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文章
WSi2的W-L3边高分辨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研究
赵喆芊,汪书兴,王希源,苏洋,马子茹,黄新朝,朱林繁
物理学报, 2025, 74(18):183201
doi: 10.7498/aps.74.20250659
cstr: 32037.14.aps.74.20250659
图4 W的L3吸收边(10208 eV)附近的RIXS二维图 (a)及能量转移图 (b)。白色虚线对应发射光能量为8397.6 eV,对应2p电子电离产生2p-1ϵd中间态过程。此时随入射光能量的增加发射光子能量不变,能量转移变大。黑色虚线对应能量转移约为1809 eV,对应2p-5d共振产生2p-15d中间态过程。此时随入射光能量的增加,发射光子能量增加但能量转移保持不变
同行评价
本文聚焦于内壳层体系中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RIXS)技术在高分辨谱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前沿性和探索价值。作者以WSi2样品为例,通过色散型von Hamos光谱仪测量了其L3边2p至3d的共振非弹性散射谱,实验结果清晰地揭示了该体系良好的单跃迁特性,并进一步通过HERFD-XAS和HEROS技术重构吸收谱。这些结果不仅为WSi2在X射线量子光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候选材料支持,也展示了将RIXS技术引入X射线腔量子光学的潜力。
编辑推荐
专题:AI物质科学
大语言模型加速材料设计——从知识挖掘到智能设计的全链条赋能
黄钰丹,夏琬钧,杜俊梅,蒋渝,汪鑫,陈元正,王红艳,赵纪军,郭春生
物理学报, 2025, 74(18):188101
doi: 10.7498/aps.74.20250497
cstr: 32037.14.aps.74.20250497
图1 大语言模型加速材料设计全流程赋能示意图
同行评价
文章整体逻辑清晰,全面展示了大语言模型(LLMs)在材料科学中的全链条赋能,包括知识挖掘、信息提取、设计预测以及实验优化,突显了LLMs对材料设计的多维度支持。文章涵盖了多模态信息检索、知识图谱、自动化实验、逆向设计等技术细节,勾画出材料设计流程智能化的未来愿景。同时,大量引用前沿研究案例和数据,突出了LLMs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编辑推荐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XPCS散斑动力学全流程仿真及关键参数依赖性分析
周子木,崔晨辉,李松林,徐以会,田丰,周平,张明俊,郭智,邰仁忠
物理学报, 2025, 74(18):180201
doi: 10.7498/aps.74.20250673
cstr: 32037.14.aps.74.20250673
图4 模拟衍射的光路图与SAXS图样
同行评价
文章构建了全光路蒙特卡罗模拟框架,系统分析XPCS实验中多参数对散斑动力学信号的影响,为软物质物理、纳米材料等领域的动态表征提供理论支撑,符合同步辐射技术前沿需求。
编辑推荐
Si3N4光子晶体连续域准束缚态表征及调控
张昀昊,何霄,应嘉禾,刘冬林,陶广益,戴宇琛,党郅博,方哲宇
物理学报, 2025, 74(18):184204
doi: 10.7498/aps.74.20250757
cstr: 32037.14.aps.74.20250757
同行评价
作者设计了一个Si3N4光子晶体平板,在动量空间观测到了准连续域束缚态。此外,作者将周期不同的两个光子晶体平板拼成异质结,实现了品质因子和模体积之比达到了6 × 1014 cm–3的高品质微腔。研究内容具有较高的创新性,研究方法可靠,研究结果可推动连续域束缚态领域的发展。
编辑推荐
庞加莱规范引力对TOV方程的修正
郭征瑞,刘荷蕾,吕国梁,马永革
物理学报, 2025, 74(18):180401
doi: 10.7498/aps.74.20250644
cstr: 32037.14.aps.74.20250644
同行评价
本文在庞加莱规范引力理论框架下研究了静态中子星的结构,推导了修正的TOV方程并分析了挠率对质量-半径关系的影响。选题具有理论价值,契合修改引力理论检验的热点方向。
编辑推荐
合并束冷碰撞的单量子态氦原子束研究
魏龙,杜小娇,温金录,董俊峰,孙羽,胡水明
物理学报, 2025, 74(18):183103
doi: 10.7498/aps.74.20250812
cstr: 32037.14.aps.74.20250812
同行评价
本文用永磁体“ 磁导” 引导特定量子态的He原子偏转, 通过对氦原子穿过磁导的通量测量, 实验实现了三重态亚稳态 23S1 氦原子~10°角度偏转, 并制备了 MJ = +1 磁子能级激发态氦原子,通量达到2.5X106 atoms/s。 本工作为发展亚稳态氦原子与分子进行量子态选择的冷碰撞研究提供了基础。
编辑推荐
碳离子穿过氢等离子体的电荷态演化理论研究
张崇瑞,何文亮,曹世权,颉录有,董晨钟
物理学报, 2025, 74(18):185203
doi: 10.7498/aps.74.20250668
cstr: 32037.14.aps.74.20250668
图6 能量为0.5 MeV/u 的C1+穿过不同参数下氢等离子体和氢气的电荷态分布 (a) 电子密度Ne = 1018 cm−3,电子温度kTe = 3 eV; (b) 电子密度Ne = 1019 cm−3 电子温度kTe = 10 eV; (c) 电子密度Ne = 1018 cm−3,电子温度kTe = 8 eV; (d) 电子密度Ne =1020 cm−3,电子温度kTe = 10 eV; (e) 氢气靶
同行评价
作者对比碳离子在氢等离子体与中性气体(氢气)中的动力学行为差异,阐明了等离子体环境对离子电荷交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对高能量密度物理领域中离子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演化及能量输运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编辑推荐
面向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研制的新型非晶超导薄膜材料的物性研究
许洛,张孝富,尤立星
物理学报, 2025, 74(18):187402
doi: 10.7498/aps.74.20250795
cstr: 32037.14.aps.74.20250795
图1 零磁场下非晶薄膜WGe (a),WSi (b),MoGe (c)超导转变的厚度依赖关系; (d) WGe,WSi和MoGe薄膜的临界温度的厚度依赖性
同行评价
超导单光子探测是当前量子信息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临界温度、相干长度、正常态电子扩散系数、磁穿透深度和超导能隙是影响提升超导单光子探测器性能的重要参数。论文系统地研究了三种非晶态超导材料WGe、WSi和MoGe在不同厚度范围(4—100 nm)内的超导物性变化规律,为大光敏面高性能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的研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0-15 0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