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信息计划(IFAP)秘书局认为,俄罗斯“全民信息计划”全国委员会(以下简称“俄IFAP全委会”)是各国IFAP全国委员会中开展活动最活跃的。2011年10月3日-5日,俄IFAP全委会组织了题为“信息社会中的数字信息保存:问题与前景”的国际会议。我全程出席了这个会议,现汇报有关情况。
会议主要在地处莫斯科远郊的Atlas Park Hotel举行。3日上午,主办方首先组织与会者参观克里姆林宫。下午,国际会议开幕式在莫斯科市中心的国立特列奇亚科夫美术馆内的音乐厅举行,主持者为俄IFAP全委会主席Evegeny Kuzmin先生,他是这次会议组织策划的核心人物。先后致词的有6位,分别是:俄联邦新闻与大众传播局副局长Vladimir Grigoriev先生,俄文化部副部长、国务秘书Ekaterina Chukovskaya女士,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Svetlana Zhurova女士,俄联邦教科文全委会执行秘书Grigory Ordzhonikidze先生,IFLA新当选主席、芬兰图书馆联合会秘书长Sinikka Sipilä女士。
可以看出,俄方致词者的身份都比较显赫。这也是主办方将开幕式安排在市内的原因,把那么多高级别官员拉到远郊宾馆去肯定是不可行的。
开幕式后紧接着是大会交流,此时安排的6位发言人是学术地位比较高的,在其后两天会议上,他们中的几位将分别担任大会交流或分会场交流的主持人。
4日上午是大会交流,分为两段,第一段主题为“信息保存:数字景观”,主持人是Kuzmin先生,他在3日下午做过报告。第二段主题是“面向数字信息保存的政策与教育”,主持人是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杰出教授Peter Lor先生,他也是在3日下午做报告的。
下午仍旧是大会交流,主题是“各国的进路、解决方案和远景”,主持人是丹麦教科文全委会成员、IFLA国际图书馆顾问Winnie Vitzansky女士。
5日上午是分会场交流。一个分会场的主题是“文本文献的数字保存”,主持人是俄罗斯国家公共科技图书馆馆长YakovShraiberg先生,他也是3日下午做过报告。我主要在这个分会场听报告,另一个分会场我只听了最后两个发言。另一分会场的主题是“声像文献的数字保存”,主持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FAP副主席、奥地利科学院维也纳音频档案馆顾问Dietrich Schűller先生。
下午是全体会议,由Kuzmin先生主持,两位代表先作了总结性发言,分别是:俄图书馆分管科研的副馆长、俄图书馆学会会长Vladimir Firsov先生,欧洲理事会文化与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局项目顾问Mechthilde Fuhrer女士,后面是自由发言,大家对这次会议拟通过的“数字信息保存莫斯科宣言”(暂定名)的应有内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至此,会议圆满结束。
我参与此会的几点感想:
第一,俄罗斯通过这一会议收到了提升国家形象的效果。比如,南非Peter Lor教授与我聊天时谈到,来俄罗斯后,对其印象与过去想象的大不一样了。俄罗斯自身的代表有几十人,参会国外代表来自30多个国家,近40人,俄方提供所有国外代表(无论是否在会上作报告)在俄境内的所有费用。国外代表们能感受到这是俄政府的善意。相形之下,比如本所今年6月承办的ICSTI夏季大会,为国外专家承担了包括机票在内的所有费用,但是,这些专家可能觉得:“你们是因为我的专家身份才请我的”。因此,他们不一定领中国政府的情。因此,怎样办会才能做到兼收学术交流、公共关系等各种效果,还是大有讲究的。
第二,我在会议上多次提问或发表评论,与一些国家的代表进行了较深入的交流。丹麦教科文全委会成员、IFLA国际图书馆顾问Winnie Vitzansky女士除了主持一场大会交流外,本人也作过题为“数字环境中的政策需求”的报告。我问她,哪个国家在数字信息保存国家政策方面做得最好?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芬兰”。我本来觉得,丹麦做得已经相当不错了,比如丹麦法律规定:网上信息要定期“收割”(Harvest)保存,对一般网站,每年定期收割四次;对于新闻类网站要频繁收割;对于事件型的网站(如选举、奥运报道),在网站活跃期进行收割即可。她居然说芬兰做得最好,决不会是溢美之辞。明年IFLA大会将在赫尔辛基举行,如果我所派人参加,建议要求与会者利用这个机会深入了解芬兰的国家信息立法与政策。
第三,这次会议的参加者中,来自档案部门的特别多。档案部门天然就重视保存,数字信息的保存则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多年来,本所向科技部提出由我所全面保存与管理科技档案的建议,一直未得到实质性的响应。现在,“数字信息保存”是教科文组织全民信息计划的5个优先领域之一,本所不妨利用这个视角进行新一轮的呼吁,争取在科技档案保存尤其是数字型科技档案保存方面有所突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6 0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