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会议组织:焦点解决思维的五个流程
高德明2025.3
摘要:
本文详解了基于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核心理念的五个实用会议流程,专为学校、企业和团队设计。是基于对高德明老师组织的144个焦点解决会议记录整理分析出来的优化模式。
每个流程包含具体步骤、实用话术模板和注意事项,旨在通过「未来导向」、「资源挖掘」和「微行动制定」等方法,帮助组织者高效引导会议,避免陷入问题分析的泥潭。
流程一「目标导向式启动会议」激活参与者动力
流程二「资源挖掘式讨论会」通过成功经验激发信心
流程三「微行动制定会议」降低行动门槛
流程四「进展反馈型复盘会」强化改变
流程五「挑战重构式危机会议」将问题转化为建设性议题
这些流程可根据不同场景灵活应用,确保每次会议产出一个可立即执行的微行动,持续推动团队进步。
下面每个会议流程包含步骤、话术模板和注意事项,可直接套用。
--- 流程一:目标导向式启动会议
适用场景:周例会开场、项目启动、问题解决初期
核心逻辑:用「未来导向」和「小目标」激活参与者动力
步骤分解:
正向开场(2分钟)
- 话术:"今天会议的目标是找到下一步行动方向,大家觉得哪些进展值得先分享?"
- 替代方案:"如果用1-10分评价本周状态,你给自己打几分?为什么不是更低?"(刻度尺技术)
聚焦目标(5分钟)
- 引导参与者用「想要什么」替代「不想要什么」
- 话术:"如果这次会议结束后有1个微小改变发生,你希望它是什么?"(奇迹提问简化版)
共识确认(3分钟)
- 将分散目标整合为1-2个可操作议题
- 话术:"我们优先讨论X和Y,大家是否有补充或调整?"
注意事项:
避免陷入问题分析,始终指向解决方案
目标需具体到可观察行为(如"减少迟到"改为"9点前全员到岗")
--- 流程二:资源挖掘式讨论会
适用场景:遇到瓶颈时、成员信心不足、复盘会
核心逻辑:通过「例外问句」和「成功经验」激活资源
步骤分解:
例外探索(10分钟)
- 话术:"过去一周,有没有某个时刻问题没出现/影响较小?当时发生了什么?"
- 进阶技巧:用白板记录关键词(如"王老师在场""提前5分钟准备")
能力显化(8分钟)
- 将例外事件与参与者能力关联
- 话术:"小李提到上周三顺利解决了冲突,你当时用到的哪个方法最有效?"
模式迁移(7分钟)
- 引导将经验应用到当前挑战
- 话术:"如果把这套方法用到新项目,第一步可以怎么调整?"
案例模板:
家长会场景:"孩子这学期哪次作业完成得特别好?你们当时是怎么配合的?" 注意事项: 对消极回应保持接纳:"听起来最近确实困难,我们试试看能否找到5%的例外?"
--- 流程三:微行动制定会议
适用场景:行动计划制定、拖延症团队、长期目标拆解
核心逻辑:用「最小可执行步骤」降低行动门槛
步骤分解: 成果具象化(5分钟)
- 话术:"如果下周此时我们庆祝一个进展,你希望看到什么具体画面?"
第一步设计(10分钟)
- 引导分解到「明天就能做」的步骤
- 话术:"要实现这个画面,现在立刻能做的0.1版行动是什么?"
障碍预演(10分钟)
- 用假设解决框架应对阻力
- 话术:"如果遇到X困难,你过去用什么方法应对过类似情况?"
企业案例:
销售团队目标:"本周增加3个客户" → "今天下班前给5个老客户发问候信息。"
注意事项: 强调行动而非结果:"重点是你准备尝试什么,而不是保证成功。"
--- 流程四:进展反馈型复盘会
适用场景:周总结、项目阶段汇报、绩效考核
核心逻辑:通过「刻度尺评估」和「差异追问」强化改变
步骤分解:
进展量化(5分钟/人)
- 话术:"用0-10分评价目标达成度,现在的分数是?比上周高了几分?"
差异分析(10分钟)
- 聚焦分数提升的支撑因素
- 话术:"这1分的变化里,哪个具体行为贡献最大?"
经验固化(10分钟)
- 将有效行为转化为可复制模式
- 话术:"如果把这个经验写成操作手册,第一条会是什么?"
教育场景案例:
班主任会议:"班级纪律从4分升到5分,新增的课间巡查动作如何优化?"
注意事项:
对低分保持好奇而非批判:"2分里哪些因素阻止它变成0分?"
--- 流程五:挑战重构式危机会议
适用场景:突发问题、冲突调解、高压情境
核心逻辑:用「重构技术」将问题转化为建设性议题
步骤分解:
情绪着陆(3分钟)
- 话术:"如果用三个词形容现在感受,会是什么?我们先把它们写在白板角落"
重构视角(10分钟)
- 将抱怨转化为需求:"你希望对方做出什么不同行为?"
- 将问题转化为信息:"这次迟到事件告诉我们哪些需要调整的流程?"
应对实验(12分钟)
- 设计24小时内的微型应对方案
- 话术:"在下次会议前,我们可以先试哪个小方法收集信息?"
冲突调解案例:
教师矛盾:"张老师希望李老师多沟通,具体希望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沟通?"
注意事项:
保持中立立场:"我们不讨论谁对谁错,只探索接下来怎么做更有效"
--- 以上流程可根据30-60分钟会议时长灵活压缩,关键把握三点:
用「未来-资源-行动」替代「过去-问题-分析」
每次会议产出至少1个可立即执行的微行动
通过持续追问「具体发生了什么/会有什么不同」保持聚焦
....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2 1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