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sismine 40岁,追求卓越,却走进平常

博文

一城锦绣里的师生情谊:写给壮壮

已有 985 次阅读 2025-9-9 12:06 |个人分类:学生培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壮壮:

在嘈杂的杭州东站,我就着狭小的座椅,把有些僵硬的腿尽量地蜷缩到有些拉伸感,却也舒适的状态,也尽量地凝聚起思绪,给你写这封写了很久的信。这封信,从六年前那个自称是壮壮的好朋友的大男孩爬在我的肩头哭个不停时,就开始酝酿着写,也动手写了一部分,因为琐事冲淡了情绪,就驻笔停歇了。直到因为在你家门口跑钱塘女半马,在你家住了一宿,和你还有那个自称是壮壮的好朋友的人和他的妻子朝夕相处了两天,在钱塘江畔怡人的跑道上跑过,钱塘江的风,把我和他还有你的过往,一幕一幕地从过往钩沉了出来,成为我们的故事,忍不住想提笔把那篇停笔已久的文章写下去。而直到刚刚,那个自称是壮壮的好朋友的人,在送我来车站的路上,把他一直埋在心底的成长故事一股脑地告诉了我,我才知道他为什么把自己叫做壮壮的好朋友,也才明白他当初爬在我肩头哭泣的原因,就在人来人往而聚散无常的杭州东站,凝神聚气,思考一些深刻的东西。

那个自称是壮壮的好朋友的人,是你的爸爸,也是我的第一个学生。第一次带学生,就正如第一次当爸爸,第一次当儿子一样,没有经验,不知道该怎么当好老师。那时候,没有科研经费,你爸爸的培养费,都是一个姓蔡的爷爷帮我付的,而我评了正高,却只拿到中级职称的岗位津贴,职业生涯处于最为艰难也最为不甘的时候,就一直在和命运折腾,而且折腾得很厉害。到教育学科做高教所的硕士生导师,就是折腾的一个结果,你爸爸也因此成为我的第一个学生。

面试时你爸爸背诵了一段龙应台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一下子就打动我,我感觉这段话就像是我要给我儿子说的,心里就希望我儿子也能因为这句话而用功读书,找到他生命中的成就感和尊严。

录取他不久,我就要求他来学校一趟,他奉命而来,聊了很久,到饭点请他吃饭时,他告诉我他女朋友也来了,问我能不能把他女朋友也叫来一起聚餐。他的这个女朋友,后来成为你妈妈。

mmexport1757389906417.jpg

                                  2016年8月3日,在入学前我和你爸爸第一次师生相聚

读研时,他也处在人生的迷茫期,对自己的能力不是很有信心,似乎也很不能容忍我提及他的不足。我记得有一天他陪我从学校走到我家,路上他喋喋不休地诉说着他的迷茫、无助和不甘,那时候他似乎觉得未来没有任何确定性的东西可以锚定他的人生旅程,对未来和自己的能力很没有信心,感觉自己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毕业要求,拿不到学位,也找不到好工作,似乎他对未来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他和他女朋友的感情:那天晚上他说:“我将来就在我女朋友的学校里开个小卖部卖东西给学生,即使我拿不到硕士学位,我也能把自己这辈子养活了。”

我不知道现在的他如何看待他当时对自己的这个期许,我也忘了我当时说过些什么,大致不外是鼓励的话,说他应该可以和其他学生一样,完成研究,获得硕士学位,会和所有的硕士一样有更好的未来。当然,相比于他当时苦苦探寻却找不到出路,学业也没有进展的困境,我的话应该是很苍白的。空洞而苍白的鼓励性话语,怎么也抵不过实实在在的科研进展。科研进展是能够带他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但那时候,我却没有对他的科研进展给予实时而充足的肯定,相反,我打击了他:有一次,他交给我一稿文章,我和他一起修改,嘟囔了一句,你的文章写成这样,将来你怎么毕业啊。他就站起来了,勃然大怒,并抱怨我不会带学生,说他只是一个硕士生,我就让他写这么抽象的理论性的东西,不给他具体的指导,只会说他写不好。然后就摔门而去。我一直觉得我只是很客观地陈述了一个事实,没有任何恶意,他的过激反应只是他太过敏感和脆弱……直到今天,当我把这一事件放到他当时的困境中,我才真正意识到是我错了,对一个正因为怀疑自己能力而失去信心的人而言,我对他学术探索能力的否认,的确是对他的致命打击,而据说他当时很用功地在读文献,很潜心地做研究,希望自己在学术上成长起来。

