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至27日,由全国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委员会主办,昆明理工大学承办的第22届全国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在昆明召开。此次会议旨在为全国机械工程同行们搭建深度交流平台,共同推动AI赋能机械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和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本届大会以“AI机械-融入时代巨潮,爱机械-汇聚数智未来”为主题,汇聚顶尖智慧,组织了3场院士大会报告,9场主旨报告,以及7个分论坛56场分会场报告,涵盖了机械工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国际交流合作等主题;还新增了工程实践教育分论坛和行业特色高校分论坛,以及分论坛的主题讨论环节。
来自全国机械领域300余所高校的校领导、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系主任及相关企业代表1500余人参会。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郭东明院士表示,希望机械工程学科作为工程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新技术,转变科研范式,强化专业建设,深化AI赋能课程改革,重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科学院张卫红,中国工程院林忠钦、王国庆、马玉山等院士出席会议。
主旨报告(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忠钦院士“探索海洋科学实验和考察研究新范式”
王国庆院士“新一代运载火箭制造技术”
马玉山院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探索和实践”
昆明理工大学校长王华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及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学校在智能制造、机电系统控制、故障诊断等学科方向上展现了良好势头,希望各位专家给予昆明理工大学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那靖教授作了《传承创新、聚集合力、面向需求、融合发展—昆明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
参会专家学者在“AI时代机械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械工程学科融合发展范式与探索、机械工程专业建设的挑战与思路、AI赋能机械工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机械工程国际化发展探索与实践、行业特色高校机械工程学科建设路径、AI赋能工程实践教育探索与实践”等七个分会场展开研讨互鉴。
本届大会是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会议,为全国机械工程同行们搭建了深入交流平台,对推动AI赋能机械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和专业融合发展、教育教学生态创新,推进产教融合以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
备注1)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学院起源于1922年云南东陆大学的机械专业,1954、1965与2003年分别开始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与一级学科授权博士点,机械工程、工业工程专业分别于2019年、2022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教职工150人左右,拥有7个省部级平台;近3年来承担大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委科技等项目,科研经费超过1.4亿元,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8项。
备注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简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Chines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ciety,CMES)成立于1936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以机械工程师为主体,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设计、制造、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拥有43个专业分会、13个工作委员会、29个省区市学会、2个直属机构,18万名会员,其中3000余名高级会员、4000余个单位会员。
备注3)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简介
2001年在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法人,由机械工业全国性协会、地区性协会、具有重要影响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等自愿组成的综合性行业协会组织,代管45个协(学)会,管理21个事业单位。
备注4)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简介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Chin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Society,CCMS)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从事工程机械研究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的学术性组织,拥有17个分支机构,主办了中国工程机械学报,等。
备注5)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简介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Chin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ssociation,CCMA)是由原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与原中国建设机械协会合并而成,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拥有30个分会和工作委员会,2100多个会员单位,包括机械、城建、交通、铁路、冶金、煤炭、建材、石油天然气、水利、电力、林业、兵器、航空等10多个行业以及解放军总装备部的有关单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3 07: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