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如何提高科学创新效率?

已有 4118 次阅读 2008-9-8 23:19 |个人分类:科学之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史研究, 逻辑学运用, 科学创新效率

 重视科学史的研究和逻辑学的运用

是提高科学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

    我在科学网博客写文章有一年半时间了,其间我个人的具体表现众人皆知,对此有以为然者,也有不以为然者,这些不同看法与态度至少表明,我还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优点和缺点同在且差不多同样突出而明显。我反省自己的表现,自感我的优点与缺点最集中的表现就是“率直而较真”甚或“太率直、太较真”。我的“率直”可能是天性如此,自己虽然有时想改而无法改变这种性格,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或许正是如此也。但是,我的“较真"却不是由于天性如此,而是出于我对学术的主观理解和对学术的真诚态度。我所以在网上讨论中特别较真,是因为我觉得,学术的发展——无论是整个学界的学术发展,还是学者个人的学术发展——需要学者之间的真诚交往,而我又把科学网当成了这种交往最重要的平台,因为除了这个平台,似乎周遭不再有更好更大的平台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于是自觉到应当以真诚的态度来参与这种交往过程,这种真诚的参与在文章和语态上表现出来,就是特别的较真了。

    为什么我特别注重学者之间的交往?首先是因为我深感现在的学术界严重缺乏这类交往。当今中国学者大家都忙成这样,以至于彼此之间除了能在形式主义的学术会议上偶尔碰个面以外,平时几乎没有直接的学术交流,就是在同一单位里,大家也是各自为营,各自为战,只有到单位集中开会时才有照面的机会,而平时在学术上则几乎是“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造成的?我至今未作深入研究,不知其原因何在,但我相信,如此小农式的精神生产方式,是难以出什么学术成果的,至少出不了什么大成果。

    其次,在我看来,学术成果固然要靠学者个人来创造,但这种创造不是没有条件的,其社会条件除了必要的资金和设备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科学共同体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认知交往,只有在这种交往中,学者个体才能具有创造力。学者的创造力,其实也是一种生产力,即精神生产力。这种生产力,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就是学者之间的认知交往关系。脱离这种社会关系,精神生产力就是抽象的东西,是根本不能实现的东西。用哲学术语来讲,精神生产力是内容,认知交往关系是形式,它们是相互统一而不可或缺其一的,而且形式必须与其内容相适应,与之相适应的形式会积极推动其内容的发展,反之则会阻抑其内容的发展。中国学者之缺乏创造力,其重要原因之一,恐怕恰恰就是由于学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认知交往,并且因其缺乏经常的这类交往,都不知如何恰当地开展这类交往,亦即没有形成一套为现代学术共同体所应有的、国际先进学术共同体所具有的认知交往规则,所以即使偶尔交往起来,也收到不其交往的成效。

    因此,从交往角度来看,当今中国学术界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如何使学术共同体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认知交往经常而密切地开展起来?其二,如何建立起一套为国际先进学术共同体所具有的认知交往规则?前者是精神生产过程中的主体际关系问题,后者是精神生产过程中的主体行为规范问题

    从现代物质生产的特性来看,它是一种扩大再生产,这种再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资本的运动和增殖过程,由此可以肯定,现代精神生产的特性也应该是一种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简单再生产,并且这种精神的扩大再生产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进行的,因而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资本的运动和增殖过程。如果说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是“形下资本”(属于“器”)的话,那末,精神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就是 “形上资本”(属于“道”);并且如果说“形下资本”的运动目的在于赚取“形下利润”的话,那末,“形上资本”的运动目的就在于赚取“形上利润”。“形下利润”从何而来?资本主义早期“形下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靠延长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增加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压低劳动者的工资等,后来则越来越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来达成其目的。那末,“形上利润”从何而来?按理,也应该是通过提高精神生产效率的途径来获得。然而,精神生产的效率如何提高呢?这就涉及到精神生产科技创新问题。

    什么叫精神生产科技?物质生产科技是通常的所谓科学技术,实际上是指导人们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知识体系和规则体系。那末按理,精神生产科技也应该是指导人们进行精神生产活动的知识体系和规则体系。据我的初步看法,指导人们进行精神生产活动的知识体系,本质上就是基于对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系统反思而获得的思维科学知识,这种知识应该凭借学术史研究来获得的。而指导人们进行精神生产活动的规则体系,本质上就是精神生产过程中顺利而有效地实现学者之间相互合作所必需的、为学者们所共同遵守的认知交往规则,这种规则应该是在学者交往过程中所达成的关于彼此相互合作的契约,这种契约最基本的内容应该就是学者们所使用的术语含义的统一和概念定义的统一,这犹如物质生产过程中同类产品有其统一的标准。我之所以特别注意到这一点,是因为我深感中国学术界由于缺乏经常性的认知交往而在术语、概念的使用上常常缺乏统一的标准,即其术语的含义和概念的定义往往各不相同,如此极大地阻碍了彼此交往的顺利开展,也就是阻碍了精神生产效率的提高

    由于对上述问题只有初步的思考和一些很不成熟的想法,提出来与同仁们商讨。探讨这些问题,在我的用意就是为了强调学术史研究的必要性和逻辑学在学术活动中应用的必要性。对于科学认识来说,科学史研究和逻辑学在科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这是提高科学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38252.html

上一篇:对科学网讨论学术问题的三条建议
下一篇:也谈“文科生不懂科学”
收藏 IP: .*| 热度|

4 杨玲 刘玉平 王涛 wlmcgyxxzt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