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法德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utao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博文

【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51)

已有 2473 次阅读 2015-9-14 21:59 |个人分类:回忆录|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一二三 办  

在农村,人们办一件事,显得特别重视,特别热闹,特喜庆的时候,人们就会说:“哎呀,搞得像过年似的”。此话说明过年在农村里是多么高的规格,多么地隆重。

  我从小时候直到青年时生长在农村,自然每年的年都是在乡下过的。那时候过年,对于农村所有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最大的节日。小孩子们过完正月十五,就开始盼望下一个年早点来到。过年特别受重视,哪怕是再穷的家,过年那几天都会把吃和玩安排丰富多彩,热热闹闹。平常没有的好吃、好穿、好看、好玩的,过年时都有,特别是我们小孩好自由啊,不上学咧,还有一些好吃的和好玩的,可以尽情地吃喝玩,怎么玩家长也不管。过年时大人脸上都挂着笑,既不要求我们做什么,也不像平时不如意时骂我们,更不打我们。过年时小孩即使犯了很大的错误,大人也只是瞪瞪眼。人在自由宽松下,没有压抑感,心情特别好,所以我小时候想,要是每天过年那就好了。

  农民忙了一年,进入冬天,地里的活少了,过去叫农闲。大家一边休息,一边也想改变一下生活,一年忙到头总要过个好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进入腊月,大人们也是早早地开始筹备过年的事,我们那里把准备年叫“办年”。办年主要是做一些吃的——过年的食品,做新衣,新鞋和玩的等;买一些平常不舍得买的东西。准备过年的各项工作主要有,熬糖、打豆腐、摊豆皮、打糍粑、做麻叶、油炸活叶、杀猪、宰鸡、挖藕、打鱼、腌肉、腌鱼……还有缝新衣、做新鞋、做龙灯、扎彩船、踩高跷等。从我记事起,就知道乡村里过年大多数东西都是自己做,一是省钱,二是味道好,只有自己实在做不了的才去买,如洋布料(土布自己织)、油盐、鞭炮、灯笼……

准备过年的食品是最复杂的,时间长,事情多。腊月初就开始烫豆皮,先把大米,绿豆,黄豆按比例泡好,再用磨子磨成米浆。大人把锅烧热,用带食油的刷子在锅里刷一遍,舀一些米浆到入锅中,随即用大蚌壳做的工具把米浆在锅内摊平,将米浆在热锅里烫成薄皮,随着加热,一会就熟了,用手揭起豆皮,放在筲箕底上,我们小孩就端着去外面放到簾架上平摊,放在上面稍凉后切成条,在太阳下晒干备用。大人们在忙于烫豆皮的时候,我们小孩也跟着忙,除了端筲箕,就是吃豆皮。

有时大人们为了奖励我们,在锅里多放点油,把刚烫好还没有出锅的豆皮撒上盐和葱,把两面煎得焦香,放到碗里让我们吃,那种兼香、酥、软、咸一体的豆皮实在是好吃。

打糍粑也是一项费力的工作,把糯米蒸熟后放入碓窝中,再用碓嘴——直径20公分长40多公分的石头柱子——冲捣,一人在碓窝中不停地用手翻动糯米饭,糯米饭刚出来温度很高,糯米饭又粘,所以跪在地上,趴在碓窝旁边翻动十分吃力。特别是翻动的人和冲捣的人要配合好,不然碓嘴头就容易碰着翻动的人和手。有一年我家打糍粑时,我妹妹掌碓,翻动糯米饭既要力气,又要抢碓嘴提起时的空当操作,有一定危险,所以我妈自己翻糯米饭。我妹妹那时才十多岁,她未掌握好碓嘴,正在我妈翻动糯米饭时,妹妹把碓嘴砸下去了,我妈的手大拇指当时就砸破了,鲜血直流。后来邻居对我妈说:“你怎么不打她?”妈说:“她力气小,又不是故意的。”我妈手肿疼了好长时间,最后大拇指一直都长不好,终生留下黑色指甲的残疾拇指,我每看到她的手,心里就难受,感激母亲为了我们付出了一辈子辛劳,吃了一辈子苦。

打糍粑的中间产品是热糯米饭经过冲捣后的糍粑芡,非常好吃,所以每当打糍粑时我们小孩们围在一旁等候吃糍粑芡,看着热腾腾的糍粑芡流口水,热糍粑芡又粘又软又糊又糯,吃到嘴里可以粘住舌头一样,馋地我们恨不得把舌头都一齐吞下去。

