噪声对鱼类和海豚的影响区域评估 精选

已有 3248 次阅读 2025-2-12 11:0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海上风电场运营噪声的强度显著低于施工期期间的打桩噪声,通过结合声传播模型与现有噪声影响指标,研究人员估算出打桩噪声对鱼类的影响区域为12.8米,对中华白海豚的暂时性听力损伤 (TTS)与永久性听力损伤(PTS)范围分别为 580.9米与32.4米。

化石燃料的使用已经对陆地和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迫切需求清洁且经济的能源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海上风电作为新兴的蓝色能源正蓬勃兴起。然而,其建设与运营期间产生的水下噪声的生态影响,尤其是对那些具有高度声敏感性的海洋生物的潜在负面影响,引发了广泛的担忧。

在此背景下,由厦门大学宋忠长副教授和张宇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黄洪辉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共同展开合作,对珠江口桂山海上风电场的水下噪声进行了实地测量和分析,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噪声影响区域估算模型,旨在量化评估珠江口风电场水下噪声对鱼类、海豚等听觉高度敏感生物的影响范围。

声学分析结果显示,风电场运营期间产生的低频噪声(低于2.5kHz范围内)的强度远远低于施工期间产生的宽带打桩噪声。在距离打桩施工点30米处所测得的噪声平均峰值声压级高达195.1分贝(参考值为1微帕)(n=238)。

“珠江口拥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华白海豚种群,我们的声学记录数据显示,风电场所在海域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其中包括鱼类、鼓虾、东亚江豚和中华白海豚等多类发声生物” 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宋忠长分享道,“风电场施工期间所产生的高强度打桩噪声,其声压级超出了鱼类和中华白海豚的听觉阈值,这无疑会对这些海洋生物造成负面影响。”

image.png

(a) 风电场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示意图,其中三种具备发声与声感知能力海洋生物:鼓虾、鱼类和中华白海豚;(b) 打桩噪声对鱼类的影响区域预测图,所采用的鱼类声暴露级(SELss)阈值为181.74分贝;打桩噪声对中华白海豚 (c) 暂时性听力损伤以及(d) 永久性听力损伤的区域预测图,所采用的加权累积声暴露级(SELw_cum)安全阈值分别为170分贝和185分贝。

为了量化评估打桩噪声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范围,研究人员基于累积声暴露参数,构建了一种噪声影响区域评估模型。通过参考已建立的噪声影响指标,估算出了打桩噪声对鱼类的影响区域为12.8米。对于中华白海豚,模型预测打桩噪声在580.9米范围内可致使其产生暂时性听力损伤 (TTS),在32.4米范围内可引起永久性听力损伤(PTS)。

“研究所建立的方法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当地海洋生物免受打桩噪声的影响,并为海上风电场施工期间的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撑与参考” 宋忠长补充道。

该项研究已发表在期刊Water Biology and Security,欢迎领域内学者阅读、下载:

E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offshore wind farm noise on the fishes and dolphins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https://doi.org/10.1016/j.watbs.2024.100318

期刊及主编介绍

image.png

Water Biology and Security(简称WBS)创刊于2021年,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办,科爱合作的一本覆盖水生生物研究、水生态环境保护及水产养殖等领域的综合性开放获取型(OA)英文学术期刊。目前,期刊已被ESCI、Scopus、DOAJ等数据库收录。2023年期刊收获首个影响因子5.1,位列所在学科Q1区。

期刊主编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前美国渔业协会主席Robert M. Hughes教授共同担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缪炜研究员担任副主编,由来自中国、美国、巴西、法国、加拿大、韩国、墨西哥、澳大利亚、丹麦、意大利、葡萄牙、俄罗斯、英国、日本、挪威等15个国家的著名学术机构的81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

WBS在2025年继续为作者提供免费发表的机会,所有文章将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一经收录将发表在月活用户超过1800万的ScienceDirect平台,供领域内的学者、及全球读者免费阅读、下载及引用。

推荐阅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96796-1472650.html

上一篇:SMHS:超重的人更容易崴脚!
下一篇:Liver Research论文推荐┃2024年版中国肝胆肿瘤分子诊断专家共识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1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