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也谈“文科生不懂科学”

已有 7882 次阅读 2008-9-10 04:31 |个人分类:科学之思|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 文科

 

[游客]哈哈哈哈哈先生在拙文《对科学网讨论学术问题的三条建议》下面发表评论说:

 

“好几次我看到被人说一两句对周老师批评的话,比如周老师是文科生不懂科学, 周老师马上删掉。这可不简单的是什么心胸吧?”

 

这段评论表述了一个“事实”、一个“观点”:其“事实”是“周老师删掉了比如‘周老师是文科生不懂科学’的批评的话”,其“观点”是“周老师删掉了比如‘周老师是文科生不懂科学’的批评的话,这不仅是心胸问题,而且是比心胸问题更加严重的问题

 

我对上述“观点”不感兴趣,但对上述“事实”很感兴趣——毕竟在科学网时间待长了,现在我越来越重视“事实”了。在现实生活中,我和其他人一样,其实每天都面对许多“事实”,从而产生许多“感觉经验”,但作为一个搞哲学的人,我从不轻信自己的“感觉经验”,而总是习惯性地要对呈现在我的“感觉经验”中的有关“事实”的“现象”——我认为有意义的“现象”——进行理性分析。例如,对上述“事实”的“现象”,我会做出如下思考:

 

真有所谓“周老师删掉了比如‘周老师是文科生不懂科学’的批评的话”这回事吗?老实说,我记不得了。(如果除了[游客]哈哈哈哈哈先生以外,还有别的网友记得确有或没有这回事的话,则烦请提醒我,谢谢!)

 

既然记不得了,我只好做出“真有”和“实无”两种假设——这里只谈“真有”假设条件下的情况,因为“实无”假设条件下的情况就实无再说之必要了。

 

如果确实有人曾经在我的博客上说过比如“周老师是文科生不懂科学”的批评的话并且被我删掉了的话,那末,对此我现在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有谁会说出这样的话呢?他(她)或他(她)们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据我分析,其意思无非在于:(1)文科生不懂科学。(2)周老师是文科生。(3)周老师不懂科学。我只是不知道“周老师是文科生不懂科学”到底是一个归纳性判断,还是一个演绎性判断。如果是一个归纳性判断,则由“周老师不懂科学”的个别事实,显然还不足以归纳出“文科生不懂科学”的一般结论。如果是一个演绎性判断,则由“文科生不懂科学”(大前提)和“周老师是文科生”(小前提)推出“周老师不懂科学”的结论,其结论之是否正确,乃完全依赖于“文科生不懂科学”这个大前提是否正确:如果其大前提正确,则其结论必然正确,反之,其结论必然不正确。

 

“文科生不懂科学”是一个真命题吗?

 

这里首先涉及到“文科”与“科学”两个概念。关于“文科”,不必扯得太远,仅凭“文科生”一词,应可把“文科”的含义限制在如今我国一般学校中通行的“文科”概念的意义范围内,则其“文科”显然是指非理工科的学科,包括语言学、文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艺术等,其中按照现代一般的学科分类,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是属于社会科学,则显然与其“文科”相对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

 

由此可见,“文科生不懂科学”其实还蕴含着另一个命题:“从事社会科学者不懂自然科学”。

 

“从事社会科学者不懂自然科学”是一个真命题吗?

 

“从事社会科学者不懂自然科学”有可能是一个真命题,假如这里所谓“从事社会科学者”是特指某些从事社会科学者,或所谓“自然科学”是特指自然科学领域中某些学科或专业。

 

因此,如果“从事社会科学者不懂自然科学”是一个真命题,则由此就还可推出另一个真命题:“从事自然科学者不懂自然科学”——当然,这里的“从事自然科学者”是特指某些从事自然科学者,或“自然科学”是特指自然科学领域中某些学科或专业。

 

在实际生活中,某些从事自然科学者不懂自然科学的情况可能是存在的,例如,有些因为缺乏严格的自然科学训练而不具有自然科学的基本素养的人,他们虽然进行着自然科学研究,却可能并不真懂自然科学;而凡是从事自然科学者,他们更没有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所有学科是全懂的,他们所懂的主要是在其研究范围之内的某个或某些知识领域,而且就是这些正在被他们研究着的知识领域,他们也未必已经达到了真懂或精通的地步。就后一种情况而言,只要是真做过学术研究的人,其实都知道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儿,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除了全知全能的“上帝”,有谁会精通一切知识领域呢?

