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太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itesun 大学教师的那点事。

博文

调查四:作为导师该如何指导学生搞科研?

已有 9622 次阅读 2009-7-20 01:21 |个人分类:有思有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 导师, 科研方式, 搞科研

   引言:我已经写过三次调查了,其实我的真实目的是让大家出来揭示某些事情的真相,大家如果不正面回复我这个这个调查,就另写博文谈谈自己与此相关的想法也一样。
 

    正文:自从我2000年考上硕士,踏上科研之路也差不多9年之余,这期间我一直跟着同一个导师,因此,她的很多言行举止都会影响我。随着我的硕士毕业和留校,我也会常常帮助我导师管管学生,说的大点,有时候充当导师的角色。从06年开始,我导师3的个硕士生我明确的指导他们的选题等,这期间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作为导师该如何指导学生搞科研?

        周围与我角色相同的年轻老师也有几个,因此我常常对比,我发现我指导他们的方式是让他们自己努力的看一些我已看过的一些论文和程序,进而选定他们自己的方向,让他们自己做实验,独立完成整个科研过程,常常说一些我怎么做的方法,而其他的一些老师指导的方式大多是让学生帮着做自己的课题,常常让他们做很多杂事,替自己做实验,当然学生会从中得到锻炼,最后也会选个题弄的自己够毕业。

         总结一下,我认为指导学生搞科研可以分两种:第一种,即我的做法,以培养学生独立做事为主,以帮着导师做事为辅带学生,这种方式中学生与指导者的课题是相关,但不是其中的一部分;第二种,以帮着导师做事为主,培养学生独立做学问为辅,这种方式中学生主要帮着导师干课题,让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受益,学会如何做科研。由于我觉得带的学生没达到我的理想,因此,常常反思这两种做法,究竟是我错了还是怎么了?尤其我认为第二种做法算是剥削学生,不是以培养学生为目标,不愿意采取这种方式。

       基于上述的一些经历,那么我想调查的是作为导师的您用什么方式指导学生搞科研,或者您认为有哪几种方式?哪种方式适合哪些类型的学生?并进行一些分析。 例如,我分析的结果是,以获得学位为主要目标的学生不适合采用我说的第一种方式,可能第二种方式更适合,原因是他们在课题方面可能懒惰,不认真,糊弄的情况居多,因此,做事的效果就比较差,努力指导的结果不如逼迫做事的最后效果好;而以将来从事科研为目标的学生却适合采用第一种方式,而不适合采用第二种,原因是第二种容易抹杀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只能培养出导师本人水平的学生,不容易让学生超越自己。

 



导师与学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3829-244484.html

上一篇:只谈想法的论文
下一篇:教授们不要出来替博士生喊待遇问题了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