还没等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就来给我道歉,说他被同学痛骂,同学说他不识好歹,说老师用心帮他修改论文,他应该抓住机会学习,应该感恩老师,而不是抱怨老师的严格要求。我当时压根就没有生气,只是在想接下去该怎么办,如果我选的题目他做不下去,那么是不是他选一个课题,我跟他选的题目做,会不会帮助他更快地完成他的硕士研究?我跟他应该比他跟我容易一些。

他后来就自己选了研究课题,没有和我通气就参加了开题答辩。我在他开题答辩时,才知道他想做K-12。说实话,我不是学教育学的,之前都没有听说过K-12这个词,也说不出这个选题好不好。当时,替我为他交了培养费的蔡爷爷曾在美国留学,知道K12是美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就觉得他既没有切身体会,也没有渠道开展调研,只能东抄西抄,没有办法进行实质性研究,就否决了他的选题,让他和我商量商量,再确定选题。他当时已经答应和我一起修改一篇文章,我问他是否愿意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做自己的硕士论文,当然,还提供其他几个选题供他选择。他最终确定了在那篇草稿的基础上做他的硕士研究。我和他就开始一起修改那篇草稿。他先修改,我再批改,然后把他从杭州叫到上海,当面讨论修改,他很认真地学习,也尽力完成我让他做的任何事情。当初面试时,他说他工作过两年,同事对他的称呼从小李,小强叫到强哥,面试老师就觉得他是混社会的,而不是做研究的,会很难调教,相反会驾驭在老师头上,是会让老师头疼的角色,但接触下来,他其实是虚心而踏实,可信也可靠的学生。后来那篇文章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接受,他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硕士论文,并获得了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从开题答辩不通过,到发表一篇B类核心文章,到最后获得优秀硕士论文,应该对他的心理发生过重大影响,他对自己应该有些信心了。他毕业的时候,获得了很多工作机会,包括考上了浙江省的选调生,差点去组织部工作,当然,他后来选择了去学校。硕士阶段,他终于在未知的前路,找到可以锚定前路的东西,向前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成就和尊严。

你就是在那段时间出生的。他在硕士阶段完成求婚—结婚—生子的三重奏,我一直以为他是幸福的,成功的,是能力突出,性格坚定,人际关系圆融,受大家信任,因而也是阳光灿烂的大男孩。他和我从学校走到我家那条路上所流露的悲观情绪,不过是一过性的消沉,因而从来没有深度探究过他的心理状态,直到这次到你家,我才知道,他的内在有着极强的自尊,在这种自尊下,他对自己有着极高的期许,他因而极度渴望自身价值和能力被认可,也因而常常会陷入消沉当中,只是他自己把这种消沉消化掉了。

应该是你一出生,他就把你的照片发给我了。我当时以为他愿意和我分享这一消息,只是向我解释他那一段科研进展不大的理由,我当时好像还处于不便于表达感情的状态:我在会议中,或者在谈话当中,所以,看到他连续发来的照片,就只是发了一个恭喜祝贺之类的话语。现在才知道,他告诉我你出生消息,除了告诉他的老师,可能还是告诉他的母亲。我那时候并不知道他母亲和我一样,都得过癌症,我抗癌成功,而他的母亲不幸早逝,他也因此失去了家庭这一生命最基本的支撑,很可能,他把对母亲的情怀移情到我的身上,可能也幻想过,如果他的母亲也如他的老师一样,抗癌成功,病愈并陪伴他走过青春岁月,可能他生命中很多遗憾,都可以弥补吧。我也并不知道,除了我第一次见他就产生了那种他很像我儿子所以我要好好教导他的母性情感,在此后三年的师生相处中,他也对我产生了如母亲般的情怀。

