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内也种植了大量野迎春,由于其祖先生性粗放、适应性强和易于栽培。且又和迎春花有类似之处,故得名野迎春。当野迎春开花时,整个枝条上挂满黄花,再加上其枝条下垂,犹如“黄色”的瀑布飞瀑而下,十分壮观。
野迎春别名为云南黄素馨,为木犀科素馨属常绿直立亚灌木;其小枝四棱形,三出复叶或小枝基部具单,叶近革质,叶缘反卷;叶片明显大于同属的迎春花。野迎春花的常单生于叶腋,花萼钟状,裂片5-8枚;花单瓣或重瓣,花冠黄色,漏斗状,径2-4.5厘米,花冠裂片6-8枚,宽倒卵形或长圆形。
野迎春的枝条长且下垂,开花时节,碧叶黄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宋朝诗人刘敞《迎春花》中写道“秾李繁桃刮眼明,东风先入九重城;黄花翠蔓无人愿,浪得迎春世上名”就写出了其美丽。虽然该诗的诗名为迎春花,但根据其提及的李和桃等植物以及黄花翠蔓,很有可能诗人弄混了迎春和野迎春。
本种和迎春花很相似,区别在于本种为常绿植物,花较大,花冠裂片极开展,长于花冠管;而后者为落叶植物,花较小,花冠裂片较不开展,短于花冠管;在地理分布上本种限于我国西南部,而后者分布至较北地区(植物描述参考中国植物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