熬糖也是项工艺复杂时间长的活儿。每家每户过年都要熬糖,它是农村各家各户过年必不可少的,是做麻叶子(米泡糖)和麻糖的重要原料。按风俗习惯,麻叶子是家家户户过年的必需点心,因为省钱和习惯原因,那时农民很少买商品点心过年。熬糖前期,从冬月就开始准备生长大麦芽,把大麦浸透水放入筲箕,盖上湿布,放到烧过柴灶锅里,利用余热发芽,每天几次淋水。熬糖当日,先把大麦芽磨浆备用。再把几十、上百斤大米煮成粥,放温后,把大麦芽浆放入粥中搅匀,经过几个小时后将粥中分解的水过滤出来。这之前过程特别注意忌盐。把过滤水放入大锅中煎熬,随着水分蒸发,麦芽米糖便熬出来了。大多数糖用来做米泡糖,少数被拉扯成白色的麻糖,有的麻糖拉成长条,滚上香芝麻,便成了芝麻糖。那时候我们很少能吃到糖,只有哪家来了贵客,客人带来一斤水果糖做接意,主人家拿水果糖送到左右邻居各家,每家都是几个小孩,一般一个小孩一颗,特别大方的客人带来的水果糖才能给小孩分到两颗。能吃到一颗水果糖,那都要回忆享受好长时间。所以每逢家里熬糖,我们小孩一直守在厨房旁的灶门口,眼睛盯着锅里,我们小孩就盼着出糖,等着喝糖水、吃糖稀、吃麻糖。因为熬糖工艺时间长,出糖的时间一般都在晚上。麦芽粥水熬干到一半的时候,水由米黄色变为褐黄色,直到两个多小时后大约晚上10点多钟,糖水出来了。我们舀上一碗,就喝到烫嘴的糖水,喝起来甜甜的。喝完糖水,我们又等着吃糖稀。再熬一会,糖水开始变稠,成为一种水分比较多的浓稠的半成品糖——糖稀。用筷子插进糖稀里粘转,就可以形成一纺锤形软棒棒糖,我们拿着糖稀棒棒糖咬一口,甜蜜蜜的,粘、甜、腻、绵,味道特别好。咬拉糖稀棒棒糖时还可以拉牵出棕红色的长糖丝。带着惺忪的困意吃完糖稀,再过一会就可以熬出成品糖,用做芝麻糖和麻叶子原料了,那就更好吃,因为还是年初吃过的。可是我们嘴馋,眼不馋,到半夜眼睛很不听指挥了,上下眼皮像是被糖稀粘住了一样,合在一起睁不开。小孩要吃一点平常吃不到的东西也要毅力,过年吃点好的也很辛苦,很快我就在灶门前的柴堆上睡着了。睡得正香时,我妈叫我,妈说我睡得熟叫不醒,只好推醒我。我勉强眯开一条眼缝,妈说:“吃麻糖呀!”这时候,感觉好像睡觉比麻糖更实在,因为这时已过12点,鸡都叫了。我嗯了一声,又睡去了。睡了一觉,大概到了夜晚3点钟左右,我被大碗糖水的副产品胀醒,打个哈欠,伸个懒腰,跑到门外松解膀胱回来,睡了一觉又被寒风一吹,清醒了,精神又上来了。父亲正在扯麻糖,母亲正在做麻叶。扯麻糖是一项吃力的技术活,就是趁热用力把刚熬出的深红色的软糖反复拉扯。父亲在房屋柱子上绑一个木桩,把糖挂到木桩上,用力往外拉长,然后回到桩前绕一圈再拉,如此反复直到拉成白色为止。糖变白了,父亲的脸变红了,汗也出来了。从桩上取下白糖,在砧板上切成小块,装入不漏气的放了熟米粉末坛子里收存。我首先跟麻糖交朋友,把它一块一块地装到肚子里。我看母亲把糖放在锅里热溶,把米泡到入,翻动拌匀后起锅,放到案板上压实成形一条半圆柱形米泡棒,母亲拿起刀,用香油抹在刀口上,唰唰唰下刀,把半圆柱切成一块一块梳形。我伸手拿一块赏赏,不好吃,米泡是脆的,可是糖还是软的。妈说:“等一会,糖凉了就硬了,就好吃了。”家里每年都要做上几箩筐麻叶子,这是过年的重要食品,平时当零食,来了客人用于接待,还要送集镇上的亲戚,这些麻叶子我们每年要吃到五一节前,因为过了五一,气温升高,糖就开始发软,所以也不能做得过多。

说是腊月农闲,实际上大人们办年腊月不得闲,也是起早贪黑,并不比农忙闲,忙完吃的还要准备穿的、用的、拜年送礼的等。

人们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四,过年的主要东西差不多都准备好了,从这时起,人们凡是相遇,开口一句就是:“您年都办好了吧。”像是问,实际上是打招呼的客气话。这表示已经开始进入过年序曲了,因为腊月二十四为小年,人们都要小过一把年。

 

                  (2015年8月18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7288-920843.html

上一篇:【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49)
下一篇:【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52)
收藏 IP: 171.43.218.*| 热度|

4 水迎波 董焱章 翟自洋 周春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