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谋按:2025年8月28日圕人堂部分成员就图书馆门禁闸机话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呈现了图书馆门禁闸机争议背后的智慧化与人文性思考。特此予以整理,供参考。
常笑.图书馆门禁闸机选型与应用四部曲.https://mp.weixin.qq.com/s/vMDkxiuQjBWMh4Id3sCbTg
2025年在探讨图书馆门禁闸机方案时,我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据的价值和作用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门禁闸机系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通行控制设备。作为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第一触点,门禁闸机系统已经从单一的通行控制设备,发展成为集安全管理、数据采集、空间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化基础设施。
然而这种趋势在业界尚未被敏锐的捕捉到,图书馆在做产品选型时,潜意识里还是把门禁闸机当成了控制通行工具,提出的需求普遍聚焦于通道、闸机性能等基本要求。
……
门禁闸机应用则是信息化时代图书馆业务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将会有更多业务融入智慧校园应用生态,成为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重要基石。
我徂东山:我了解的情况,最近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取消了闸机,东方理工大学图书馆一开始就没设闸机。此前也有图书馆取消闸机的。
图谋:常笑老师的实践与思考,有其参考价值。有高校老师在一场合说,多年不去图书馆,偶尔去一次图书馆,发现懵圈了。当前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上的五花八门系统真不少。门禁、座位预约、自助办证、自助借还、自助打印复印……种种原因,系统不少,但不是很灵光,遇到半死不活的,很无助。
我徂东山:我感觉以后取消闸机,可能是发展趋势。当年杜定友先生推行开架借阅的时候,也遇到了阻力,也不被理解。但是现在图书馆都开架管理了。
图谋:闸机的生意正红火。其存在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我徂东山:凡事都有个过程嘛。十几年前,办借书证交押金是很正常的事,现在好像都不要押金了。
图谋:现在又开始兴闭架了,物流技术、自动化技术发展很快。要不要押金也是综合权衡。其中一方面是信用体系更健全。
我徂东山:这些技术只是帮助读者快速找到书。所以综合考量一下,还是简化程序比较划算。
图谋:那需要看站在什么位置。我联想一个相声中的小笑话。两人在银行排队,一人取钱,一人存钱。假如他们存取金额相同,存的直接给取的,效率更高。
我徂东山:这段时间,我逛了几个旧书店,发现有的生意很好,认真读书的人也不少。在深圳随处都能找到公共图书馆。他们为什么还是要去逛旧书店,图书馆的硬件条件肯定比旧书店好。所以我在想,图书馆这些技术的发现,是不是忽略了人文的一面。大家不读书是因为找书不方便吗?如果逛图书馆也是一种文化,那闭架管理就抹杀了这种文化。当然,我没有答案啊,我只是在想这个问题,还没有结果。
图谋:有好多事情,有其深层原因。近期我自身在旧书店买了多本书。有的有电子书,图书馆也有,但我选择买纸质书(旧书网买的,不一定是就书,有的是全新)。逛旧书店可能还会有惊喜(意外收获)。图书馆有优势的一面,也确实有许多不足或者制约。
我徂东山:现在老板都很精明,惊喜的都不便宜,很难淘到宝。
图谋:借还图书馆的书不是那么方便。降低期望,更多收获。
小图图:图书馆的书不能勾画做笔记。借书有还书期限,还有超期罚款,读者喜欢一本书想长期自己看自由。
图谋:当前的旧书网交易平台确实不如早些年那么有趣有料,但还是偶尔会有点感兴趣的。现在我自身买书越来越克制,买回来放在家里也是负担。当前,很大比例图书有数字化的,只是阅读数字化的通常更为草率。当前,高校馆纸质图书借阅越来越少,其中一个原因是,确实好好大比例的图书,用户“有的是办法”可以获取数字化图书。高校馆的纸质书,家家户户号称多少多少,实际上可用或好用的为数并不多。旧的不够旧,新的不够新。
春暖花开: @小图图 我遇到有学生做完笔记,想把书留下,再给图书馆买一本新的,但是买不到了。[呲牙],纸本书还是有吸引力,就是看内容。
小图图:@春暖花开 有的书是买不到的,图书馆还有收藏功能[表情]读者喜欢练习册做题。还有的读者把条码撕了,以为这样别人就借不了,他自己独占。
春暖花开:是啊是啊,不管怎样,借阅率下降很大。
图谋:好的图书馆是经济适用的、可亲可近的,不是花里胡哨的、虚无缥缈的。我徂东山老师所在馆为特藏馆,位于学生宿舍区,没用闸机,真的体现了用户至上,环境优雅,挺受欢迎。
图漾:@我徂东山 哪有这个趋势。现在趋势是给原来没有闸机的地方加上闸机,比如校门,比如体育场。
图谋:有些学校确实是多了许多闸机。有的真是每个楼都有。
酷暑狮子:我们已经放开了,图书馆不再设置闸机,毫无意义,敞开大门,恭迎学生进馆。而且不再办理借阅证,读者持身份证或学生证直接借阅,但是借阅量还是下降的厉害,入馆人数也没有大的起色。下一步探讨把自习区取消,教学楼有足够的空间解决学生自习问题。腾退图书馆空间,做点图书馆专业的事。现在好多馆本末倒置现象严重。
图谋:馆情不一,倒不见得是毫无意义。教学楼的空间与图书馆的空间也确实有所不同。同样设自习室,不同馆的条件也不同。有的是条件真的很好。同样叫图书馆,差距还真的不小。
徽子:图书馆自习比教学楼强多了。
麦子:“高校馆的纸质书,家家户户号称多少多少,实际上可用或好用的为数并不多。旧的不够旧,新的不够新。”@图谋 这话精辟,图书馆收藏的终极目标。现在我们基本可以做到让读者同步获取。只要是Proquest Central里有的书。
图谋简评:
圕人堂关于图书馆门禁闸机的讨论,恰是当下图书馆智慧化转型中 “技术应用” 与 “人文需求” 博弈的缩影。话题核心直指闸机功能的认知分歧:常笑提出闸机应是集安全、数据采集、空间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基建,可业界仍多将其视为单纯通行工具,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方理工大学等 “去闸机” 案例,与部分院校 “加装闸机” 的趋势形成对立,凸显 “馆情不同,需求各异” 的现实 —— 如酷暑狮子所在馆 “去闸机” 后借阅量未升,图谋提及 “系统繁杂却不灵光” 的困境,均说明闸机存废无统一答案,需贴合实际场景。
更值得深思的是讨论延伸出的 “技术与人文失衡” 问题。我徂东山以旧书店的吸引力反问 “图书馆技术是否忽略人文”,点出 “逛馆文化” 的价值 —— 闭架管理与闸机限制,可能消解读者偶然发现书籍的惊喜感;小图图提到的 “不能勾画笔记”“还书期限压力”,以及纸质书 “旧不够旧、新不够新” 的资源困境,进一步揭示:借阅率下降、读者转向旧书店,并非因 “找书不便”,而是图书馆在技术升级中,弱化了对阅读体验、资源质量的关注。
图谋 “好的图书馆应经济适用、可亲可近” 的观点,或许是破局关键。门禁闸机的争议本质,是图书馆需在智慧化中守住 “用户中心”:技术应服务于降低获取知识的门槛(如数据赋能空间优化),而非增设障碍;空间功能需区分于教学楼(如保留 “逛馆” 的文化属性),资源建设需兼顾 “可用” 与 “好用”。唯有平衡技术效率与人文温度,图书馆才能避免 “本末倒置”,真正回归 “传承知识、服务读者” 的核心价值。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 0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