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新《三国》的成与败

已有 3252 次阅读 2010-6-28 13:52 |个人分类:闲话生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新观点, 新三国

 

我不是一个喜欢赶热闹的人,所以直到有关新《三国》的热议渐息时,我才想起写这篇文章,而其起端源于同弟弟的一次讨论。

刚开始看新《三国》时,网上的非议颇多,我大抵没受其影响,还是独立陆续看完了片子。对于新《三国》中演员的表演,我感觉既谈不上怎么好也说不上怎么不好,只是白话的对白风格我是持赞赏态度的。有观众说新版曹操更像一个街头“混混”,此比喻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曹操原本就是一个性情中人,又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枭雄,这样的人在未登上“九五之尊”时,有些江湖习气是再正常不过了——当年谁又能看出朱重八将来能当皇帝呢?

关于曹操本人,说是奸雄也好,道是大政治家也罢,都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予的评判,历史的定位也未必如史书所载。人总有可爱的一面,也有可憎的一面,特别是那些历史人物,倘若我们加入过多的个人感情因素,这大抵也算是“替古人担忧”了。

曹操墓的发掘,说明历史上确实有这样一个人,但是这个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或者说真的如《三国志》所定论的那样吗?这是值得史学家们商榷的,因为中国的史书含水量是挺高的,而况文过饰非早已是屡见不鲜的事了。虽说我们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古训,然而照此行事者终归寥寥无几,“成者王、败者寇”大抵是真实的。

新《三国》是电视剧,它不是历史,总体上还是皈依于小说《三国演义》。一部《三国演义》究竟演义了多少年,这个我没有具体统计,大概也就三百多年吧。高希希要重新演义这样一部文学作品,立意当然是非常关键的。从与时俱进的角度说,既要在作品中融入新的观点,又要能够保证片子能赚到钱,那才能说整个片子取得了成功。这两点高希希都做到了,他将他并不见得很成熟的想法(当然包括编剧的),譬如说曹、刘、孙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已然“拍”进了自己的《三国》。

至于相对于上亿元的投资,高希希显然帮助制片方“捞回”了,而且可能赢利不少。明星面孔的三国人物,与历史上的其人肯定不是一回事,哪能说那时候优生优育工作做得好,个个都是大帅哥和大美女呢?诸葛亮我没见过,曹操也没见过,更别说吕布了。英雄配美女,自古有之;帅哥配英雄,多作戏说。到溪口游玩时,导游介绍民国有四大帅哥,其中之一便是蒋介石。据说,青年时的蒋中正肤白貌正,与当时之汪精卫不相上下。如此联想起来,让我不禁想到台湾地方领导人马英九,那也是大帅哥一个——原来国民党是“帅哥党”啊!

我说这些是想说明,新《三国》的创意是成功的,毕竟不同于老版的《三国演义》,换了一种思维来看那段历史,自然白话更能把话说明白。当年《三国演义》开播时,我正在读大学,时常月明夜静时踏雪而出,到同学租住的人家中看电视,回归途中仍能清晰地听到那首熟悉的乐曲《历史的天空》,毛阿敏那颤动的声音真的把历史的沧桑给唱出来了……

我其实并不是“三国迷”,所以透过人生看《三国》,新《三国》显得亮丽一些,老《三国演义》则有些晦暗,这可能是时代不同了的原因吧。当然,新《三国》的不足之处又是那么的显而易见,故事就不说了,人物基本没有立起来,我到现在时常只记得它的鲜亮,而非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还有一点,我不明白高希希和编剧,为什么不能再大胆一点,从总体上对《三国演义》作一次大幅度的删减,高度突出主要事件和人物,甚至可以加进更多的个人想像,而不必如记流水账般进行复述。

关于三国归晋,更应该大书特书,这段历史故事很耐人寻味,譬如为什么蜀汉那么快就灭亡?司马家族为何能刀不血刃夺得天下?等等,无不比所谓“三国”更加精彩。我要是高希希,就要拍出别样的《三国》来,而不是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一次历史的机遇。

当然,也没有人敢投资拍我这样的《三国》,因为你可以颠覆“历史”,却无法填平人们心底的“沟壑”,那就是我们习惯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201062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8631-339512.html

上一篇:《非诚勿扰》能说明什么
下一篇:亦梦亦幻新《红楼》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