我老家有看月子的习俗,但看月子习俗有很多讲究,比如姑姑比姨姨的脚重,看月子要在姨姨后面,似乎这些讲究和母子的健康和孩子的前途相关,因而问他我什么时候可以去看月子,他不让我去,说等改天带你来看我。我就等着,但直到他毕业,他都没有带你来看我。在毕业座谈的时候,他向学校提出的期望是:“我导师正高,学术水平也高,但待遇却很低,学校应该给我导师相应的待遇”。我却抱怨他没有兑现他承诺过我的三件事,要求他以后做到,不要欠我一辈子。其中一个就是他答应要带你来看我,却始终没有带你来看我;第二个是他还答应陪我跑5公里,但直到座谈那天,他还没有陪我跑5公里;还有就是我一直期望在我手把手带学生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之后,学生能够自己主导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以证明我成功地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研究生。

好像在座谈会第二天早晨,他就陪我跑了五公里(我跑了10公里),然后,就毕业走了,剩下的两件事,我怕他一离校,就忘记这些承诺了,因为他是我独立带的第一个研究生,我还是有些期许的,所以,就开始给你写信:他可以不在乎他给我的承诺,但他不能不在乎他作为父亲在儿子心中的形象,所以,当时想用给你写信的方式给他施压。但好像不太正当,他毕业要工作,要往前看,似乎也没有必要把过去的承诺放在生活的中心,断断续续地写,最终因为毕业离别情绪的淡化而搁笔。

他后来真的带着你妈和你来看我,诉说他毕业后所错失的机会和对未来的梦想。他准备考博士,想把过去的研究拿起来。这应该是他兑现承诺的行为。我没有想到他毕业后还记得当初的承诺,更没有想到他还会践诺,我由衷地高兴,陪你玩了一天。那时,我还能把你抱起来,你在我怀里,一点没有疏离违和感,好像我们老早就认识,你还特别喜欢让我抱着你,连他怕我累着,让你下来,你都不肯下来。mmexport1757390575338.jpg

                                                  2020年11月7日,我们第一次相见

那次,我给他写了推荐信,他考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补录进了面试,但最终还是没有通过。后来他结合自己的工作,去东北师大读思想政治教育的博士,开始另一个专业的研究。

这次去杭州钱塘跑马,他建议我住你家,我几乎没有怎么犹豫,就答应了,在我,这不仅可以拉近感情,也可以趁机深入了解一下他的博士研究。他带着你和你妈妈一起来接我,把我接到你家,让我住在你姥姥曾经住过的房间。他让你叫我奶奶,说实话,我到了当奶奶的年龄,老想着抱孙子,但还没有人真的叫过我奶奶,你是第一个,我就尽量地像个奶奶一样,陪你,教导你,和你一起读书、做作业、甚至和你踢球、跳绳,也慢慢地习惯了被你叫做奶奶。

mmexport1757391302649.jpg

                                     我给你读《罗纳尔迪尼奥 微笑的绿茵精灵》

晚上要睡觉的时候,你要他陪你踢球,他担心奶奶明天要跑步,想让奶奶早点睡觉,所以,不准备陪你踢球,你抱怨他说他答应过的,老是爽约,要是算的话,他该计入失信名单一亿次了。你不能这么说他,因为我亲历过他一旦承诺,就把承诺沉沉地压在心上,他会用他整整一生去兑现,如同毕业座谈上我也抱怨他没有兑现承诺,而毕业六年,他还在竭力地兑现他当初的承诺。你说他屡屡失信,是不是你的要求太过分?大人世界里有太多需要应对的沉重和无奈,而他在这些无奈和沉重中,如何想方设法地兑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可能在你现在的视角里还看不到,但总有一天你会理解他。

即使现在,你应该也能感到他是个靠谱的人,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我在拍跑马定妆照,发现没有冰红茶,就嘟囔着说了一句。后来,我听见你叫喊着爸爸,问他在不在厕所,但一直没有听到他的回应,后来你就扫兴地回到我身边,我问你找到他了吗,你说他可能去给我买冰红茶了,我还在想这么晚,商店都关门了,他去哪里买呢?但他最终还是带了好几瓶的冰红茶和电解质饮料回来了。而你能够因为在家里找不到他,就推测他可能因为我嘟囔没有冰红茶就去给我买去了,可见你也知道他是个很靠谱的人,会想尽办法做他能做到的一切,去满足亲人朋友的愿望。所以,在他没有办法满足你的时候,不要说他失信,克制自己的欲望,尽量地去理解他,告诉他,你是他坚强的后盾,你也是个男子汉了呢。

