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公式引用与否---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已有 5418 次阅读 2012-9-4 12:02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office, 引用, xml, 公式

公式引用与否---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鲍海飞 2012-9-4

一篇科技论文,引用的目的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引用是为了说明该工作的由来、历史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等;再好一点的引用就是强调有哪些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待完善、带挖掘之处等。引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可以引用数据、结论和图表等。引用的好将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让人明白问题的来龙去脉,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至于数学公式的引用,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但在自然科学中公式的引用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公式(或者方程)是什么?公式是一种计算的方法和途径,是描述物体、对象或事物、以及事物间的运动规律或相互作用规律,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可以预测所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更确切地说,公式本身就是一个模型!对于数学家来说,公式的引用是必须的,因为要推倒,由此证明结论和猜想;对于物理学家,公式的引用是要把一个复杂的物理系统过程与外界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清楚,从而用来处理、解决相应的问题。我估计,被引用最多的公式(或方程)应该是牛顿的二阶微分方程了,这是因为该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自然规律等过程。

前几年,某些国家的经济学家,因为将复杂的经济问题数学化了、公式化了,由此开拓了经济的数学化并获得了诺贝尔奖。因为经济问题很复杂,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要有多个参变量用于描述这个过程和现象,其数学化和公式化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因此,这对于其他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无疑是益大于弊,如果要预测某地的经济未来发展规律和趋势走向,那么势必要引用这些公式(模型),因为这些公式(模型)经典而且适用!至于他们所推倒的数学模型能否适合某地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或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这就要求经济学家对某些参数需要重新审慎和修正,然后,对模型适当修正以符合某地的经济发展规律,从而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预测出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还有一个例子。我国著名的刘东升先生---黄土院士,多年来一直研究黄土高原与环境变化的问题,进而揭示了高原气候的多次转型及其演化规律。尽管总结出了规律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公式用来说明描述这一过程,故而,这个问题就一直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底。终于有一次出国访问研究,在国外某图书馆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数学公式,该数学公式所描述的物理规律和现象恰好能解释和说明他所研究的黄土问题。因此,刘东升先生明智地将其‘引为己有而善用之!’,从而为自己的研究结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真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使其研究更加完善和完整!你说这样的公式能不引用吗?这样的公式不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起到方向引领的作用。

由此看来将一个公式合理的应用到所描述的问题中是多么重要。公式的引用表明了文章的出发点、立论和依据,更是为了说明文章的结论。必要的图、表、和公式不仅不会减少收视率,反而会吸引更多的眼球。针对此类问题,外文期刊无论其怎样的调研、数据统计、其实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其所给出的结论更未必是‘金玉良言’,相反倒是有误导之嫌。作为研究人员对所论述的问题要‘有的放矢’的‘引而用之’。如果一个公式对该文没有太大意义,那引用这个公式还有何意义。只有必要的才用来引用。其实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的问题。 

一篇科技论文,其所引用的公式或其它结论未必都是正确的,尤其是如果从一个错误的公式开端而进行推到或讨论,势必导致错误的结论。公式不是万能的,并不能预言所有的问题,但是在某些问题中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起到题眼的作用。引用要服务于中心、服务于主题。一个公式也许会胜过千言万语的描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8905-609077.html

上一篇:温馨校园,感动瞬间—“我心中的好老师”
下一篇:秋日《太常引》及简评---滴雨打柴房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11 柳林涛 李学宽 陈湘明 张冠阳 钟炳 陈小润 武夷山 胡利 曾新林 杨文祥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