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人类现在是一个少年的上帝

已有 2858 次阅读 2015-11-2 23:56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类, 上帝, 火星, 金星

人类现在是一个少年的上帝

蒋继平

2015112

 

上帝在人们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代表,是宇宙的创造者,是统治世界的主宰,这点在基督教信徒心目中更是如此。不过,对于无神论者来说,他们不认为有上帝,他们认为人是统治世界的主宰。我是一个基督教徒,我信奉上帝,但是,我也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接受了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因而,我对上帝的认识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我心目中的上帝与一般基督教徒心目中的上帝有一些差异。

这是不是叛经离道的行为?是不是属于渍渎上帝的举措?一些虔诚的基督徒可能会这样指责我。对此我是有心理准备的。

在我通读了圣经创世纪后,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对上帝有了自己独到的认知。我认为圣经中开天劈地的上帝,其实是一个具有高度发达的宇宙文明体,这个文明社会从宇宙空间的某地用非常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地球进行了开发和改造。这个文明社会很可能是火星。

从现有的种种信息来看,宇宙生命是循环往复的。现在让我列举几个关键信息。

  1. 每个物种都在繁殖和死亡的循环往复中继续和发展。

  2. 每个物种都有不同的生长时段,比如,有的昆虫要经历四个时段,即:卵,幼虫,和成虫。

  3. 宇宙星球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以保证不相互碰撞,但是,当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又可以相互往来。这为星球间的生命迁徒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4. 地球上的生物都具有趋光的特性。这个证明生物具有趋向能量的本性。

  5. 从现在的地球现状看,当一个地方的资源用尽后,或者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已经不适应人类生存的时候,人们就会迁移到别的地方去。

以上的五条都是生命循环往复的必要条件。简单地来说,生命的循环往复取决于繁殖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那么,为什么说现在的人类是少年的上帝呢?这跟宇宙生命的循环往复有什么关系呢?

我的答案是:

  1. 从创造论的角度看,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所以,宗教上说,人是上帝的儿子。反过来说,人称上帝为父。既然人是上帝的儿子,人本身就是上帝的一部分,将来长大了就成为真正的上帝了。这与世界生物的生命循环一样,比如说,植物由种子开始到幼苗再到成熟的植株,然后开花结果到收获种子结束循环。再从人本身来看,父生子,子然后成为父,一代一代地发展下去,没有穷尽。不过,人类现在还只有几百万年的寿命,这在宇宙生命中确实属于少年期。再说,人类现在的行为和知识也与一个少年人很相似。其特点是,好奇心很重,学习和接受的能力很强,但是,还没有学会照看好自己,活动的能力也很有限,还不具备到邻近星球自由访问的能力。所以,我说是少年的上帝。

  2. 对于无神论者来说,进化论是他们的经典。那么让我用进化论来说明我的观点。太阳系的八个星球中,火星处于地球的外围,比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在演化过程中,火星必然比地球先冷却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是生物生长的临界点。假如进化论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火星必然比地球先具备生物进化的条件。当然,继而推之,处于火星外围的星球比火星还要早冷却到适应生物生存的温度。因而,我认为按照进化论的说法,生物是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的不断迁徒的循环往复过程。我的意思是,离太阳越远的星球,越早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所以,太阳系的生命是从外端的星球向内部的星球迁移过来的。最近的迁移是从火星到达地球。因而,火星人就是地球人的上帝。故而,上帝等于天上的帝国。生物的趋光性可以用来论证这个迁移的假设。不过,由于火星人到达地球的时间还很短,所以,地球人类现在还处于少年阶段,是一个少年的上帝。

这个少年的上帝现在正在快速成长的阶段中,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能力,正在试图回访故乡的火星。在真正地掌握了一些列重大的科技突破后,这个少年的上帝将会开发金星,到时候,地球人类就是开发金星的上帝,并且迁徒到金星,成为金星人类。

我觉得地球人类现在相当于一个15岁的少年上帝,到有能力开发金星的时候,恐怕要在20岁以后。从现在到那个时候,是人类科技发明创造最为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科技发明主要是在能源开发;空间航行技术;空间物体的捕抓和掌控变轨;发现,保存和繁殖具有在极端恶劣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必须具有在高温高压下将硫酸或者硫化物转变成水,氧气和硫的能力,这些技术是开发金星必不可缺的。而人类唯一的出路必然是金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3132-932940.html

上一篇:天地组成的红色宝剑
下一篇:博士仅是一个学位称号
收藏 IP: 67.77.163.*| 热度|

3 苏光松 王慧静 姚伯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