因为知道他对承诺看得多重,因为知道他不愿意让你说他失信,所以,就叫上他和你一起去踢球,我和你一家,我替你守门,你去他面前去攻他的门,他的门是他背后的整面铁门,我们的门是井盖,大多数时间,你压在他门口进攻,他有时候会晃过你,来到我的面前,有时候他踢过来的球会正正地踢到我脚下,我几乎本能地一抬脚就把球挡了回去;有时候,他在我面前,把球从左脚倒到右脚,再从右脚倒到左脚,来来回回,弄得我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一不小心,球就从我脚中间蹿过去了,他转身跑回自己的球门,神态间不经意所透出的自得,让我感到,无论他成长到什么程度,战胜我这个老师,还是让他很骄傲,他在心底还是希望能得到我的肯定,似乎我的肯定还能够给他带来从头再来的力量。那晚吃饭时,你妈妈问我,“你觉得他有科研潜力吗?”我说,他能够从不同学科缝隙间发现研究空白,并设计了逻辑严密的研究方案,踏踏实实地落实研究方案,科研潜力肯定是有,但他概括、精炼和提升的文字能力可能不足,需要加强。这好像和我多年前对他的评价一样,但这次他没有勃然大怒,而是接受了这一评价。我知道他会想办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有一天他终将会拿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给我说,“刘老师,你看,我写出来了!”

mmexport1757391541774.jpg

                                          壮壮的好朋友跟我讲述他正在做的研究

第二天一早5:50,我听见他起床,给我准备早餐,吃完早餐开车带我去跑钱塘女子半程马拉松。据说你醒来后,发现他和我走了,就哭,抱怨他没有叫醒你,和他一起看我起跑。从一见面,你就问我能够跑到什么名次,问我跑完会拿到什么奖励,我说我跑不快,可能会是几千名的名次,跑完会拿到一个完赛奖牌和完赛包,包里会有电解质水之类的补给。你小小的脑壳里大概一直在疑惑,我为什么要到这么远的地方,精疲力竭地要跑一个马拉松。我没有办法向你解释当我们超越自身体能的极限,还朝着目标,坚定且坚韧地奔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种精神,对我们开拓生命价值的意义,就正如他在目前苦苦地进行了博士研究,尽管他的博士研究没有给他带来明显收益,相反,一边工作一边读博,还额外加重了他的负担,因为读博不能全心投入工作,还影响他的晋升之路,但他依然在苦苦的研读着,也许,这一切只是在证明他作为一个学生、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丈夫和作为一个父亲的信念和力量,而这种信念和力量,是在我们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和困境,比如不治之症,我们最终能够克服障碍、走出困境、找出解决方案的基本条件。

在终点,我听到你妈妈叫我的声音,知道你和他都在那里看着我跑,脚步不觉变得轻快:其实钱塘江边的跑道绿树成荫,风吹走了所有的疲累,因为冰红茶补足了能量,我一路都跑得非常舒爽,原来拉伤的腹股沟一路无感,除了在17公里处,小腿轻微有些酸累,我喝了一包能量胶后,体能就恢复了。我后来看到他拍的我到终点冲线时刻的照片,应该还是很轻松。

mmexport1757391954217.jpg

                                                       2025年钱塘女子半马冲刺前

跑过终点,拿到奖牌和完赛包,走过长长的通道,和他、和你还有你妈妈会合。你妈妈拿出一束花给我,他则拿出一个条幅,上面写着“四月芬芳绕钱塘 一城锦绣候师来”。一刹那,内心涌出深刻的感动,我知道他是很注重仪式感的人,但我一直不知道我竟然值得他用一城的锦绣给我披上这么荣耀的光华,我其实一直都不是很自信的女人,好像从来都没有被人这么尊崇过,我从内心深处涌出人生值得的感慨,但至今,我都怀疑我是否值得被他这么尊崇,我以各种借口和这个条幅拍了很多照片,但至今不敢发圈,我怕人们笑话我王婆卖瓜,也怕人们说我自己几斤几两,得意忘形。

mmexport1757392534413.jpg

                                                                           赛后我们一起合影

 你则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我的完赛包,从包里拿出了电解质水喝起来,尽管他给你带了好几瓶电解质水,你就要喝我完赛包里的电解质水,你说我完赛包里的电解质水好喝。我完赛包里的电解质水应该和爸爸买的电解质水品质没有差别,但完赛包里的电解质水,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跑过21.095公里之后,才能拿到的奖品,里面有一种战胜所有困境最终取得胜利的味道,你喜欢的,应该是这种味道。你还拿出奖牌,放在你的眼睛跟前,想要一探这个奖牌里到底有些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要前赴后继又精疲力竭地去追逐这个奖牌?

