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科学与艺术创新的联系

已有 225 次阅读 2024-7-7 11:4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跨学科教育会逐渐成为主流模式之一。之所以称之为之一,是因为教育具有相当高的复杂性,教育模式也因此要采用多模式相辅相成的策略,任何单一的模式都具有弊端。

科学与艺术最大的衔接就是创新,是一种典型的跨学科交流。科研目标是发现新现象和新理论。任何已经被解决的科学问题都不值得再去研究,否则会浪费纳税人的钱以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科研的魅力在于每次发现新成果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对于艺术家来说大抵亦如此。把前人的作品临摹得再惟妙惟肖也是赝品,不值钱。要想当艺术家,就得突破前人,发掘自己作品的潜力和独特魅力,贴上自己的标签,不用看签名就知道这是谁的作品。梵高、莫奈和塞尚的作品就是如此,特色泾渭分明。

科研和艺术的这种创新追求其实都是在进行思想遍历,寻找这个领域欠缺的部分,使科研和艺术的领域拓宽。这一点和生命演化模式非常相像,随着发展,生命的种类和复杂度逐渐增加,形式也越发兴旺。生命也有灭绝的现象,对应于科研,就是一些旧思想被遗弃;对应于艺术,就是一些艺术形式称为古董,没有了现代生命力。

为了达到思想遍历,其中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就是寻找和创造独特性和稀缺性,极大地增加其存在的价值。这一点又和商业思维匹配。现代商业其实就是创造稀缺性的模式。社会发展到今天,粮食和衣服以及取暖等基本生活问题早已经解决。社会生产的财富足够全人类消费。当然,由于社会原因,人类财富分配存在着分配不均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扩大消费和市场,靠发展传统需求业就无法满足。于是必须创造出自然界无法自然生产的产品,以稀缺性来促进消费,市场也就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扩大,维持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转。所以,目前人类日常最大的消费是奢侈品,而不是可维持基本生活的日常用品。

对应于科研来说,稀缺性和第一性是必须的。真正的科研成果很多情况下表现出来颠覆性。比如,日心说颠覆地心说;相对论极大地拓展传统的相对论;量子理学对传统物理理论的冲击等等,都是如此。

真正的科学家意识里充满着这种冲破传统思维牢笼的冲动,并做不懈的努力。很不幸的是,人类的知识有边界,个人的知识体系有局限。面对一个诱人的科学难题,能力却又不达标。即便是牛顿与爱因斯坦这个级别的伟人也逃不脱这个难题。牛顿前半生硕果磊磊,后半生则去研究上帝,以回答运动的第一推动力问题。爱因斯坦在后半生想把四种基本物理力统一起来,没有成功。杨振宁先生在一次电势采访中也表达,虽然他不信那个人性化的“上帝”,但是倾向于相信浩瀚宇宙背后存在着某种物理统治规律。

以上的情形证明了即使是大科学家在面对思想遍历这个大问题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这些科学家都很勇敢,用于去挑战自己的思维极限。尤其是类似于牛顿这样,可以被形容为挑战知识极限的科学历的唐吉坷德,我们需要尊重他的勇敢和向难题挑战的勇气。

在艺术界我们也发现这种用于挑战自我的精神。艺术更需要独特性,每个艺术家都想创造自己的风格,这是艺术基因。比如绘画,涉及颜色搭配、光影、主题、内涵、绘画技巧以及材料等等。别人用调和的颜色,我用纯色;别人画细节,我用色块;别人画真实的世界,我画抽象;别人用线和面,我就全用点;别人画历史题材,我画现代故事;别人画宗教故事,我画平民百姓等等,不一而足。早期的画家可选择的突破点非常多,当这些元素都被用了以后,后期的画家则陷入难题。他们是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前期发明的方式作画?比如传统国画。还是自己再创造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努力让大家认可?

