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清明时节话国殇

已有 2883 次阅读 2014-4-11 09:3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2008年美国国殇日摄于波士顿街头


说明:这是一篇旧文,写于2010年清明。近来读报,听说政府要定下规矩祭奠先烈,令我想起它来。


   今天是清明节,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清明本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节日,这两年,政府要借传统文化收拾人心,顺带搞点旅游,于是清明又被定为法定假日。可我看,要真正让清明恢复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固有地位,并不容易。

   多年来,中国社会对清明的淡漠,首先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拿我本人来说吧。先父和先兄去世多年,每到清明,我十分怀念他们,可是身为游子的我,却很少能在清明去为他们烧上一点纸钱,更无论我的祖父母以上的先人。从大的环境来说,若干年来,政府不许土葬,家族的墓地作为历史的遗迹基本消失殆尽。还依我们家的例子,先兄因工伤去世后,原葬在市民公墓,可是政府一纸公文,说是墓地要征用来搞城建,下令必须在某月某日前将坟迁走,否则作为无主坟给你推平。至于迁到哪里,费用如何,是人民自己的事,就不是人民的政府需要操心的了。土地属国家,国家由政府来管理,所以政府说话时,比当年帝制时的“朕即法律”还要气势得多。因为除了叛逆之类的国贼,封建时代,官方人士包括皇帝也不敢动百姓的祖坟,否则天下一定大乱。

  1949年以后的若干年里,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在清明时节还有一个追念先人的处所,那就是烈士陵园。可这几年,烈士陵园也不能自保了。烈士的英灵看来也难以“保我子孙”。

   我在报纸上看到,不止一个地方,因为地方政府人士要和开发商合伙发财,把陵园里烈士的遗骸请出来另找去处,有的遗骸甚至被遗弃。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没听说当事人受到什么处理,整个社会好像也动静不大。面对社会的冷漠,我心中的隐恸,超过了闻知南平无辜儿童们惨死的悲剧。

   说到这里,我想起前年到美国时,看到的美国国殇日(Memorial Day)的情境。美国的国殇日,我记得过去通常译作“阵亡将士纪念日”,时间是5月份最后一个星期一,常连带上个周末一起来过。有资料说,国殇日是纪念牺牲者的。先是美国南北战争后的1868年,北方人民在5月份用鲜花装点北军捐躯者的坟墓。渐成习俗之后,美国国会于1971年宣布这一天为国定假日。据说平常百姓也渐渐习惯在这一天祭奠自己的亲人。在我看来,美国的国殇日有点类似我国清明的意思,可它的历史虽然不长,其民俗意义和在凝聚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远非我们今天的清明可比。

   博文所附本人照片的背景,是波士顿一个街心花园中的一个私人家庭所建的纪念碑,用来纪念其家族从军的先人。就我感觉到的气氛而言,这个纪念碑的意义和影响绝不限于一个家庭。可以说,这个小小的纪念碑是美国国殇日——甚至可以说是美国精神的一个缩影。

   “国殇”本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所创造和首先使用的一个词语。屈原创作的纪念楚国战殁者的诗篇以《国殇》为名,是中国历史上的不朽诗篇。人们将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别译为“国殇日”,显见译者对这一诗篇文化意义的认可,但“国殇”精神在其故国堕落的程度,却如上所言。顾此视彼,岂不哀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888-783859.html

上一篇:瘦了真好
下一篇:在广州中山大学参加中国戏剧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收藏 IP: 111.200.18.*| 热度|

6 刘全慧 吴飞鹏 尤明庆 李伟钢 田青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