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tunshanr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tunshanren

博文

我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已有 348 次阅读 2025-5-5 14:2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图片

      在 2000年之初,交通与信息远不如如今发达,位于皖中大山深处的鹿鸣村更是如此。村里那所破旧的中学,是孩子们眼中知识的殿堂,也是村里为数不多能与外界有微弱联系的地方。

       林老师是这所中学的英语老师,他已在这里默默耕耘了十几个年头。林老师的眼神总是透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生的关切。他的工资微薄,家里也并不富裕,但他一直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好奇。

      那是一个阳光有些刺眼的午后,林老师上完课,正准备回办公室批改作业。路过学校门口时,看到一个穿着时尚、操着外地口音的男人正和几个人交谈。这个男人自称是从温州来的商人,名叫阿强,他手里拿着几个崭新的笔记本,说是高科技产品,不仅能记录文字,还能存储大量信息,以后肯定会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必备之物。

      在那个电脑都还未普及的年代,笔记本对于乡村里的人来说,是极为陌生和新奇的东西。阿强热情地向大家介绍着,还现场演示了笔记本的一些基本功能,虽然这些功能在现在看来十分简单,但在当时却让路人瞪大了眼睛,充满了好奇。

      林老师也被吸引了过去。他想着,如果能有这样一个笔记本,不仅可以方便自己备课,还能让学生们见识见识外面的新事物。于是,他走上前去,仔细询问起价格。阿强一开始狮子大开口,说要 1000 元。林老师吓了一跳,他一个月的工资才2000块,但他又实在心动,便开始和阿强讨价还价。

       阿强皱着眉头,装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嘴里不停地说着这东西成本有多高,自己已经是赔本卖了。林老师也不着急,他耐心地和阿强周旋着,从乡村的艰苦说到自己对这个笔记本的用途,希望能打动对方。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阿强终于 “松口”,同意以 600 元的价格卖给林老师。

      林老师咬了咬牙,回家把自己攒了好久的积蓄拿了出来,买下了这个笔记本。拿到笔记本的那一刻,林老师满心欢喜,仿佛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宝。他小心翼翼地把笔记本放进自己的包里,准备好好研究一番。

       然而,当林老师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个笔记本的更多功能,按照阿强留下的电话号码打过去时,却发现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一阵忙音,再打,还是空号。他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开始仔细研究这个笔记本,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个所谓的高科技产品,似乎并没有阿强说的那么神奇,很多功能根本无法实现,甚至连做工都显得十分粗糙。

       林老师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心里充满了懊恼和自责。他想到自己辛苦攒下的钱,想到自己竟然这么轻易地相信了那个陌生人。他的脸涨得通红,觉得自己愚蠢极了。

      这件事很快在学校传开了。老师们纷纷议论着,有的同情林老师,有的则嘲笑他太傻,竟然会相信一个外地人的话。林老师也成了大家口中的 “笑话”,他觉得自己在学生和同事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但这件事也给林老师和村里的人上了深刻的一课。从那以后,林老师在课堂上多了一个话题,他经常会给学生们讲起这件事,告诫他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被新奇的事物冲昏头脑。他也开始主动学习一些防骗知识,在学校里组织一些简单的讲座,希望能让大家提高警惕,不要再重蹈他的覆辙。

     而那个骗子阿强,在骗到钱后,早已离开了这个乡村,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他或许还会到其他地方,用同样的手段去欺骗那些善良、单纯的人。但在鹿鸣村,这个骗局留下的痕迹却久久难以抹去,它成了村民们心中的一道疤,时刻提醒着大家要保持警惕,不要让贪婪和无知蒙蔽了双眼。

      日子一天天过去,鹿鸣村依旧宁静而朴实。林老师虽然经历了这次骗局的打击,但他并没有被打倒。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希望能用知识改变学生们的命运,让他们以后不再像自己一样轻易受骗。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里也慢慢发生着变化。道路逐渐修好了,外面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地传了进来。老师们也渐渐接触到了真正的高科技产品,回想起当年林老师被骗的那个所谓的 “笔记本”,都觉得既可笑又可叹。但那段经历,就像一个烙印,深深地刻在了大家的记忆里,时刻提醒着大家要在时代的浪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虚假的表象所迷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1802-1484551.html

上一篇:末代中师生
下一篇:文曲星电子词典
收藏 IP: 183.254.111.*| 热度|

4 王涛 曹俊兴 刘进平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7 1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