 

据上分析,如果“文科生不懂科学”是一个真命题,则“从事社会科学者不懂自然科学”就是一个真命题,从而“从事自然科学者不懂自然科学”也是一个真命题,但是其命题却毫无价值——除了告诉人们凡从事学术研究者都不是“上帝”以外

 

其实,只要承认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它们的各个具体知识部门之间有其内在的相通性,则凡在这些知识领域中真正从事学术研究并且有较深入研究的人,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懂哲学也懂自然科学也懂社会科学,只是这个“懂”乃是指了解普遍存在于这些知识领域的一般学术精神、一般学术方法、一般学术规范等

 

我作为一个从事哲学专业的人,当然只是比较了解本专业特殊的对象、方法等等,而对其它各专业特殊的对象、方法等等都不懂,但这决不意味着我全然不懂哲学之外的任何东西。事实上,对于普遍存在于各个知识领域的一般学术精神、一般学术方法、一般学术规范等,我还是有所了解的,这道理就在于:“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列宁:《哲学笔记》)。所以,尽管我只是直接地研究了哲学,而且主要是中国哲学,而且主要是顾炎武哲学,但是,即使顾炎武哲学这样一个具体的对象,如果能够认真而深入细致地对它作“解剖麻雀”的功夫,也照样可以达到对普遍存在于各个知识领域的一般学术精神、一般学术方法、一般学术规范等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把握

 

当然,“解剖麻雀”的工作,决不是简单的把自己的眼界局限在这个“麻雀”上,而是应当也必须“胸怀麻雀,放眼世界”,唯有如此,其工作才会有所成效。既要“放眼世界”,就得关注其它知识领域,特别是与“麻雀”相关度较高的知识领域。例如,要研究顾炎武哲学,就不能不研究整个中国哲学,把顾炎武哲学置于中国哲学的整体中来予以考察、分析和研究;而要研究中国哲学,就不能不关注与中国哲学相关度较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甚至还不能不关注与哲学相关的宗教、科学。我之所以到科学网来,最重要的学术目的就是想通过与科学网博客的博主群体以及常来这里的读者群体的直接接触(网上思想交流和学术交流),了解在其它场合所了解不到的当今中国科学界的学术研究之一般情况。我在这里发表的学术评论性文章,皆是就“学术研究之一般”而论,我何尝敢对自然科学领域中那些具体而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发表什么意见!不要说自然科学领域,就是中国哲学领域,除了某些为我所熟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我也不敢对我所不熟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发表什么意见。

 

说实说,我在哲学和社会科学界从未听到过诸如“理科生不懂文学”、“工科生不懂哲学”之类的评论,却不时看到科学网上有“文科生不懂科学”或与之类似的评论,这种反差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想,从学理上说,这不过是说明了这样一点:这些评论者不懂得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基本道理。我认为,如果连这个基本道理都不知道、不明白,其在学术研究中如何能自觉地进行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和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思维呢?如果不能自觉地进行这种科学的归纳活动和演绎活动,如何能取得科研成果呢?抑或其科研成果是从何得来的呢?如果连自己的科研成果都不知道究竟是借助于什么思维方法取得的,那末,我就不得不怀疑其科研是否为真科研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38415.html

上一篇:如何提高科学创新效率?
下一篇:摒弃成见,加强交往,为科学的综合创新而共同努力!
收藏 IP: .*| 热度|

9 杨玲 鲍得海 刘玉平 陈绥阳 曹广福 俞立平 ligang168168 iwesun zhangxp

发表评论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