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应该是当前最为火爆的专业术语,无论是风投还是初创企业都对此情有独钟,一个初创公司,如果不跟AI沾上边,还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高科技产业,更可能得不到风投的青睐,这是个现实。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态势如火如荼地展开,不信大家可以到硅谷去看看,广告牌上都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谁也说不清楚AI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热”起来,但是自从亚马逊的智能音箱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后,各大公司纷纷杀入这个领域,并迅速扩大到其他领域,然而成功者寥寥,大多数初创公司由于技术不够成熟、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一旦遇到资金链的断裂,必然是人走茶凉的结局。
我们不可否认,在一些弱人工智能领域,正像很多博文所说的那样,机器必然会取代人工,并且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大多数人在关注中美之间AI的故事时,其实在弱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显然德国和日本是走在了世界前列,大家到商场看看,现在不少扫地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基本都是日本和德国的天下,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这些领域的成功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结构性问题:在强人工智能遥遥无期,期待学术界的研究获得突破的时隙,产业界要想打持久战,必须具备能满足某一个细分领域的弱人工智能产品,维持目前的盈利能力,才能做好长期的投入,这方面,美国的亚马逊显然做的非常成功,期待着国产AI企业,不要沉迷于资本和概念,而是静下心来拿出一两个市场认同的产品,维持盈利能力,做好过冬的准备。
前不久,老家的一位亲戚在高考报考学校和志愿时,问我该不该报考“人工智能”专业,我给出的意见是绝对不要报考这个专业,我介意他报考了应用数学专业,最后被录取了,理由如下:强人工智能还能遥远,而弱人工智能这一阵风很快就要过去了,资本是没有耐心等待产业真正成熟的那一天的,目前的人工智能“热”跟上世纪的“某技术”热是一个道理的,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这是客观规律。我也敢大胆预言,时下比较火热的“无人驾驶汽车”产业,不管技术如何取得进步,要想真正大规模上路普及,基本不现实,因为这个产业是一个强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但是它可能会在某个特定应用场景下,会逐步取代人工,比如码头作业区等,这个和智能音箱是一个道理,我们不能忘掉的一个结构性问题是:弱人工智能需要满足一定的特定环境要求,才能在某一方面胜出人类,从专业上来讲,弱人工智能其实更多地是挖掘特殊环境的结构特征来发挥作用的,而当一个广义性环境并没有特殊结构时,弱人工智能显然无法解决这一难题,更加抢到的深度学习也不现实,而要求强人工智能解决这样的没有结构特殊性的广义的应用环境问题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在数学上是能讲的通的,所以强人工智能要想大规模普及,必须要面对一个普适性应用环境,如果连深度学习都无法抽取环境的结构本质不变性的特征,是无法大规模使用的,所以AI是一条很漫长长的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