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铁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自2021年12月开通以来,不仅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黄金通道”,更在区域合作、经济发展、技术输出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示范作用。
据中国铁路昆明局消息,截至4月29日,中老铁路累计开行国际旅客列车超2000列,跨境国际旅客突破50万人次,覆盖112个国家和地区。中老铁路国际旅客每天出入境旅客从最初的300人次攀升至最高1300人次。截至4月29日,中老铁路全线累计发送旅客超过518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5840万吨,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推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老铁路通过高效的客货运输,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货物品类扩展至电子、光伏、汽车等2900余种。同时,国际冷链物流网络的建立(如昆明至泰国林查班港的货运时间缩短近1天)显著降低了物流成本约20%,提升了区域资源流动效率。
中老铁路是中国首条跨境高铁,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全长1022 km;由中国按国铁 Ⅰ 级标准建设,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中老铁路的建设克服了地形复杂、地质多样等困难,桥梁隧道的比例高达87%。中老铁路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发展历程
2010年05月,中老铁路通道昆玉段率先开工建设;
2015年11月,北京举行合作仪式,老挝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与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签字;
2015年12月,中老铁路磨万段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2016年12月,中老铁路通道举行全线开工仪式;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通道全线通车运营;
2023年04月,客运列车正式运营,昆明至万象高铁当日通达。
2、组成部分及线路参数
1)昆玉段:由昆明南站至玉溪站,全长 79 km,设计速度 200 km/h;
2)玉磨段:由玉溪站至磨憨站,全长 507 km,设计速度 160 km/h;
3)磨万段:由磨丁站至万象南站,全长 418 km,设计速度 160 km/h。
3、站点设置
1)中国段:新建车站 18 座,客运有峨山、化念、元江、墨江、宁洱、普洱、野象谷、西双版纳、橄榄坝、勐腊、磨憨 11 座车站,货运有研和、元江、宁洱、野象谷、勐腊、磨憨 6 座车站,其他为技术作业站。
2)老挝段:新建车站 20 座,客运有磨丁、纳堆、纳磨、孟赛、孟阿、琅勃拉邦、嘎西、万荣、蓬洪、万象 10 座,货运有纳堆、孟赛、琅勃拉邦、嘎西、万荣、蓬洪、万象南 7 座车站,其他为技术作业站。
4、运营情况
1)客运方面:截至 2025 年 2 月底,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累计发送旅客超 4860 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 6.9 万列,全线单月旅客发送量由开通初期的 60 万人次增至 160 多万人次。国内段日均开行客车从 8 列增至最高 86 列,单日最高发送旅客 9 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客车从 4 列增至最高 16 列,单日最高发送旅客 1.6 万人次。
2)货运方面:截至 2025 年 2 月底,开行货物列车 5 万列,累计运输货物 5400 万吨;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国内全境与19 个国家和地区,商品种类拓展至 3000 余种,累计运输跨境货物达 1250 万吨。探索 “中老铁路 + 中欧班列” 模式,老挝至欧洲运输时间缩短至 15 天,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5、经济价值
1)促进贸易往来:中老铁路开通后,跨境货物品类不断丰富,已拓展至 3000 余种,运输覆盖国内 31 个省(区、市)以及老挝、泰国、越南、新加坡等 19个国家和地区。极大地推动了中老两国以及与其他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通,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贸易效率。
2)带动产业发展:有效带动了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磨丁经济特区等经济园区发展,带动老挝铁矿石、木薯粉、橡胶等产量明显增加,也促进了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物流、制造业等,推动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
3)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使昆明经老挝至泰国的货运成本降低 30% 至 50%,老挝境内运输成本降低了 20% 至 40%,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 “新引擎”,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6、社会价值
1)方便民众出行:中老铁路全线每月旅客发送量由开通初期的 60多万人次增至如今的160万人次。国内段日均开行客车从 8 列增至最高 86 列,老挝段日均开行客车从 4 列增至最高 16 列,为沿线民众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高效的出行方式,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加强了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
2)推动旅游业发展:随着停靠站点的增加和旅行时间的缩短,越来越多的中国和老挝游客选择乘坐铁路前往对方国家旅游,“国内旅游专列 + 国际跨境列车” 的旅游模式也吸引了更多游客,促进了两国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酒店、餐饮、购物等相关服务业的繁荣。
3)增进文化交流:中老铁路为两国人民提供了更多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会,两国民众可以更加便捷地前往对方国家体验不同的节日氛围和文化传统,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
4)培养专业人才:通车3年,中老铁路培训了数以千计老挝籍学员,传授机车驾驶、车辆检修、客运、货运、调车等专业知识,将他们培养成新一代技术工人,为老挝的铁路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7、战略价值
1)加强区域合作:作为 “一带一路” 倡议与老挝 “变陆锁国为陆联国” 战略的对接项目,中老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加强了中国与老挝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推动了区域互联互通,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2)提升国际影响力:中老铁路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展示了中国在铁路建设和运营方面的强大实力和技术水平,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为其他国家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
3)保障资源安全:为中国的钾肥等资源进口开辟了新通道,对中国的资源多元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国的能源安全和资源安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5 1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