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17日参加了2025年IEEE AI for Libraries研讨会暨IEEE高校用户会。会议主办方为IEEE学会出版社与iGroup中国。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借助AI技术赋能图书馆,推动图书馆信息化进程的优化与升级,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一天的会议安排,内容丰富。有助于进一步了解IEEE数据库及其新动向,也有助于了解头部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宾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实践与探索。会议期间,多种互动交织,各有所得、各有所获。
笔者参会前算是做了点"预习"(见延伸阅读)。会议互动环节,亦表达了用户视角的愿望或期待。IEEE数据库,在电气电子、计算机、半导体、通讯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IEEE AI产品与服务正在紧锣密罗的研发中,一方面是值得期待的,另一方面是有顾虑的。多种学术资源库已推出自身的AI产品与服务,几乎个个价格不菲,相当于给高校图书馆这样的机构用户进一步增加了负担。当前的大环境,几乎各家高校的文献资源经费均是紧缩的,有的缩减幅度很大。与时俱进,提升产品与服务的用户体验,一定程度上是学术资源库应尽的责任。作为用户,最为厌恶的是强加压力、强制消费,切忌以AI增强检索为由坐地起价。种种原因,几乎每种学术资源库均在探索或摸索,与AI相关的产品与服务实际应用价值几何是不明确的,各自相关投入也是不透明的,不可以变相让用户无条件买单。总的来说,IEEE学会出版社方面在会议期间传递的信息,个人认为是较为理性的、友好的。
参会期间,有幸与多位同行进行了交流,受益匪浅。高校图书馆工作有不少问题是大家共同面对的,同时又需要各自结合自身实际,交流与分享互利互惠。会议期间的,面对面交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相助相携,其乐融融。
参会期间,清华大学图书馆官微宣传《知识殿堂的燃灯者——记清华大学图书馆榜样馆员邵敏》。正巧邵敏馆长、窦天芳馆长亦参会,茶歇期间同她们进行了简短交流,笔者亦试图为助力宣传与推广尽份绵薄之力。我参加过多次DRAA培训周,对邵馆长他们所做的贡献,或多或少有进一步的感知与认知,读了该馆官微宣传,加深了了解,由衷敬服! 致敬首位荣获清华大学图书馆突出贡献奖的图书馆人——邵敏。干一行、精一行,择一业、终一身。这样的图书馆人,多多益善期待更多青年圕人向榜样学习,更好地成长。详见:知识殿堂的燃灯者——记清华大学图书馆榜样馆员邵敏 .https://mp.weixin.qq.com/s/lckoAlAlwVCGTBxJ18S6Qg。我读到了魏辅轶(车车)老师转发并评论:“ 在TALIS工作时期与邵馆结缘于DRAA。那时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带动下,高校图书馆犹如一列全速行驶的列车狂驰向前。但国外学术出版的商业轨道并不能契合中国图书馆的轮距。邵馆及其DRAA理事会的成员们作为高校图书馆引进数据库资源建设的先行者,努力调整着列车的速度,又斡旋出版商改变‘轨距’来适应中国的国情,为高校图书馆与世界学术出版接轨作出了重要贡献!可比为高校数字资源建设领域的‘詹天佑’!”魏老师的评论,不吝赞美,形象生动,有趣有味有力量。
感谢会议主办方!感谢相遇!
延伸阅读:
图谋.学术资源库迈入AI新时代.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82128.html
学术资源库迈入AI新时代,受到诸多制约,高校图书馆的处境日益尴尬。突出的问题是“资源在外”“服务在外”,甚至人力资源亦在外(不同形式外包了或虚化、泛化了)!想说爱您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得事。当前,“脱实向虚”的特征突出,疲于应付。有些工作靠喊口号于事无补,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久久为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