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结果观察与思考

已有 523 次阅读 2025-8-30 21:38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8月27日开始,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结果放榜。近期,有关消息铺天盖地。几家欢喜几家愁。我关注立项结果是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工作需要,主要是从“学科服务“角度,助力科研服务及学科建设;二是科研需要,自身或许算是“科研爱好者”,一直处于科研前线摸爬滚打;三是知己知彼,更好地审时度势,谋划未来。

       国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社科基金)备受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层面,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密切相关。个人层面,与科研能力提升、职称晋升、薪酬待遇等密切相关。各个机构各自有系列激励措施。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均被牵动。

      某高校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有专任教师141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70人,具有博士学位691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名、研究生2267名。2021年至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情况分别为:22、13、13、21、17(2面上,15青年)。我留意到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与其较为接近的三所高校,2025年立项情况分别为:13项(4面上,9青年) 464万元;2025年10项(3面上,7青年)364万元;18项(2面上,16青年) 580万元。18项那家高校为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64%。海南大学近年让不少高校“羡慕嫉妒恨”,该校2015年立项315项。我检索了一下该校简介(海大简介.https://www.hainanu.edu.cn/zjhd/hdjj.htm),“现有30个学院、16个书院、78个本科专业、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建设点数量进入全国高校前50名。全日制在校学生44219人,其中本科生32839人,硕士研究生9034人,博士研究生1831人,国际学生473人,港澳台学生 42人。”“现有教职工5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31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738人,在站博士后226人。”如果比学生人数及教职工人数,该校大致为前述4所高校的2倍,但立项情况是数十倍。

       数据来源,有的是官方的,有的是手工收集的,统计口径、统计时间节点各异。不见得准确,但不妨用来“说事拉理”。上述数据对比揭示的不仅是数字差距,更是科研发展模式的深层分野。海南大学以两倍规模实现数十倍立项突破,其核心密码在于战略聚焦与体系支撑的双重发力。该校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将热带农业、海洋科技等特色学科与区域发展深度绑定,通过国家级平台集群和高层次人才梯队形成创新合力,更以 “全流程质控 + 学科交叉特区” 的机制创新,让有限资源精准投向高价值领域。反观部分省属本科高校,青年项目占比偏高、面上项目增长乏力的现象,折射出学科布局分散、持续研究积累不足的共性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逻辑早已超越 “规模竞争”,转向 “质量取胜”—— 选题是否对接重大需求、研究是否具备延续性、团队是否形成协同效应,成为关键变量。这对科研服务者颇具启示:与其纠结立项数量,不如聚焦 “精准定位” 与 “体系建设”。从学科规划对接战略需求,到培育跨学科团队、完善成果转化链条,方能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创新势能。基金榜单终究是学科生态的镜像,唯有筑牢根基、精准发力,方能在科研竞争中实现质的突破。

       除此之外,或许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思考。国家社科基金据说也已经评好了,公示滞后一些。我自身关注国家社科基金相对更多一些,以主要参与人或主持人身份申报过多次。所在机构2021年至2024年的立项情况分别为2、1、3、3。我是参与者,我知道背后是很努力的。我自身寻思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遗憾的是这几年的“退而结网”没见整出什么名堂。似乎还想表达点什么,但人微言轻,不好说,说不好,不说好。       

     延伸阅读:

(1)张天祁.2025国自然放榜,资助率12.29%五年连降.https://mp.weixin.qq.com/s/BuSX6Y9W-YAmnjwIFZduvQ

2025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433,426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432,434项。今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受理的申请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但总体资助率为12.29%,低于去年的13%。2024年,经初审和复审后,基金委共受理申请383,126项,最终资助49,805项。2021至2023年,自然科学基金委总资助率一直保持在16%以上,分别为2021年的16.6%、2022年的16.5%和2023年的16.1%。相比之下,今年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自2021年以来,自然科学基金的总体资助率已连续五年下滑,创下新低。资助率的降低,一方面是由于申请数量的激增,2025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受理的申请数量已经是10年前的2.26倍。另一方面,作为体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资助项目,面上、青年基金、地区基金三类项目的总体年度资助经费,在自然科学基金年度总经费中的占比一直在逐渐下降,从2013年的71.84%下降至2022年的57.06%。

(2)高绩.最新!超10所“双非”,国自然立项破百.https://mp.weixin.qq.com/s/aHxq0O_rIMQ9nlRihEBygg

据高绩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百余所高校(含院所及附属医院)公布了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的获批情况。其中,山东大学共获各类资助项目590项;中南大学共有566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科学基金资助的直接经费超2.6亿元。深圳大学共获批资助383项,立项数领跑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新获批高校成果亮眼。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499743.html

上一篇:关于图书馆空调管理的观察与思考
收藏 IP: 106.111.217.*| 热度|

3 宁利中 王涛 刘进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31 1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