mmexport1757392544209.jpg

                                                         你手握奖牌与我合影

我不知道你看懂了没有,是否得到了自己的答案,答案又是什么。吃完饭,你妈妈带你去踢球,他则送我去杭州东站,路上,他给我说了当年母亲重病不治家破人亡后,父亲因承受不起打击而责任未尽,成绩一直优秀的哥哥中途丧志,而他则在众多亲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侥幸完成高考改变命运的故事,他说“老师,我真的把你看作是我的亲人,以后,你一定要再来杭州带我跑马”。

突然想起他当时抱住我趴在我肩头哭泣的样子,当时不理解他的感情,我记得他好像是沉沉地把自己趴在我身上,我感觉他的份量很重,想要拍拍他的肩膀,宽慰一下他,但发现我抬手的时候,都有些支撑不住自己了。直到现在,我才发觉,他当时是想把他生命里的一些东西卸下来,搁到我这里,我当时还不知道自己能否承担起来,因而在和他等电梯的时候,我都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到现在,我才明白,他当时想从心底卸下来的,可能是因为生离而引起的对不确定性恐惧,年少时母亲死亡所引起的恐惧,可能根植在他内心深处,他害怕一直支持自己的力量突然消失的那种无助和恐慌,所以,他希望我们能够以某种深刻的关系建立起联结,突然也想到他当时一定要留给我的网球拍,也想到在你家门口发现我没有带上喝水杯子,他也说把杯子留下,好像我还会回来取一样的感觉。师生关系处得好的,很常见,但把师生关系真的处成母子一样感情的,真的很少。我知道,他想让我弥补你没有奶奶的遗憾,他现在用脑电研究人类情感,他应该知道人类因为血缘关系而起的本能感觉和情感,是无法替代的,我可能无法像你血缘奶奶一样,对你会产生像奶奶一样的本能,但我会像一个奶奶一样,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温暖和力量。

他把我放下后,我往前走了几步,再回头,车水马龙的车站车来车往,我已经找不到他了,直到他打开车窗,再次向我招手,我才看到他。我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坐在嘈杂的杭州东站,给你写这封写了很久的信,看着萍聚萍散的人群朝着不同的方向奔流,那句“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这悠长命运中的晨昏,常让我望着往事出神”的歌声回荡在我耳边,多幸运,我们有个我们。壮壮,愿您,愿我,愿他,和她,健康,我们互相陪伴,直到我们都有力量,坦然面对未知和恐惧。

此致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人群里 敞着一扇门/我迷朦的眼睛里长存/初见你 蓝色清晨/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 我有个我们/

这悠长命运中的晨昏/常让我 望远方出神/灰树叶飘转在池塘/看飞机轰的一声去远乡/光阴的长廊/ 脚步声叫嚷/灯一亮 无人的空荡/

晚风中闪过 几帧从前啊/飞驰中旋转 已不见了吗/远光中走来 你一身晴朗/身旁那么多人/ 可世界不声 不响/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 我有个我们/这悠长命运中的晨昏/常让我 望远方出神/灰树叶飘转在池塘/看飞机轰的一声去远乡/光阴的长廊 /脚步声叫嚷/灯一亮 无人的空荡/晚风中闪过 /几帧从前啊/飞驰中旋转 已不见了吗/

远光中走来 你一身晴朗/身旁那么多人 可世界不声 不响/笑声中浮过 几张旧模样/留在梦田里 永远不散场/暖光中醒来 好多话要讲/世界那么多人 可是它不声 不响/这世界有那么个人/活在我 飞扬的青春/在泪水里浸湿过的长吻/常让我 想啊想出神。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5715-1501122.html

上一篇:蹄蹄硕士论文里的致谢和我对她的思念和期许
收藏 IP: 112.250.104.*| 热度|

3 郑永军 武夷山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2 0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