艺术的种类很多,除了绘画还有各种雕塑等等。绘画用平面来展现立体。而雕塑类则是直接在立体空间作画,这些都是对外界事物的模拟。通过思想遍历,艺术家直接把外界事物加以改造,形成现代派的风格。第一个把自行车一劈两半当艺术进行展览的艺术家,等于品尝螃蟹的第一人。这种行为类似于印象派的《日出》。在传统画家看来,这就是一幅连半成品多算不上的草稿。可是,这种艺术创造的本质是在进行思想遍历,寻找新的表达形式,至于是不是真的很精致是另一个话题。

所以,实物在任何时候都至少有实用性和价值性两种属性。后者的重要性往往要大于前者。于是,我们会经常评判某些大师的值钱大作,连小学生看着都觉得不可思议。比如,在纸上画一只丑得不能再丑得小鸟。或者干脆在画布上画一条横线。

价值性的来源有两种。第一种是艺术思想遍历带来的价值,因为其稀缺性和独特性。第二种,只要是和价值相关,必然会和市场相联系。某一幅画的内容常常会让位于画的落款。这是画家的声誉带来的价值。就如同在地上捡一块自然黄金一样可以卖高价钱一样。画家的声誉已经被市场定价,大家都相信能保值,也就愿意去收藏。

当现代艺术大大门被打开,生活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作品时,一方面让创作的思维开阔,另一方面也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很多时候,有些作品就像吉尼斯纪录那样,为了稀缺性而稀缺性,是否真正有艺术价值,则当另论。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怪异的现代艺术,比如用一堆废纸或者布搭建的一个不知所云的物体,当做艺术品放在门口展览,结果被打扫卫生的工人扔进垃圾堆。如果一个艺术超过了普通人的审美,这不是艺术,这只是在追求稀缺性和独特性。并不是所有新创造出来的东西都叫艺术,基本上就走向了为新奇而新奇,为独特而独特的境界。

在思想遍历上,还有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借鉴,那就是视角互换。

地心说统治了人们思维很多年。这是因为地心说符合我们日常观察到的星象运行规律,也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期运行规律,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如果不是为了解决更加高精度的观测结果,地心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自洽的模型。当人类的视角从地球为中心变为从太阳为中心时,日心说的出现让人类的宇宙观极大地前进了一步。

在哲学史上,康德哲学就类似于这种宇宙观的互换。前人的哲学让内心围绕外界来进行认知。康德就把视角调换过来,让外界事物围绕人的内心而构建。这种视角的互换,往往能够成就伟大的思想。其难点在于,这要冲破传统思维的阻力,比发现一个稀缺性要难得多。

我们现在脑洞大开一下。现代世界是让商品来满足于人的需求。在未来世界,会不会换种思路,让人来满足于某些特定商品的需求,让人围绕着商品来做出改变?这听起来有点吓人。其实,在自然界物种演化的过程中,物种的身体结构一直被环境塑造而发生改变,只不过这个时间尺度很长。现代社会的节奏变快,人为地加快人类身体的改造,去适应新的市场,这一情形极大可能会出现。

思想视角互换,对于中国国画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至少从颜色搭配上,现代国画已经全面突破传统国画对颜色的限制。传统国画不用过多的颜色,除了传统认知以外,最大的障碍在于颜料的稀缺性和难以普及型。当颜料获得不再是问题时,画彩色的国画就会更加流行。增加了颜色这一元素,就会打破传统的靠黑白灰来进行调节和造型的思路,其绘画风格与要求就会改变。因此,坚守传统国画风就会收到一定的挑战。其实,在传统画派的基础上,换种视角,引入一些西方画派的概念其实是好事情。

具体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在思维遍历和创新角度二者是相通的,完全可以相互促进。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思维互换的交错中寻得灵感。除了这些理论上的互通,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很多课融通之处。比如,科学的艺术表达,让公众更能理解科学的内涵,体验科学之美,促进对科学的追求,这方面大有可为。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发展,会拓宽艺术的范畴,无论是材料还是制作工艺,比如极微观(纳米尺度)艺术。传统艺术依赖我们的眼睛去观察,未来的艺术完全可以拓展眼睛的局限,依靠放大设备来进行观察。这可以被定义为材料遍历、技术遍历和尺度遍历。

未来艺术可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7014-1441251.html

上一篇:再论社会财富
收藏 IP: 116.6.234.*| 热度|

3 王涛 檀成龙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7 18: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