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Fucw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gFucwu

博文

敏感与洞察是顺利转折的关键

已有 1457 次阅读 2025-9-3 15:4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最近在社交媒体读到一位前同事的文字。他是犹太人有着优越的教育背景,取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却选择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大学的行政与管理工作。几十年来,他始终扎根于校园,陪伴着学生和同事们。他原本已经习惯了这种安稳而持续的节奏,却因为今年机构的改革而被迫离开。

面对这样一场骤然的转折,他写下的感想显得平和而感恩。他没有抱怨,也没有怨怼,而是记录下自己在这两个月里得到的温暖:来自朋友、家人、邻居、同事、学生的鼓励与帮助。他说,正是这些善意和支持,托起了他,让他能够平静而坚韧地面对未来的不确定。他称这是一条“复杂而神秘的道路”,也是一条可以与社区同行的道路。

然而,我读到这里,心中涌现的不只是感动,也有一丝审视。他的文字流露出感恩,却缺乏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对自身处境的洞察力——他在多年安稳中没有主动规划转折,而是直到被动发生才开始应对。这种反应虽然平和,但也显现出职业上的被动性。

我的经历既不同,也相似。我在中央华盛顿大学任教多年,从常任轨副教授教职到终身正教授,似乎已有了稳固的职业基础。但我从未停下对未来的观察和思考。从2017年起,我开始寻找图书馆副馆长的机会,去不同的大学面试,甚至拿到过几个职位offer。我反复权衡,几次动念,最终还是选择留下。直到2023年,当惠特曼学院馆长职位出现时,我才真正心平气和地做出离开的决定。

从外人看来,这或许像一次突然的转折。但对我而言,这是一段经过多年筹备、权衡和心境起伏的过程。转折并不是某个瞬间的果断决定,而是无数次自我对话与准备的累积。

由此我愈发明白:主动与被动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被动的环境会迫使我们思考,而主动的敏感与洞察让我们在关键时刻有选择的余地。所谓掌握命运,或许并不是完全控制未来,而是保持敏感、洞察先机,并在必要的时候,坦然迎接变化。

我的同事在文字中展现的感恩与坦然,提醒我在每一次转弯时都能记住:转折并不可怕。它可能出乎意料,也可能是早已酝酿的必然。但真正决定我们能否继续走下去的,不是环境的安排,而是我们如何察觉、准备并回应。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6383-1500270.html

上一篇:关于“借鉴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从教职变动看文理学院的学术生态
收藏 IP: 174.31.8.*| 热度|

5 周忠浩 王涛 陆仲绩 高峡 郭战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6 0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