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tunshanr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tunshanren

博文

文曲星电子词典

已有 322 次阅读 2025-5-5 14:2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image.png

      1998 年深秋的晚自习下课铃响时,牛向阳正趴在办公桌上抄单词。白炽灯管发出刺啦刺啦的电流声,冷白色的光线里浮尘翻涌,映得《高级英语》课本上密密麻麻的生词表像一群张牙舞爪的怪物。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瞥见窗外漆黑的天幕上,一弯月牙正怯生生地探出头来。​

      “牛老师,还不歇着?” 传达室老张头裹着棉袄路过,苍老的声音里带着三分心疼,“您这天天点灯熬油的,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

    牛向阳勉强笑了笑,把冻得发红的手指往袖口里缩了缩。老张头说得没错,自从决定自考安大英语本科,他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泡在了书本里。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批改作业,等一切忙完,村里早没了人声。可即便如此,那些晦涩的长句、陌生的词汇,依然像横亘在面前的高山,怎么也翻越不过去。​

     那天他偶然看到报纸上介绍了文曲星:输入单词,屏幕立刻跳出释义、例句,甚至还有发音功能。有了这东西,查单词不用再翻厚重的字典,学发音也方便多了。” 

    他特地打电话去合肥新华书店,询问文曲星价格,工作人员说是498 块。牛向阳每月工资不过 400 块,扣掉伙食和日常开销,能攒下的寥寥无几。家里母亲身体不好,妹妹还在念高中,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可那台文曲星就像施了魔法,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些查字典时浪费的时间,那些因为发音不准闹的笑话,那些在黑暗中独自摸索的夜晚…… 如果有了它,是不是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从那天起,牛向阳开始了近乎苛刻的攒钱计划。早饭只喝稀粥,省下买馒头的钱;不再买报纸,省下那几毛钱,同事们打趣他 “成了苦行僧”,他只是笑笑不说话。每个夜晚,当他翻开课本,看着那些生词,就会想起文曲星屏幕上跳动的释义,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终于,在某个月朗星稀的夜晚,牛向阳数了数攒下的钱,还差最后 20 块。他咬咬牙,把压箱底的一件新衬衫拿出来,那是去年过年时母亲执意给他买的,一次都没穿过。第二天赶集,他在旧衣摊前徘徊了许久,最终以 30 块的价格卖掉了衬衫。攥着皱巴巴的钞票,他的心里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即将达成目标的雀跃。​

       周末清晨,牛向阳早早坐上了开往合肥的班车。车厢里拥挤嘈杂,柴油机的轰鸣声震得耳膜生疼,可他的思绪早已飘向了那个心心念念的地方。两个小时后,当他站在合肥百货大楼的电子专柜前,看着玻璃柜里的文曲星,手心竟微微出汗。​

      “同志,我要这台。” 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付款时,看着厚厚的一沓钞票递出去,心里突然泛起一丝不舍。那可是他好几个月的心血啊,够给父母买几副膏药,够给妹妹买双新球鞋…… 但很快,这种念头就被坚定取代。他告诉自己,这是对未来的投资,是通向更广阔世界的钥匙。​

     抱着装着文曲星的盒子,牛向阳在回村的路上小心翼翼地护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给盒子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路过村口的老槐树时,他忍不住打开盒子,借着最后的天光,输入了第一个单词 “dream”。屏幕上跳出释义 “梦想;做梦”,发音功能清晰地读出单词,惊飞了枝头的几只麻雀。​

      回到宿舍,牛向阳迫不及待地按下电灯开关,翻开课本。这一次,遇到生词,他不再手忙脚乱地翻字典,而是轻轻按下文曲星的按键。一个个单词在屏幕上跳跃,仿佛都化作了通往知识殿堂的阶梯。窗外,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这个执着追梦的年轻人身上,照亮了他眼中闪烁的光芒。​

     此后的日子里,文曲星成了牛向阳最忠实的伙伴。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他会用文曲星练习发音;深夜,当整个村庄都沉入梦乡,白炽灯依然陪伴着他攻克一个又一个难点。渐渐地,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句子变得清晰起来,那些陌生的词汇也成了他的 “老朋友”。​

       四年后,牛向阳顺利通过了自考英语本科的考试。站在安大的校园里,看着飘扬的校旗,他轻轻摩挲着口袋里的文曲星。这台小小的电子字典,不仅帮他跨越了知识的鸿沟,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心怀梦想,舍得投入,就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渡不过的河。而那个月光下的夜晚,那个咬牙买下文曲星的决定,也将永远铭刻在他的记忆深处,成为他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翻译软件的使用,这台陪伴着牛向阳的文曲星早已过时, 牛向阳并没有处理掉文曲星,而是把它保存下来,纪念一下奋斗的岁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1802-1484552.html

上一篇:我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下一篇:雪中送炭
收藏 IP: 183.254.111.*| 热度|

2 刘进平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7 1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