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人类的感知
李东风 2025-4-22 14:44
感知是一个涉及生理、心理和物理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 人类的感知通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接收外界物理信号(如光、声、气味 、触 等),但这些信号需经神经系统的处理和整合才能形成认知。例如,视觉信息需通过视网膜感光细胞转化为神经电信号,再由大脑视觉皮层 ...
1383 次阅读|没有评论
躺平与奋斗
李东风 2025-4-21 11:01
当今社会不同以往。学历竞争,职场竞争充斥整个人生过程,从孩童时代到退休前压力山大。很多过去的认知都已不适合当今社会。对于普通人来说, 躺平与奋斗这个话题反映了当代社会对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多元思考。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与对幸福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躺平 ​​ 是对现 ...
1102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大熊猫
李东风 2025-4-20 14:55
熊猫是动物园的明星动物。它拥有黑白两色的毛色,这种色彩搭配在动物界中极为罕见,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给人一种简洁而又极具辨识度的美感,就像大自然精心创作的水墨画,契合了人类对于色彩搭配的审美偏好。它们体型肥硕似熊,圆滚滚的身体、短粗的四肢和内八字的行走姿势,憨态可掬,让人看了就心生喜爱之情。这种圆 ...
12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山里空气能洗肺吗?
李东风 2025-4-19 16:13
​人们愿意到有大山的地方旅游,说山里清新的空气能洗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山里远离城市中心和大型工业源,工业废气排放较少。山里的植被丰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相比城市中人口密集、工业和交通排放消耗大量氧气的区域,山里的氧气含量相对较高。当人们呼吸高含氧量的空气时,能提高人体的 ...
19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春季为何犯困?
李东风 2025-4-18 21:08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春困主要是由于春季气温升高,皮肤血管扩张,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使大脑的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从而导致人出现困倦、疲乏的感觉。此外,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不断加大,大脑供氧量相对不足,也会使人感到困倦。这些生理变化主要是基于人体对当前环境变化的即时生理反应。 冬季日照时间短 ...
1424 次阅读|没有评论
AI能理解人类的痛苦吗?
热度 2 李东风 2025-4-14 16:41
机器虽然可以代替人类做一些工作,但 AI本身不能像人类一样真正意义上理解痛苦。基于大数据的分析 可以识别痛苦的模式和特征。 理解人类的痛苦通常需要有情感体验和主观意识。人类能够亲身经历身体上的疼痛(如受伤、疾病带来的不适)和心理上的痛苦(如失去亲人、失恋后的悲伤),这些感受是基于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机 ...
555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高校教师为何不愿担任副院长?
李东风 2025-4-13 11:16
高校教师不愿担任副院长职位的话题在社交平台掀起热议。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开始敢于对行政职务说不。他们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和教学中去,享受更为自由和可控的工作环境。这种趋势不仅反映了高校教师群体对学术追求和职业发展的理性思考,更体现了他们对官本位思想的逐渐摒弃。那么,为什么高校教师不愿担任 ...
134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植物如何感知季节
热度 1 李东风 2025-4-12 10:24
光周期现象是植物感知季节变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植物通过叶片中的光敏色素(如光敏素)感知昼夜长度的变化,从而判断季节。 短日照植物​ ​:如菊花和圣诞红,在秋季开花,因为夜晚变长时触发。 ​ ​长日照植物​ ​:如菠菜和小麦,在春季或夏季开花,因为白天变长时触发。 温 ...
171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高校双肩挑领导的危害
热度 5 李东风 2025-4-12 09:17
双肩挑通常指同时承担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这种模式在事业单位、高校等场景中较为常见。双肩挑现象在高校尤为普遍,或许来自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一些老师一旦学术上获得职称,荣誉,帽子之后就自我膨胀,妄自尊大,不思进取,想当个官,体验一下学术之外的另一种刺激,捞取更大的利益。学校主要领导也 ...
1419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5
作者署名慎之又慎
热度 2 李东风 2025-4-11 19:19
今天一则某高水平大学领导论文抄袭事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舆论圈炸开了,人们议论纷纷。 抄袭已成痼疾,若领导带头则影响更坏。无论知情与否,论文作者都要对发表后的社会检验负责。做学术必须严谨,来不得半点马虎或作假。主观故意暂且不论,署名乱象必须杜绝。针对署名问题引发的学术不端行为时有人觉得冤,但要知道 ...
7092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8 0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