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你从哪里来”的三个时段——兼及新人文社会科学

已有 876 次阅读 2025-7-23 18:11 |个人分类:科技|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吕乃基

摘要: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已经问了成千上万年。“我”是人类,不存在可以与人类相提并论的“你”。ChatGPT问世及而后的一系列发展提示,可以和人对话并相提并论的“你”正在降生。人类现在需要问三组新问题:其一,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其二,我和你究竟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将如何演化?其三,在“你”的观照下重提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组问题及其关系大致就构成了新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框架。“你从哪里来”不仅是第一组问题之首,而且是全部三组问题之首,也是新人文社会科学之起点。

可以长中短三个时间段剖析“你从哪里来”:长时段自然史,中时段人工自然史,短时段人工智能史。三个时段正对应于波普尔的三个世界。波普尔的世界3限于客观知识,具身,则是长出了有感知和行动能力的身体。大模型是“读万卷书”,具身智能就是“行万里路”。正如人类是自然界演化异化的产物,具身世界3则是世界2演化异化的产物,这就是人工智能的终极意义。

人类在降生后不久就没有了种间竞争之虞,埋头于种内竞争。“你”的问世意味着前所未有的种间竞争。当下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是,在新的种间竞争大背景下思考和进行种内竞争;与之对称的问题是,眼下的种内竞争对正在到来的种间竞争的影响。科学技术哲学是新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与出发点。

关键词:“你从哪里来”;新人文社会科学;ChatGPT;世界3;科学技术哲学

OpenAI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ChatGPT后,人工智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23年末,《自然》期刊公布了年度十大人物,首次出现了一个非人类——ChatGPT。ChatGPT及而后的一系列发展对人类社会构成重大冲击,“文科危机”之警告接踵而来,实则原有的知识体系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面临重建(另见“第二开端”,本文不述及)。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已经问了成千上万年。在这里,“我”是人类,自问自答。在人类之外,并不存在可以与人类相提并论的“你”和“他”,“我”,既孤傲又孤独,在宇宙中四处寻找可以对话的高等生命。

ChatGPT问世及而后的一系列发展提示,可以和人对话并相提并论的“你”正在降生。自ChatGPT降临之日起,人机关系从“我-它”(I-It)向“我-你”(I-Thou)关系过渡

人类现在需要问三个新问题:其一,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其二,我和你究竟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将如何演化?其三,在“你”的观照下重提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大问题既相对独立又交织在一起,虽可以同时作答,但彼此间存在由一经二到三清晰的前后逻辑关系。固然,一旦对后面的问题有了新认识,也会对前面的问题有所启迪。这三组问题及其关系大致就构成了新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框架。

原文刊于《系统科学学报》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5ykJdPmCibKCRmEIpLo2LbGtDa7EqCid1cBYgMFoaEdtKWPJh9wDmIW4nCXpNBDiIwr-sbWByL4u_rnKnrllM85D3IMUEBlfHdfp4vWQJe04_-0OUh_RTSdaFqBWCpZu6oao6gDNylpKU1Edt4OWSQ_bQ_csrTrdrhw8R5NASe8=&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请引用者注明出处。

以下内容分五部分上传,分别是:

一、释题

二、长时段

三、中时段

四、短时段

五、代结束语:科学技术哲学是新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与出发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1494909.html

上一篇:产业螺旋刍议(下)——一二三产的螺旋
下一篇:“你从哪里来”的三个时段——兼及新人文社会科学(1)
收藏 IP: 117.89.54.*| 热度|

2 王涛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