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大师阿瑟·C·克拉克不仅喜欢畅想“九天揽月”,也亲身尝试“五洋捉鳖”
武夷山
2025年9月26日,Jstor Daily发表了历史学教师和自由撰稿人Danny Robb的文章,Arthur C. Clarke’s Scuba Adventures and Ocean Frontiers。原文见https://daily.jstor.org/arthur-c-clarkes-scuba-adventures-and-ocean-frontiers/
请DS翻译了此文,我修改。
阿瑟•C•克拉克的水肺探险与海洋前沿
在1950年代,克拉克对海洋探索的兴趣,就像他的海底题材小说一样,常常被专注于外太空竞赛的读者所忽视。
1992年间,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曾为了探索一艘沉船而潜入印度洋。克拉克以太空探索小说闻名于世,而他的海底冒险却常被忽视,但他对水肺潜水的热爱影响了他对未来的构想。
历史学家海伦•罗兹瓦多夫斯基(博主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历史系教授)认为,克拉克对海洋的兴趣,是二十世纪中期很普遍的一种兴趣。她相信,克拉克的生平和作品让我们得以洞察海洋探索的梦想与最终现实。尽管海洋在商业和军事上一直很重要,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们的潜力才似乎变得几乎无限。那时核潜艇和其他技术在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方面更胜一筹。
雅克•库斯托1949年发明的水肺开启了一个海底活动的新时代。罗兹瓦多夫斯基解释说,水肺“受到了自由潜水者和鱼枪捕鱼者的热切欢迎,同时也受到了这项运动的新手们的欢迎,包括休闲爱好者、科学家、电影制片人及其他人士。”这份单子很快也将科幻作家纳入。
罗兹瓦多夫斯基写道,克拉克当时已经是一名自由潜水者,他渴望体验失重般的感觉。有了水肺之后,他在1950年代开始了鱼枪捕鱼和水下摄影。这项爱好变成了一门生意,引领他从英吉利海峡前往佛罗里达和澳大利亚。克拉克和他的商业伙伴出售照片和影片,撰写并讲授他们的冒险经历,并开始了寻宝活动。
1956年,克拉克移居斯里兰卡,以探索印度洋。大约在此时,克拉克的小说也转向了海底世界。罗兹瓦多夫斯基分析了他1957年的小说《深海牧场》,其中一位前宇航员在海底牧场找到了一份工作。克拉克笔下的人物击退捕食他们鲸群的虎鲸,而克拉克后来的故事则出现了海底货物运输。
罗兹瓦多夫斯基解释说,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构想反映了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关于美国边疆的模式。按照这种观点,边疆(前沿)在不断推进,从狩猎发展到畜牧和采矿,再到农业和工业化。罗兹瓦多夫斯基在克拉克的作品中看到了这一点,但她还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他展现了一种融合科研、娱乐、工业、政府与灵性的新型人海关系。”对克拉克而言,海洋是人类进化的归宿,是应对人口增长与物种存续的必然选择。
不过克拉克也清醒认识到海洋的局限。罗兹瓦多夫斯基举例称,鲸类迁徙的广阔范围使牧鲸构想难以实现,这意味着“彻底的国际化”势在必行。“海洋实验室”等雄心项目的失败,则暴露出技术层面的巨大挑战。
1960年代的太空竞赛重构了边疆话语,海洋在工业和文学中的核心地位被太空取代。“海洋工程终究未能催生出堪比航空航天的巨型产业,”罗兹瓦多夫斯基总结道。虽然那些美梦未能实现,但新技术确实推动了海洋学发展。传统的海洋开发仍在继续。当环保理念从陆地延伸至海洋后,旧的边疆模式遭到质疑,不过近年深海采矿的讨论再度兴起。
对于克拉克而言,1992年间的那次潜水成为他的最后一次探险。在一张照片里,这位七十四岁的英国作家手持金属探测器,静静漂浮在海床附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0-3 0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