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不确定及其消除

已有 3525 次阅读 2011-9-9 18:51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命运, 消除, 分岔, 不确定

吕乃基

“不确定性消除的意义,在于对于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价值。”

以往对这句话的体会并不深。

某次在没有“对方单位”接待、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出行,对此言真有刻骨铭心之感。

虽然所到之处的宾馆都可以由携程等预订,但机票和车票就不同了。行程会因偶然情况而变。宾馆预订反正没交钱,改变计划打个招呼就是了,但机票和车票却是“不见鬼子不挂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天价的退票费和没有着落的改订,都是不敢预订的理由。

到了A地,商定了二日游计划。不料发现,二日后由AB的任何票都没有,只有次日晚上的车票。于是二日游改为一日游,走马观花,草草收兵。由BC的票由朋友提前买好,但不是计划内的时间,只得再改行程。接下来就是由CD的车票。托了最铁的哥们,再托他的铁哥们,说是到车上才能取票。于是,如何进站,进了站后,这么长的列车,在哪一节车厢,都是问题。一一解决、落实。进得车站,待列车停稳,寻找指定车厢,在混乱中呼喊接头哥们的名字,那伙计就在站台上与我方人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然后悠悠然出站,众人赶紧上车,刚坐稳车就开了。全过程仅3分钟!在此情况下常说的一句话是: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翻译成学术的语言便是:

“不确定性消除的意义,在于对于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价值。”

高考之后的等待,然后尘埃落定,对于考生及其家庭,或许还有老师和学校,就有这样的价值。利比亚局势的明朗化,对于萨科奇等人大概也是如此。击毙本拉登,对于奥巴马和美国人也有同样的意义。始终处于不确定状态,主体会一直焦虑,一直绷紧神经,且不用说什么幸福感,根本就不可持续!卡扎菲手上握的大概就是这样一张牌:不确定!

 

不过,若是一直确定呢?例如计划经济年代,组织上从你的出身到盖棺定论都安排好了。如同在那首可能是中国最好听的儿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中的歌词,“谁给我们安排了幸福的生活”。你,愿意一切都被安排好吗?即便是“幸福的生活”。笔者曾写过多篇关于分岔图的博文:他/她的一生:从分岔到分岔——人生感悟之二分岔的交汇与别离-人生感悟之三。试想,若是从现在起往前看,一马平川,阳关大道,再无艰难险阻,别无分岔歧路,即使前程似锦,如果未经自己的探索和努力,剥夺了选择权,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鲁迅说过,在危险中漫游,可以体现自己生命的力。19世纪诗人济兹则认为,在怀疑和不确定中生活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而这样的生命力,回过头来,又成为一个民族和国家创造力的源泉。

 

确定与否,关系到个人的命运,国家的命运。

个人,生活于确定与不确定之间。两个极端,极端的确定和极端的不确定,大概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等死”和“找死”。前者被抽取了生命,后者则是生命的过度耗费,中间,则是“生”。

国家,一方面提供个人确定的环境——治安良好、税负适中、食品安全、通货稳定、提供社会保障,完善的市场经济,更没有强拆,以形成诚信和正向(!!参见一个没有底线的民族沿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逆向移动)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提供个人在法律基础上的充分自由,没有对个人的过多干预。生活于确定与不确定之间,这样的个人,就成为国家创造力(正向的!!)的源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484623.html

上一篇:GDP第二和需求层次倒数第二
下一篇:科林格里奇困境(Collingridge’s Dilemma)
收藏 IP: 114.221.180.*| 热度|

4 武夷山 魏强 guoshuangping qiny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